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91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为提高现有的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装配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该车用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板和接线板,所述连接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连接板的接线面上设置有接线容纳槽;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接线容纳槽中,且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连接线束用的接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利用连接板的连接面上的定位柱对配合件进行定位,定位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装配效率。间的装配效率。间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板状的车用线束连接器在装配配合件时,常常需要人工对配合件进行定位,定位不便,且影响装配效率。另外,在装配配合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装配碎屑,且该装配碎屑堆积在车用线束连接器的连接板上,易导致配合件与车用线束连接器无法紧密贴合,进而影响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连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提高现有的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装配效率,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该车用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板和接线板,所述连接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连接板的接线面上设置有接线容纳槽;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接线容纳槽中,且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连接线束用的接线柱。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利用连接板的连接面上的定位柱对配合件进行定位,定位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装配效率。
[0004]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竖筋,且该限位竖筋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利用定位柱上的限位竖筋对配合件进行限位,避免配合件在定位柱上转动,影响装配速度,降低装配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竖筋,所述限位竖筋在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呈均布设置。这样,在定位柱上设置有呈均布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竖筋,可使定位柱与配合件紧密配合,避免配合件在定位柱上晃动,进而可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配合的紧密度。
[0005]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碎屑槽,且该碎屑槽位于所述定位柱的底端周围。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可利用该碎屑槽收集容纳装配产生的装配碎屑,可使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紧密贴合,进而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配合的紧密度。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与配合件卡扣连接用的连接卡扣。这样,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连接时,可直接利用卡扣连接固定,而无需使用其他零部件,连接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卡扣。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接线面上设置有导线槽。这样,在组装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时,可将与接线柱连接的线束卡置在导线槽中,避免线束在组装过程中移位,影响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组装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槽的内壁上设置为锯齿结构。这样,可利用锯齿结构卡住线束,使线束不易晃动,提高线束在导线槽中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组装效果。
[0008]优选地,所述车用连接器包括包塑层,且该包塑层包敷在所述连接板的接线面上并包覆住所述接线板。这样,利用包塑形成的包塑层将接线板固定在连接板上,同时可将接线板上的接线柱与线束的连接点及其他内部零件包覆住,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连接性能的稳定性。另外,包塑层可通过包塑工艺一次包塑成型,制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所示的车用线束连接器在另一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未包敷包塑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3所示的未包敷包塑层的车用线束连接器在另一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图1

4对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
[001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板1和接线板2,其中,连接板1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柱11,连接板1的接线面上设置有接线容纳槽12;接线板2位于接线容纳槽12中,且接线板2上设置有连接线束3用的接线柱21。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利用连接板1的连接面上的定位柱11对配合件进行定位,定位方便快捷,可有效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装配效率。优选地,定位柱11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竖筋111,且该限位竖筋111的延伸方向沿定位柱11的中心轴线平行。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利用定位柱11上的限位竖筋111对配合件进行限位,避免配合件在定位柱11上转动,影响装配速度,降低装配效率。优选地,定位柱11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竖筋111,限位竖筋111在定位柱11的侧面上呈均布设置。这样,在定位柱11上设置有呈均布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竖筋111,可使定位柱11与配合件紧密配合,避免配合件在定位柱11上晃动,进而可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配合的紧密度。优选地,连接板1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碎屑槽13,且该碎屑槽13位于定位柱11的底端周围。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可利用该碎屑槽13收集容纳装配产生的装配碎屑,可使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紧密贴合,进而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配合的紧密度。优选地,连接板1的两侧设置有与配合件卡扣连接用的连接卡扣14。这样,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连接时,可直接利用卡扣14连接固定,而无需使用其他零部件,连接简单方便。优选地,连接板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卡扣14。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与配合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地,连接板1的接线面上设置有导线槽15。这样,在组装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时,可将与接线柱21连接的线束3卡置在导线槽15中,避免线束3在组装过程中移位,影响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组装效果。优选地,导线槽15的内壁上设置为锯齿结构。这样,可利用锯齿结构卡住线束3,使线束3不易晃动,提高线束3在导线槽15中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组装效果。
[0015]另外,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车用连接器还包括包塑层4,且该包塑层4包敷在连接板1的接线面上并包覆住接线板2。这样,利用包塑形成的包塑层4将接线板2固定在连接板1上,同时可将接线板2上的接线柱21与线束3的连接点及其他内部零件包覆住,提高本技术车用线束连接器的连接性能的稳定性。另外,包塑层4可通过包塑工艺一次包塑成
型,制作简单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车用线束连接器包括连接板和接线板,所述连接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连接板的接线面上设置有接线容纳槽;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接线容纳槽中,且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连接线束用的接线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竖筋,且该限位竖筋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定位柱的中心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竖筋,所述限位竖筋在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上呈均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马淑娜
申请(专利权)人:洪程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