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69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锅具,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加热管、风扇、电机和供电元件,底座外壳包括筒体和加热腔隔板,加热腔隔板通过连接沿与筒体连接,将筒体分隔为加热腔和驱动腔;锅具包括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身、空气炸锅架以及空气通道和集油盘,空气炸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空气炸锅身内,空气通道和集油盘设置在空气锅身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腔隔板通过连接沿与筒体连接,避免底座筒体与加热腔隔板直接接触,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底座外壳高温发生烫伤;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身、空气炸锅架、空气通道和集油盘,避免烹饪时锅盖上凝结大量的水和油污,方便清洗,延长多功能空气炸锅的使用寿命。锅的使用寿命。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炸锅是一种可以利用空气进行“油炸”的机器,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它通过高温加热机器里面的热管来产生热空气,然后用风机将高温空气吹到锅内加热食物,使热空气在封闭的空间内循环,利用食物本身的油脂煎炸食物,从而使食物脱水,表面变得金黄酥脆,达到煎炸的效果。近年来,空气炸锅以其健康、无油等特点逐渐进入人们的厨房,成为不可或缺的厨房电器之一。但市场上的空气炸锅烹饪功能相对单一,只能对食物进行烘烤炸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食物烹饪方式的选择。
[0003]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887738A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包括盖体、底座和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用于烹饪食物的厨具,所述盖体适配安装在所述锅具上,所述底座包括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底座内靠中端位置设有用于分隔所述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的夹层,所述加热模块适配安装在所述夹层的下方,所述锅具适配安装在所述加热模块上;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散热模块与电源电性连接,该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空气炸锅集炸锅、煎锅、汤锅于一体,用户可随意切换和选择食材和烹饪方式,提高了用户烹饪的乐趣和便利性。
[0004]但上述多功能空气炸锅具有以下缺点:
[0005](1)夹层直接设置在底座内,夹层上方的空间内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底座上,容易导致底座温度较高,用户误触底座存在烫伤的危险;
[0006](2)盖体扣装在隔油层外侧上,是可将隔油层和炸蓝整体包裹住的大盖子,在烹饪过程中,锅内的油和水汽会凝结在盖子上,掀盖时容易滴落到桌面上,或沿盖体内壁进入底座内,损坏底座内的电子元件,降低了底座内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且油和水汽凝结在盖体上,由于盖体较大,很不容易刷干净。
[0007]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多功能空气炸锅的结构进行改进,以简化结构、方便空气炸锅清洁和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多功能空气炸锅底座温度高、容易存在烫伤危险、盖体清理不方便、容易损坏底座内的电子元件、影响空气炸锅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0011]底座外壳,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面上的加热腔隔板,所述加热腔隔板呈盒状,所述加热腔隔板的侧壁与所述筒体的侧壁通过连接沿连接,将所述底座外壳分隔为加热腔和驱动腔;所述加热腔隔板和所述筒体的侧面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
[0012]加热管和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管的下方;
[0013]电机和供电元件,设置在所述驱动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加热管与所述供电元件电性连接;
[0014]所述锅具包括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包括:
[0015]空气炸锅身,呈筒体,其侧面上设有出风口;
[0016]空气炸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空气炸锅身内;所述空气炸锅架上设有通孔;
[0017]空气通道和集油盘,设置在所述空气炸锅身的底面上,所述集油盘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
[0018]在本方案中,所述锅具还包括煎锅和汤锅,所述煎锅和所述汤锅与所述加热腔隔板相适配,可插装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
[0019]在本方案中,所述空气炸锅身的侧面的下部内凹形成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加热腔的开口相适配,所述台阶插装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空气炸锅架设置在所述台阶的顶面上。
[0020]在本方案中,所述集油盘与所述空气炸锅身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空气炸锅身的底面向上凸出设有隔油凸棱,所述隔油凸棱围成所述集油盘;
[0021]所述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隔油凸棱与所述空气炸锅身的侧面之间。
[0022]在本方案中,所述集油盘与所述空气炸锅身采用分体设置,所述空气炸锅身的底面上有窗口;
[0023]所述集油盘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窗口上,所述集油盘的边缘向下翻折形成集油盘支架,所述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集油盘支架的侧面上。
[0024]在本方案中,所述窗口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集油盘支架的内侧面与所述限位部的外侧面相适配。
[0025]在本方案中,所述锅具还包括锅盖,所述空气炸锅、所述煎锅和所述汤锅的口径相同,所述锅盖与所述空气炸锅、所述煎锅和所述汤锅相适配。
[0026]在本方案中,所述筒体包括上筒体和底壳,所述上筒体与所述加热腔隔板一体成型,所述底壳的顶面与所述上筒体的底面连接固定。
[0027]在本方案中,所述底壳的底面上设有电机散热孔,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散热孔的上方。
[0028]在本方案中,所述空气炸锅身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锅耳,所述锅耳对称设置。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空气炸锅,底座的底座外壳包括筒体以及加热腔隔板,加热腔隔板通过连接沿与筒体连接,避免底座筒体与加热腔隔板直接接触,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底座外壳高温发生烫伤;空气炸锅包括锅身、空气炸锅架、空气通道和集油盘,避免烹饪时锅盖上凝结大量的水和油污,方便清洗,避免水汽损坏底座中的电子元件,延长多功能空气炸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中多功能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中分体式空气炸锅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中多功能空气炸锅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中一体式空气炸锅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中煎锅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中汤锅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至图7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如下:
[0038]底座1,底座外壳10,筒体101,加热腔隔板102,连接沿103,加热腔104,驱动腔105,进风口106,加热管11,风扇12,电机13,空气炸锅2,空气炸锅身21,空气炸锅架22,空气通道23,集油盘24,出风口211,通孔221,煎锅3,汤锅4,台阶212,隔油凸棱213,窗口214,集油盘支架241,限位部215,锅盖5,上筒体107,底壳108,电机散热孔109。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底座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用户烫伤;空气炸锅清洗方便,避免烹饪时锅盖上凝结大量的水和油污以及水汽损坏底座中的电子元件,延长多功能空气炸锅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
[0040]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多功能空气炸锅,包括底座1和锅具。
[0041]如图4所示,底座1包括底座外壳10,底座外壳10包括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面上的加热腔隔板,所述加热腔隔板呈盒状,所述加热腔隔板的侧壁与所述筒体的侧壁通过连接沿连接,将所述底座外壳分隔为加热腔和驱动腔;所述加热腔隔板和所述筒体的侧面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加热管和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加热管的下方;电机和供电元件,设置在所述驱动腔内,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加热管与所述供电元件电性连接;所述锅具包括空气炸锅,所述空气炸锅包括:空气炸锅身,呈筒体,其侧面上设有出风口;空气炸锅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空气炸锅身内;所述空气炸锅架上设有通孔;空气通道和集油盘,设置在所述空气炸锅身的底面上,所述集油盘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煎锅和汤锅,所述煎锅和所述汤锅与所述加热腔隔板相适配,可插装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身的侧面的下部内凹形成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加热腔的开口相适配,所述台阶插装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空气炸锅架设置在所述台阶的顶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采臣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