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53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包括四个侧框面与底框面,四个所述侧框面与所述底框面整体构成长方形框体形状且顶端为开放式,四个侧框面的外壁上间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状凸柱,两个条状凸柱之间的空隙处均匀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槽口,四个侧框面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扣板,所述环形扣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凸柱,所述条形凸柱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条形凸柱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入提弓结构,所述提弓结构与条形凸柱转动相连接,所述提弓结构包括两个弯折杆和底杆,两个弯折杆与底杆一体化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料食品筐稳定可靠,结构新颖,携行方便,可广泛用于货物的周转与贮运。可广泛用于货物的周转与贮运。可广泛用于货物的周转与贮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筐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

技术介绍

[0002]塑料食品筐主要用来存放瓜果蔬菜,然后统一进行携带搬运。
[0003]现有的塑料食品筐多数选择在两端设置开口,利用开口手持进行搬运,当筐体内部承载过多时,由于重量较重,手持费劲易磨伤,同时易导致框体的边缘变形损坏,使用不够方便。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解决了:现有的塑料食品筐多数选择在两端设置开口,利用开口手持进行搬运,当筐体内部承载过多时,由于重量较重,手持费劲易磨伤,同时易导致框体的边缘变形损坏,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包括四个侧框面与底框面,四个所述侧框面与所述底框面整体构成长方形框体形状且顶端为开放式,四个侧框面的外壁上间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状凸柱,两个条状凸柱之间的空隙处均匀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槽口,四个侧框面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扣板,所述环形扣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凸柱,所述条形凸柱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条形凸柱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入提弓结构,所述提弓结构与条形凸柱转动相连接,所述提弓结构包括两个弯折杆和底杆,两个弯折杆与底杆一体化成型,所述弯折杆呈L形状,所述底杆的两端向内弯曲,所述底杆的中间位置水平向下弯折且形成凹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两个所述侧框面的相交处设置有实心弧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底框面上等距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开口槽的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摩擦纹理。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四个所述侧框面与所述底框面构成长方形框体形状且顶端面至底端面的尺寸顺次递减。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塑料食品筐稳定可靠,结构新颖,携行方便,可广泛用于货物的周转与贮运。
[0015](2)本技术的两个提弓结构,可同时进行转动,可在对应的凹腔中插入杆件进
行抬起整个框体,也可通过双人手持提弓结构进行搬运,较为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侧框面、2

底框面、3

条状凸柱、4

条形槽口、5

环形扣板、6
‑ꢀ
条形凸柱、7

开口槽、8

提弓结构、9

弯折杆、10

底杆、11

凹腔、12

实心弧块、13

透气孔、14

螺旋摩擦纹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包括四个侧框面1与底框面2,四个所述侧框面1与所述底框面2整体构成长方形框体形状且顶端为开放式,四个侧框面1的外壁上间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状凸柱3,两个条状凸柱3之间的空隙处均匀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槽口4,四个侧框面1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扣板5,所述环形扣板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凸柱6,所述条形凸柱6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开口槽7,所述条形凸柱 6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入提弓结构8,所述提弓结构8与条形凸柱6转动相连接,提弓结构8可进行旋转至中间位置,可分别提供两人同时携带,所述提弓结构8包括两个弯折杆9和底杆10,两个弯折杆9与底杆10 一体化成型,所述弯折杆9呈L形状,所述底杆10的两端向内弯曲,所述底杆 10的中间位置水平向下弯折且形成凹腔11。
[0022]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两个所述侧框面1的相交处设置有实心弧块12,通过这样的实心弧块12进行加强支撑效果。
[002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底框面2上等距且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13,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用透气孔13加强透气效果。
[002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开口槽7的顶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摩擦纹理 14,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手插入至开口槽7进行搬运,可以使用螺旋摩擦纹理 14提高摩擦力。
[0025]具体地,四个所述侧框面1与所述底框面2构成长方形框体形状且开放式面至底框面2的尺寸顺次递减,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将多个设备进行堆叠。
[0026]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提弓结构8进行携带搬运,防止长期使用开口槽7 搬运,损坏环形扣板5,使用侧框面1与底框面2内部形成的储槽进行收纳物品,同时多个设备可进行堆叠,整体轻便,实用性强。
[0027]本技术的1

侧框面、2

底框面、3

条状凸柱、4

条形槽口、5

环形扣板、6

条形凸柱、7

开口槽、8

提弓结构、9

弯折杆、10

底杆、11

凹腔、12
‑ꢀ
实心弧块、13

透气孔、14

螺旋摩擦纹理,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
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塑料食品筐多数选择在两端设置开口,利用开口手持进行搬运,当筐体内部承载过多时,由于重量较重,手持费劲易磨伤,同时易导致框体的边缘变形损坏,使用不够方便,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的塑料食品筐稳定可靠,结构新颖,携行方便,可广泛用于货物的周转与贮运,本技术的两个提弓结构,可同时进行转动,可在对应的凹腔中插入杆件进行抬起整个框体,也可通过双人手持提弓结构进行搬运,较为便捷,实用。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提弓的塑料食品筐,包括四个侧框面(1)与底框面(2),四个所述侧框面(1)与所述底框面(2)整体构成长方形框体形状且顶端为开放式,其特征在于:四个侧框面(1)的外壁上间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状凸柱(3),两个条状凸柱(3)之间的空隙处均匀且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条形槽口(4),四个侧框面(1)的顶端设置有环形扣板(5),所述环形扣板(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条形凸柱(6),所述条形凸柱(6)的内侧中间设置有开口槽(7),所述条形凸柱(6)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入提弓结构(8),所述提弓结构(8)与条形凸柱(6)转动相连接,所述提弓结构(8)包括两个弯折杆(9)和底杆(10),两个弯折杆(9)与底杆(10)一体化成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军胡秀川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捷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