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47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的表面安装有温湿度控制器,并且门体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气缸,且气缸的左端连接有顶杆,并且顶杆的左端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下端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器,所述除湿器的下方设置有导热背板,且导热背板的表面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下侧设置有转换模块,且转换模块的下侧设置有继电器模块。该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结构设置合理,电气原理简单,通过多点采集配电柜内部温湿度数据,并可同时进行除湿和散热处理,使得温湿度控制更加精准,更好的创造配电柜内电器元件工作环境。更好的创造配电柜内电器元件工作环境。更好的创造配电柜内电器元件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柜电力系统
,具体为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中,配电柜中的恒温湿度对电力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电能配送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对整个电网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中要尽量使配电柜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而要想保证柜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恒定状态,就需要对其检测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进行分析。
[0003]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配电柜温湿度控制器 只是单点采集温湿度,影响到了配电柜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而且散热和除湿很难同时进行,非常不利于配电柜安全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配电柜温湿度控制器 只是单点采集温湿度,影响到了配电柜体内温湿度的控制,而且散热和除湿很难同时进行,非常不利于配电柜安全稳定的运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门体,且门体的表面安装有温湿度控制器,并且门体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气缸,且气缸的左端连接有顶杆,并且顶杆的左端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下端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器,所述除湿器的下方设置有导热背板,且导热背板的表面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下侧设置有转换模块,且转换模块的下侧设置有继电器模块,所述继电器模块的下侧设置有干燥箱,且继电器模块的两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并且湿度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06]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部开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部插接有插板,并且插板的右端与顶杆连接,且插板的长度大于盖体的长度,并且气缸与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导热背板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架,且导热背板的后侧固定有散热模块,并且散热模块的上端设置有制冷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背板后侧固定的散热模块由散热板和散热风扇组成,且制冷模块由24V制冷片和导冷风扇组成,并且散热模块与制冷模块通过铜管连接,且散热模块与制冷模块共设有左右对称的三组。
[0009]优选的,所述干燥箱设置在散热孔的后侧上方,且干燥箱的底部开设有孔,并且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剂包,且干燥箱的四周与外壳连接处做密封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转换模块设置为AD转换电路板,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皆与转换模块电性连接,并且散热模块与制冷模块通过继电器模块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结构设
置合理,电气原理简单,通过多点采集配电柜内部温湿度数据,并可同时进行除湿和散热处理,使得温湿度控制更加精准,更好的创造配电柜内电器元件工作环境;
[0012]1、设有除湿器、散热孔和干燥箱,通过除湿器可对配电柜内部的的潮湿空气进行排除,通过散热孔和干燥箱可对外部空气干燥处理,实现空气循环,达到辅助散热的效果;
[0013]2、设有散热模块、制冷模块和导热背板,使得配电柜内部空气热量被导热背板吸附,并通过散热模块将制冷模块产生的冷空气吹向导热背板进行冷热交换,进而达到更加良好的散热效果;
[0014]3、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湿度控制器,通过设置多组温湿度传感器,使得对配电柜内部温湿度进行多点采集,并通过温湿度控制器达到精准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配电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盖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热背板前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电气原理示意图。
[0020]图中:1、外壳;2、温湿度控制器;3、门体;4、散热孔;5、盖体;6、顶杆;7、气缸;8、除湿器;9、主控模块;10、导热背板;11、继电器模块;12、干燥箱;13、湿度传感器;14、转换模块;15、温度传感器;16、插板;17、插槽;18、制冷模块;19、散热模块;20、安装架;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包括外壳1、温湿度控制器2、门体3、散热孔4、盖体5、顶杆6、气缸7、除湿器8、主控模块9、导热背板10、继电器模块11、干燥箱12、湿度传感器13、转换模块14、温度传感器15、插板16、插槽17、制冷模块18、散热模块19、安装架20和通孔51,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门体3,且门体3的表面安装有温湿度控制器2,并且门体3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4,温湿度控制器2的上方设置气缸7,且气缸7的左端连接有顶杆6,并且顶杆6的左端连接有盖体5,盖体5的下端设置有通孔51,且通孔51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器8,除湿器8的下方设置有导热背板10,且导热背板10的表面安装有主控模块9,主控模块9的下侧设置有转换模块14,且转换模块14的下侧设置有继电器模块11,继电器模块11的下侧设置有干燥箱12,且继电器模块11的两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3,并且湿度传感器13的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
[0023]如图3中,盖体5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7,且插槽17的内部插接有插板16,并且插板16的右端与顶杆6连接,且插板16的长度大于盖体5的长度,并且气缸7与湿度传感器13电性连接,通过湿度传感器13控制电磁阀打开气缸7,进而打开插板16,使得配电柜内部与外界畅通,便于除湿器8工作时空气对流更换。
[0024]如图4中,导热背板10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架20,便于安装电气元件,且导热背板10的后侧固定有散热模块19,并且散热模块19的上端设置有制冷模块18,导热背板10后侧固定的散热模块19由散热板和散热风扇组成,通过散热风扇将冷空气吹向导热背板10,且制冷模块18由24V制冷片和导冷风扇组成,通过制冷片降低制冷模块18周围温度,并且散热模块19与制冷模块18通过铜管连接,通过铜管将低温空气传递到散热模块19,且散热模块19与制冷模块18共设有左右对称的三组,多组同时运行,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0025]如图2中,干燥箱12设置在散热孔4的后侧上方,且干燥箱12的底部开设有孔,并且干燥箱12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剂包,使得对流入配电柜的空气进行干燥,且干燥箱12的四周与外壳1连接处做密封处理,转换模块14设置为AD转换电路板,且温度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3皆与转换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门体(3),且门体(3)的表面安装有温湿度控制器(2),并且门体(3)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4),所述温湿度控制器(2)的上方设置气缸(7),且气缸(7)的左端连接有顶杆(6),并且顶杆(6)的左端连接有盖体(5),所述盖体(5)的下端设置有通孔(51),且通孔(51)的下端设置有除湿器(8),所述除湿器(8)的下方设置有导热背板(10),且导热背板(10)的表面安装有主控模块(9),所述主控模块(9)的下侧设置有转换模块(14),且转换模块(14)的下侧设置有继电器模块(11),所述继电器模块(11)的下侧设置有干燥箱(12),且继电器模块(11)的两侧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3),并且湿度传感器(13)的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湿度的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的内部开设有插槽(17),且插槽(17)的内部插接有插板(16),并且插板(16)的右端与顶杆(6)连接,且插板(16)的长度大于盖体(5)的长度,并且气缸(7)与湿度传感器(13)电性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