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元专利>正文

双转地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55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教学的双转地球仪,它是由底座、轴杆、示地球、时刻圈、晨昏圈、黄道圈、光射圈、黄经盘或黄经圈、黄经度指针、节气指针、示太阳、传动机构等构成。该双转地球仪,不仅能形象地表示地球,而且能演示地球自转及绕太阳公转的变化规律。其具有设计简单合理、结构新颖,符合地球运动的自然规律等特点,能使学员较正确地模拟观测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实况。(*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于教学用的一种模拟地球绕太阳运行变化规律的地球仪。目前市售的地球仪,只能形象地表示地球,而不能演示地球自转及绕太阳运行的变化规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用的地球仪,其不仅能形象地表示地球,而且能演示地球在自转及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因而有助于学生及有关人员学习和掌握地球及自然知识。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地球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在地球仪上设有示太阳及可使示地球绕示太阳进行公转的传动机构。所说的示太阳可以是不透明的空心或实心的球体。其可放在或固定在支架上的黄经盘或黄经圈内。其支架可设在底座或底座上的轴架上。所说的传动机构可由穿在示地球上的轴杆、固设在底座上的传动轴。与轴杆和传动轴连接的摇臂,带有固定轴的底座支架及套在传动轴和固定轴上的传动带组成。亦可在固定轴、传动轴上固设有等径的滑轮或链轮或互相啮合的齿轮。为了更真实地较形象地表示太阳可在透明的空心球体内设有光源。并应使示地球、示太阳的圆心同位于一条水平线上。为了使底座在底座支架上保持水平移动,可在底座的下部设有脚轮。为了能演示各种自然现象,在地球仪上还设有与地球相适应的晨昏圈,标有时间的时刻圈,标有二十四节气的黄道圈、带有黄经度指针的光射圈及随地球转动的节气指针。为了计算所在地的太阳高度角,备有太阳高度角计算。为了演示东西向及南北向物体水平运动时所产生的偏向,还备有演示器。为了演示地球自转时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还备有角、线速度标。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增设了示太阳及可使示地球绕示太阳公转的简单传动机构。形象真实地模拟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变化规律。由于增设了时刻圈、晨昏圈、黄道圈、带有黄经度指针的光射圈及随地球转动的节气指针,可以演示各种自然现象。由于备有太阳高度角计算尺,使计算简便、迅速、准确了。由于还备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演示器及角、线速度标,可以使人们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地球的运动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因此其不仅具有设计简单合理、直观清楚明了、操作简便、易懂易记等优点,而且符合地球运动的自然规律,能使学员较正确地模拟观测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实况,并给学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兴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双转地球仪的示意图。图2是配备的角、线速度标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配备的东西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演示器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配备的南北向物体水平运动的演示器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俯视图。图10是配备的太阳高度角计算尺的示意图。参见图1,底座2是一个矩形空心的塑料底座。其一端通过固定轴19及卡箍21被卡在圆台形的塑料支座25上,并可沿固定轴19转动。卡箍21通过顶丝20被紧固在固定轴19上。在底座2的空心内有一个套固在固定轴19上的滑轮22。固定轴19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24与支座25连接,另一端通过顶丝18紧固有一个端口呈截锥形的塑料黄经盘17,在其锥面上刻有0~345的刻度。在黄经盘17内放有一个皮球作为示太阳16。在底座2的另一端的下部设有一个与支座25等高的角轮1,在上部通过螺钉4固设有一个轴架6,在轴架6的上部开有固设晨昏圈12、光射圈7的豁槽。在底座空心内的滑轮3套固在传动轴5上。在等径的滑轮3、22上套有橡胶传动带23。传动轴5、轴杆13通过顶丝与摇臂8连接。在摇臂的侧部紧固有一个与传动轴轴线相对应的节气指针14。在轴杆13上串有一个带有时刻圈10的框架和一个示地球11。时刻圈10位于示地球11的赤道处。在时刻圈10上刻有0~23小时的刻度。在光射圈7和晨昏圈12的半径处套插一个与它们垂直相交的刻有二十四节气的黄道圈9。在光射圈7上刻有太阳高度角光射标26,并插有一根指向黄经盘17的黄经度指针15。示太阳16与示地球11的球心同位于一条水平线上。晨昏圈12、光射圈7、黄道圈9,均是带有切口的塑料圈。双转地球仪的使用方法1、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参照标志是晨昏圈和太阳球。操作方法首先将节气指针面向学员,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即可显示出地球自转方向。同时再按逆时针方向推动地球绕太阳旋转即可显示出地球公转方向。至此,就可使学员观察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2、昼夜更替参照标志是晨昏圈、地球白昼面和黑夜面。操作方法在明确昼夜弧以晨昏圈为分界的基础上开始推动地球自转,就可以使学员观察到昼夜不断更替的自然现象。3、东边比西边先见到太阳参照标志是地球上任意两条相隔30°的经线区(即两个相邻的时区)和晨昏圈。操作方法开始推动地球自转,此时就可以使学员观察到先过晨昏线(即晨昏圈)的地方比后过晨昏线的地方早见到太阳。地球上总是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早见到太阳。4、地方时参照标志是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和时刻圈上时刻栏内的中心点。操作方法把时刻圈上的十二点整对准日心,然后再使地球上各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对准时刻圈上时刻栏内的中心点。此时就可以使学员观察到各时区所对着的时刻就是该时区的地方时。各个时区的地方时是各不相同的。5、地方时时差参照标志是地球上的时区和时刻圈上时刻栏内的数字。操作方法把地球上的时区对准时刻圈上的时刻栏,以时刻圈上的时刻栏内的数字为依据,就可以使学员观察到地球上相邻时区的时差为一小时。同时也可以使学员观察到一个任意的指定时区的地方时与另一个任意的指定时区的地方时之间的时差,即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中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之间就相差几个小时。同时再使地球自转15°,还可以使学员观察到各个时区的时刻是同步前移的,同时变化的。任意指定的两个时区的时差数是永远固定的。6、世界时参照标志是中时区(或叫0时区)和时刻圈上时刻栏中的数字。操作方法把时刻圈上十二点整对准日心。此时就可以使学员观察到中时区所对着的那个时刻就是世界时的时刻,即格林威治时间。也就是说,中时区对着哪个时刻哪个时刻就是当时全球的世界时。然后再推动地球自转15°,世界时前移一小时。全球的世界时是同一的。7、世界时与地方时时差参照标志是世界时和地方时。操作方法在已知世界时和地方时的基础上,开始推动地球自转15°。就可以使学员观察到任意的一个时区的地方时与世界时的时差,相隔几个小时,就相差几小时。因为地方时与世界时是同步前移的。所以说,某一个时区的地方时与世界时的时差是永远固定的。8、日期变更参照标志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时刻圈上的O点。操作方法把时刻圈上的十二点整对准日心,然后再使中时区对准十一点整。此时此刻,东西经180°上的日界线正对着二十三点整。此时开始推动地球自转,使学员看到日界线经过0点的过程。日界线一到0点,地球上就开始了新的一天。至此,就可使学员观察到当世界时即格林威治时间是每天十二点整时,北京时间是每天二十点整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9、新日区与前日区参照标志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地球上0点子午线。操作方法把时刻圈上的十二点整对准日心,再把地球上的日界线对准0点整。然后开始推动地球自转。凡是日界线以西过0点的时区都是新的一天;凡是日界线以东未过0点的时区都是前一天。也就是说,从0点起到东经180°上的日界线之间的时区为新日区,从0点起退到西经180°上的日界线之间的时区为前日区。无论是新日区或前日区,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地球绕太阳运行变化规律的双转地球仪,包括有底座[2]、轴杆[13]及串在轴杆[13]上的示地球[11],其特征在于:a、在底座[2]的轴架[6]上设有与示地球[11]相适应的晨昏圈[12],带有黄经度指针[15]的光射圈[7], 并在晨昏圈[12]和光射圈[7]的半径处设有与它们垂直相交的黄道圈[9];b、在轴杆[13]上串有与示地球[11]相适应的带有时刻圈[10]的框架;c、在底座[2]或轴架[6]上设有带有黄经盘或黄经圈[17]的支架,并在黄经盘或黄经 圈风放有或固定有示太阳[16];d、在底座[2]上设有由穿在示地球[11]上的轴杆[13],固设在底座[2]上的传动轴[5],与轴杆[13]和传动轴[5]连接的摇臂[8],带有固定轴[19]的底座支座[25]及套在传动轴[5]和固定轴[ 19]上的传动带[23]所构成的传动机构;e、在摇臂的侧部设有与传动轴轴线相对应的节气指针[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地球绕太阳运行变化规律的双转地球仪,包括有底座[2]、轴杆[13]及串在轴杆[13]上的示地球[11],其特征在于a、在底座[2]的轴架[6]上设有与示地球[11]相适应的晨昏圈[12],带有黄经度指针[15]的光射圈[7],并在晨昏圈[12]和光射圈[7]的半径处设有与它们垂直相交的黄道圈[9];b、在轴杆[13]上串有与示地球[11]相适应的带有时刻圈[10]的框架;c、在底座[2]或轴架[6]上设有带有黄经盘或黄经圈[17]的支架,并在黄经盘或黄经圈内放有或固定有示太阳[16];d、在底座[2]上设有由穿在示地球[11]上的轴杆[13],固设在底座[2]上的传动轴[5],与轴杆[13]和传动轴[5]连接的摇臂[8],带有固定轴[19]的底座支座[25]及套在传动轴[5]和固定轴[19]上的传动带[23]所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