工艺饰品型月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26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反映月球月面状况的观赏性月球仪,具有一个由工艺造型物(如神话故事中的仕女嫦娥系列造型、动物造型或植物造型等)构成的底座托架,在底座托架上安放有一个其上绘有月球月面特征标记和文字的圆形月球仪。实际结构中,在工艺品造型物特别是在嫦娥系列造型的基础上,对底座托架在加以适当的动态化设计,既可让“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在实体上体现,又顺应了中国的“嫦娥工程”以及其它一系列科普教育的推广和深入,科技含量和观赏价值并举,使人们能够更广泛地贴近月球、了解月球、认识月球,从而衍生出中国的月球科普文化。(*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示教装置
,设计一种可用于反映月球月面状况的观赏性月球仪。
技术介绍
如同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依赖于太阳的光热和牵引而生存一样,月球也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当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月球资源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许多国家已相继开始为21世纪开发、利用及分享月球资源做准备。人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月球基地,开发并利用月球丰富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支持。我国的对月探测研究工作业已开展多年,旨在探月科考的“嫦娥工程”目前已整装待发,“嫦娥”一旦“飞天”,必将为人类探测开发月球资源做出新的贡献。在上述背景下,研发月球仪乃至更多的天文学科普示教仪器,并通过其向人们进行更为广泛的天体知识特别是月球知识的授示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本领域在此方面的工作尚有欠缺,现有为数不多的月球演示模型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均比较单调,难于使人获得关于月球的逼真自然的动态演示效果。另一方面,在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月球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长期以来始终为人们所追捧,诸如“嫦娥奔月”、“吴牛喘月”、“金猴望月”、“天狗吞月”等众多与月球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脍炙人口的名章佳句无一不寄托了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故人亲友的追思情愫,就此意义而言,本领域现有的关于月球的演示模型在科普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方面似显不足,缺乏对文化底蕴的衬托和弘扬,而市场一般公知的各种工艺礼品虽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其上所被赋予科学寓意却少之又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本领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科技与文化内含丰富且观赏价值高的工艺饰品型月球仪。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将普通的月球仪产品与富有动感和美感的托架予以有机结合而得以实现的,其结构设计方案是所提供的工艺饰品型月球仪具有一个由工艺造型物(如神话故事中的仕女嫦娥系列造型、动物造型或树木花卉类植物造型等)构成的底座托架,在底座托架上安放有一个其上绘有月球月面特征标记和文字的圆形月球仪球体。实际结构中,在工艺品造型物特别是在嫦娥系列造型的基础上,对底座托架在加以适当的动态化设计,如在托架内设置旋转、发光和/或送风飘动机构等,增加月球仪模型的多维动感和美感,既让“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在实体上体现,又顺应了中国的“嫦娥工程”以及其它一系列科普教育的推广和深入,科技含量和观赏价值并举,使人们能够更广泛地贴近月球、了解月球、认识月球,从而衍生出中国的月球科普文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直立式嫦娥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态产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图6分别为本技术另三种直立式嫦娥造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图9分别为本技术三种坐立式嫦娥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跪立式嫦娥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侧卧式嫦娥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图12~15分别为本技术四种奔翔式嫦娥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图16~图27为本技术12生肖动物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图28~图32为本技术另五种动物造型实施例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所述的工艺饰品型月球仪由底座托架1和圆形月球仪球体2两部分组成。底座托架1为一个具有文化象征寓意的工艺品造型的架体,其造型主要以中国唐代仕女托月的形象为基准,结合舞动的长裙飘带等饰物,体现出嫦娥飞天飘逸的姿态和动形的美感。实际结构中,底座托架1可以是由金属、塑料、木材、树脂、玉石、玛瑙、合成橡胶等材料制作的单一实体构架,也可通过光、电、声等元器件的结合使之成为多维动体式构架。动体式构架的结构一般如图2所示即在底座托架1内上部设有由电机3驱动的转动轴4,在转动轴4的顶端套设有用于固定安放月球仪2的转动托盘5,底座托架1由发光或透光材料构成,在透光材料制底座托架1内设有发光或变色发光装置(可不停地变换颜色),形成电动发光式月球仪;也可同时或单独采用在底座托架1外部附着有柔性材料构成的翼带、在底座托架1内设置间歇式电动风机6以及在底座托架1的侧部和/或底部设置多个出风口7的方案使托架具有随风翩翩起舞的飘带,给人以实物飘然欲仙的感觉。底座托架1上所设的月球仪2球体由遮光或透光材料制作(选用透光材料时在球体内可设置电光源),在球面上绘制有用于显示月球上的海、洋、环形山、陨石坑、山脉、峡谷、沟道等各种地形标记及其所对应的名称文字(中文或外文),使人得以直观地了解月球月面情况。本技术的具体造型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以下将择要加以描述。实施例1底座托架1为正向直立式嫦娥造型,嫦娥的双手及飘带伸向侧后上方,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实施例2底座托架1为侧向直立式嫦娥造型,嫦娥的双手向前上方伸出,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3)。实施例3底座托架1为斜行向直立式嫦娥造型,嫦娥的一只手平向后伸并于其身后的一只飘带物共同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4)。实施例4底座托架1为正向直立式嫦娥造型,嫦娥的一只手沿侧平向微举,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5)。实施例5底座托架1为斜行向直立式嫦娥造型,嫦娥的双手前伸,以嫦娥身后扬起的飘带物做为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6)。实施例6底座托架1为正向斜坐式嫦娥造型,以嫦娥的长裙下摆及云朵做为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7)。实施例7底座托架1为侧向坐立式嫦娥造型,以嫦娥的长裙下摆做为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8)。实施例8底座托架1为抚琴坐立式嫦娥造型,以嫦娥的长裙下摆做为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9)。实施例9底座托架1为侧向跪立式嫦娥造型,嫦娥双手上托,与身后飘带一道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0)。实施例10底座托架1为侧卧式嫦娥造型,嫦娥双手上托,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1)。实施例11底座托架1为呈U型飞翔式的嫦娥造型,嫦娥双手向前上方伸出,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2)。实施例12底座托架1为俯姿飞翔式的嫦娥造型,以嫦娥的后端向上扬起的长裙下摆做为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3)。实施例13底座托架1为奔翔式的嫦娥造型,嫦娥双手上托,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4)。实施例14底座托架1为另一种奔翔式的嫦娥造型,嫦娥双手合什于胸前,其身后附着的飘带向上飘起,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5)。实施例15底座托架1为十二生肖“鼠”之造型,架体由一块平托板和一只立于平托板上的鼠形饰物构成,月球仪球体2置于平托板上并与鼠形饰物的前爪接触,整个模型呈“顽鼠推月”的形态(图16)。实施例16底座托架1为十二生肖“牛”之造型,架体由一块前端带“祥云”托架的造型板和一头立于造型板上的牛形饰物构成,月球仪球体2置于“祥云”托架上,整个模型呈“吴牛喘月”的形态(图17)。实施例17底座托架1为十二生肖“虎”之造型,架体由一块骑石虎形饰物构成,虎尾上翘,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球体2(图18)。实施例18底座托架1为十二生肖“兔”之造型,架体由一只静立守侯在树株下的兔形饰物构成,树株的顶杈前伸,形成支点,托起月球仪2(图19)。实施例19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艺饰品型月球仪,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底座托架(1),在底座托架(1)上安放有一个圆形月球仪球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平刁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阿尔特弥斯科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