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215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包括热水器组件(1)、连通管(2)、热水管(4)、冷水管(3)、导水管(5)、加热保温装置(6)、温度传感器(7)及用水装置(8);其中,热水器组件(1)包括热水器壳体(11)、加热水箱(12)、进水管(13)、出水管(14)、控制面板(15)、循环水泵(16)及报警装置(17),加热装置(6)包括加热装置本体(61)、密封板(62)、加热设备(63)、进水口(64)、出水口(65)及控制显示屏(66)。该加热系统具有出水稳定、耗能低、避免热水器老化的优点,同时实现“打开龙头,即出热水”的零冷水效果;该加热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水器是一种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装置;热水器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
[0003]现有的燃气热水器,一般安装在距离燃气较近的位置,如厨房、生活阳台等,使用热水的喷头或水龙头一般安装在卫生间,从热水器出口到喷头之间需要连接管道,当卫生间与厨房距离较远时,管道的长度需加长。由于管道在水龙头关水后,管道内有存水,下次使用时由于不能加热,直接流出喷头,导致开始时流出的是冷水、无法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管道越长,流出的冷水越多,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越多。
[0004]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种方法解决管道中的存水、以实现零冷水使用:一种是在主管道中加一冷水循环泵,通过这个水泵,可对闭环管道内的冷水实现循环加热;但由于水管的保温性能较差,为了保证用户随时都可以用到热水,现有的热水器需要定时循环启动,更换水管中温度降低的冷水,热水器和循环水泵需要频繁启动,费电费气,同时加速设备老化;并且一天内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内用水都是少量、多次用水,需要频繁的启停热水器,而热水器加热的触发条件是水流流动,因此热水器加热和水流存在时间差,而少量、多次用水会使热水管内冷水热水交替,出水时冷时热,降低使用体验。
[0005]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气泵将剩余热水通过空气排出管道,但是当管路有一些高低不平的弯道时,往往管路内还会存有积水不能吹净、对管道的安装以及质量要求较高、同时也较为浪费水资源;同时,用户用水时需要等待水流经管道的过程、无法实现即开即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该加热系统具有出水稳定、耗能低、不会加剧热水器老化的优点,同时实现“打开龙头,即出热水”的零冷水效果。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组件、连通管、热水管、冷水管、导水管、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用水装置;所述连通管为“T”字形三通管,其横管一端与家用输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水管连通,所述“T”字形三通管的竖管通过导水管与所述热水器组件连通,所述冷水管远离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用水装置连通,所述热水管一端与所述热水器组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用水装置连通,且所述热水管远离用水装置及热水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管远离用水装置的一端连通、从而形成回路;所述用水装置设置在安装台面上,所述热水管上、位于所述安装台面下方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
置远离所述安装台面一侧的热水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热水管的温度、从而控制加热装置的启停。
[0009]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本体、密封板、加热设备、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控制显示屏,所述加热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热水管上,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内部、用于隔断加热装置本体内腔,所述密封板下方固定连接加热设备且密封板上均匀设置若干出水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热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用水装置连通;所述控制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外壁,且所述控制显示屏与所述加热设备电性连接。
[001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设备为红外光波流体加热器。
[00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显示屏设置用于控制加热设备启停的开关,从而通过温度传感器识别热水管的温度控制加热设备的启停。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用水装置的一侧(即出水口上端)设置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控制显示屏电性连接。
[0013]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温度传感器远离所述加热装置一侧、所述热水管上设置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显示屏电性连接。
[001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热水器组件包括热水器壳体、加热水箱、进水管、出水管、控制面板、循环水泵以及报警装置;所述加热水箱与进水管、出水管、循环水泵设置在所述热水器壳体内部,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导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加热水箱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用于达到对供水回路中的水进行循环加热的目的;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热水器壳体内,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热水器壳体外侧且报警装置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5]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热水管靠近所述热水器组件的一端设置第一流量调节阀。
[0016]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冷水管靠近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第二流量调节阀。
[001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家用输水管上设置总阀且总阀为单向流通阀。
[001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显示屏内置无线连接模块,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与手机终端连接,可实现通过手机终端对控制显示屏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整个加热装置的控制。
[0019]目前家用水中掺杂碳酸钙、氧化铁等各中杂质,需要及时排出,否则将会长时间堆积在热水器组件的内胆中、从而形成厚厚的水垢附着在热水器组件内胆内壁难以排出,造成细菌滋生影响水质以及影响加热效率。
[002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家用输水管的一端设置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为弧形过结构且向靠近所述家用输水管的方向凸出;所述连通管下端、所述过滤芯靠近所述家用输水管一侧设置一过滤管。
[002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过滤管上设置第二截止阀;所述过滤管远离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家用排水管连通。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本技术的家用零冷水系统,通过在热水管上设置加热保温装置,从而在避免循环加热、频繁多次启停热水器的同时,实现零冷水供应;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与加热保温装置的配合,实现在热水器的热水经过管道时,加热保温装置及时关断的状态,从而有效
实现节能省电。本技术通过冷水管与热水管的管道设置,有效实现热水与冷水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供应,进一步确保热水加热、保温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过滤芯、过滤管以及第二截止阀的设置,有效进行水质的过滤以及过滤芯的冲刷清洗,避免热水器组件内胆沉积水垢以及细菌滋生,保证加热的效率、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家用零冷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家用零冷水系统的加热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家用零冷水系统的热水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热水器组件;11、热水器壳体;12、加热水箱;13、进水管;14、出水管;15、控制面板;16、循环水泵;17、报警装置;2、连通管;21、过滤芯;22、过滤管;221、第二截止阀;3、冷水管;31、第二流量调节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组件(1)、连通管(2)、热水管(4)、冷水管(3)、导水管(5)、加热装置(6)、温度传感器(7)以及用水装置(8);所述连通管(2)为“T”字形三通管,其横管一端与家用输水管(9)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冷水管(3)连通,所述“T”字形三通管的竖管通过导水管(5)与所述热水器组件(1)连通,所述冷水管(3)远离所述连通管(2)的一端与所述用水装置(8)连通,所述热水管(4)一端与所述热水器组件(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用水装置(8)连通,且所述热水管(4)远离用水装置(8)及热水器组件(1)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管(3)远离用水装置(8)的一端连通;所述用水装置(8)设置在安装台面(80)上,所述热水管(4)上、位于所述安装台面(80)下方设置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远离所述安装台面(80)一侧的热水管(4)上设置温度传感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温家用零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加热装置本体(61)、密封板(62)、加热设备(63)、进水口(64)、出水口(65)以及控制显示屏(66),所述加热装置本体(61)设置在所述热水管(4)上,所述密封板(62)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61)内部、用于隔断加热装置本体(61)内腔,所述密封板(62)下方固定连接加热设备(63)且密封板(62)上均匀设置若干出水孔(621);所述进水口(64)与所述热水管(4)连通,所述出水口(65)与所述用水装置(8)连通;所述控制显示屏(66)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本体(61)外壁,且所述控制显示屏(66)与所述加热设备(63)电性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龙卢绢熊开越彭壕周翠王晗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