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68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包括急冷酸储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水洗槽、喷淋塔、水洗塔、第一碱洗塔、第二碱洗塔、第二水洗槽、第一碱洗槽、第二碱洗槽、活性炭吸附部件、烟囱、急冷泵、喷淋泵、水流泵、第一硫洗泵、第二硫洗泵和引风机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废气进行高效、高质的处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应用
,具体涉及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硅生产中产生的浆渣,是从工艺洗涤塔湿法除尘的排出物,是沸点较高的有机硅氯烷与5微米以下的粉尘形成的液固混合物,这种液固混合物放在储槽内易沉降积块,与空气接触会反应产生HCL气体。
[0003]目前有机硅生产中产生的浆渣都是用水洗及水解工艺处理,会产生大量含HCL废水,浆渣与空气接触反应,产生HCL气体,对周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所以通常采用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处理,而在处理中会产生废气,这就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使其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0004]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废气进行高效、高质的处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实用性强。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包括急冷酸储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水洗槽、喷淋塔、水洗塔、第一碱洗塔、第二碱洗塔、第二水洗槽、第一碱洗槽、第二碱洗槽、活性炭吸附部件、烟囱、急冷泵、喷淋泵、水流泵、第一硫洗泵、第二硫洗泵和引风机;所述急冷泵、喷淋塔与急冷酸储槽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第二导管连接,第一换热器与急冷泵之间通过第三导管连接,第一水洗槽、喷淋塔、第二换热器和喷淋泵之间分别通过第四导管、第五导管、第二十二导管、第六导管连接,喷淋塔、水洗塔之间通过第七导管连接,水洗塔、第二水洗槽、第一碱洗塔、水流泵之间分别通过第八导管、第九导管、第十导管、第十一导管连接,第一碱洗塔、第一碱洗槽、第一硫洗泵、第二碱洗塔之间分别通过第十二导管、第十三导管、第十四导管、第十五导管,第二碱洗塔、第二碱洗槽、第二硫洗泵、活性炭吸附部件之间分别通过第十六导管、第十七导管、第十八导管、第十九导管连接,活性炭吸附部件、烟囱、引风机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十导管、第二十一导管连接。
[0007]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喷淋塔、水洗塔、第一碱洗塔、第二碱洗塔上部内且与第六导管、第十导管、第十四导管、第十八导管连接的第一喷淋头、第二喷淋头、第三喷淋头、第四喷淋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废气进行
高效、高质的处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11]实施例一
[0012]如图1所示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包括急冷酸储槽1、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7、第一水洗槽5、喷淋塔4、水洗塔8、第一碱洗塔10、第二碱洗塔13、第二水洗槽9、第一碱洗槽12、第二碱洗槽15、活性炭吸附部件16、烟囱19、急冷泵2、喷淋泵6、水流泵11、第一硫洗泵14、第二硫洗泵17和引风机18;所述急冷泵2、喷淋塔4与急冷酸储槽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44、第二导管45连接,第一换热器3与急冷泵2之间通过第三导管25连接,第一水洗槽5、喷淋塔4、第二换热器7和喷淋泵6之间分别通过第四导管26、第五导管20、第二十二导管27、第六导管 28连接,喷淋塔4、水洗塔8之间通过第七导管29连接,水洗塔8、第二水洗槽9、第一碱洗塔10、水流泵11之间分别通过第八导管30、第九导管40、第十导管32、第十一导管31连接,第一碱洗塔10、第一碱洗槽12、第一硫洗泵 14、第二碱洗塔13之间分别通过第十二导管33、第十三导管41、第十四导管35、第十五导管34,第二碱洗塔13、第二碱洗槽15、第二硫洗泵17、活性炭吸附部件16之间分别通过第十六导管36、第十七导管42、第十八导管37、第十九导管38连接,活性炭吸附部件16、烟囱19、引风机18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十导管39、第二十一导管43连接。
[0013]实施例二
[0014]如图1所示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包括急冷酸储槽1、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7、第一水洗槽5、喷淋塔4、水洗塔8、第一碱洗塔10、第二碱洗塔13、第二水洗槽9、第一碱洗槽12、第二碱洗槽15、活性炭吸附部件16、烟囱19、急冷泵2、喷淋泵6、水流泵11、第一硫洗泵14、第二硫洗泵17和引风机18;所述急冷泵2、喷淋塔4与急冷酸储槽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44、第二导管45连接,第一换热器3与急冷泵2之间通过第三导管25连接,第一水洗槽5、喷淋塔4、第二换热器7和喷淋泵6之间分别通过第四导管26、第五导管20、第二十二导管27、第六导管 28连接,喷淋塔4、水洗塔8之间通过第七导管29连接,水洗塔8、第二水洗槽9、第一碱洗塔10、水流泵11之间分别通过第八导管30、第九导管40、第十导管32、第十一导管31连接,第一碱洗塔10、第一碱洗槽12、第一硫洗泵 14、第二碱洗塔13之间分别通过第十二导管33、第十三导管41、第十四导管 35、第十五导管34,第二碱洗塔13、第二碱洗槽15、第二硫洗泵17、活性炭吸附部件16之间分别通过第十六导管36、第十七导管42、第十八导管37、第十九导管38连接,活性炭吸附部件16、烟囱19、引风机18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十导管39、第二十一导管43连接,及分别设置在喷淋塔4、水洗塔8、第一碱洗塔10、第二碱洗塔13上部内且与第六导管28、第十导管32、第十四导管 35、第十八导管37连接的第一喷淋头21、第二喷淋头22、第三喷淋头23、第四喷淋头24。
[0015]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
净化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对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废气进行高效、高质的处理,同时从焚烧烟气中能回收30%的盐酸,实用性强,且尾气经过处理后按GB16297

199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有机硅浆渣或固渣焚烧系统的高稳定性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急冷酸储槽(1)、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7)、第一水洗槽(5)、喷淋塔(4)、水洗塔(8)、第一碱洗塔(10)、第二碱洗塔(13)、第二水洗槽(9)、第一碱洗槽(12)、第二碱洗槽(15)、活性炭吸附部件(16)、烟囱(19)、急冷泵(2)、喷淋泵(6)、水流泵(11)、第一硫洗泵(14)、第二硫洗泵(17)和引风机(18);所述急冷泵(2)、喷淋塔(4)与急冷酸储槽(1)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导管(44)、第二导管(45)连接,第一换热器(3)与急冷泵(2)之间通过第三导管(25)连接,第一水洗槽(5)、喷淋塔(4)、第二换热器(7)和喷淋泵(6)之间分别通过第四导管(26)、第五导管(20)、第二十二导管(27)、第六导管(28)连接,喷淋塔(4)、水洗塔(8)之间通过第七导管(29)连接,水洗塔(8)、第二水洗槽(9)、第一碱洗塔(10)、水流泵(11)之间分别通过第八导管(30)、第九导管(40)、第十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良蒋红强薛俊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桓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