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2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包括箱体、过滤机构、压缩机构、粉碎机构和浮板,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浮板,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压缩机构和粉碎机构,压缩机构位于过滤机构和粉碎机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通过滤板将水藻和水分离,第二水泵运转将压缩机构内的水送入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对其进行过滤,对不含水藻的水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效果,且过滤机构不容易堵塞;通过电动缸周期性运转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对进入压缩机构的水藻进行压缩,这样设置粉碎后的水藻可以被压缩,使得装置一次可以运转更长时间,且这样设置水藻堆放空间更大,也更容易取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特别是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修复是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修复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使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改善。
[0003]在中国专利CN211563232U中公开的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该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改进了普通的净化装置,除藻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将水藻进行粉碎,但是,该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0004]1、该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对粉碎后的水藻也使用过滤层过滤,这样过滤层的过滤压力增大,且使用过滤层过滤水藻容易堵塞过滤层,降低装置的过滤效果;
[0005]2、该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将水藻直接放在存放室,这样水藻堆放的空隙非常大,且存放室相较于装置空间小,很容易在没有使用多长时间后便需要取出水藻,且设置在底部的存放室使得水藻的取出也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包括箱体、过滤机构、压缩机构、粉碎机构和浮板,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浮板,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压缩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压缩机构位于过滤机构和粉碎机构之间;
[0008]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网、进水管、第一水泵、出水管和过滤层,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一水泵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
[0009]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电动缸、推板、滤板、第二水泵和仓门,所述箱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箱体内靠近过滤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箱体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箱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仓门。
[0010]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轮、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防护箱和第三水泵,所述箱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粉碎轮,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箱,所述箱体内远离滤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水泵。
[0011]优选的,所述浮板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进水管穿过圆形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滤板的上方开有多个圆形通孔且多个圆形通孔线性阵列。
[001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方开有方形通孔,所述推板设置在方形通孔内。
[0014]优选的,所述粉碎轮有四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粉碎轮。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该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通过滤板将水藻和水分离,第二水泵运转将压缩机构内的水送入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对其进行过滤,这样设置使得不再是过滤机构直接对水藻和水进行过滤,而是对不含水藻的水进行过滤,提高了过滤效果,且过滤机构不容易堵塞;
[0017]2、该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通过电动缸周期性运转带动推板运动,推板对进入压缩机构的水藻进行压缩,这样设置粉碎后的水藻可以被压缩,可以存放更多的水藻,使得装置一次可以运转更长时间,且这样设置水藻堆放空间更大,也更容易取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内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箱体,2

过滤机构,201

第一滤网,202

进水管,203

第一水泵, 204

出水管,205

过滤层,3

压缩机构,301

电动缸,302

推板,303

滤板,304

第二水泵,305

仓门,4

粉碎机构,401

粉碎轮,402第一伺服电机,403
‑ꢀ
第二伺服电机,404

防护箱,405

第三水泵,5

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它包括箱体1、过滤机构 2、压缩机构3、粉碎机构4和浮板5,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浮板5,箱体1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2、压缩机构3和粉碎机构4,压缩机构3位于过滤机构2和粉碎机构4之间;
[0025]过滤机构2包括滤网201、进水管202、第一水泵203、出水管204和过滤层205,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03,第一水泵203可以将水吸入过滤机构2,第一水泵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02,进水管202上固定安装有滤网201,滤网201的设置可以对进入过滤机构2的水进行一次过滤,第一水泵203远离进水管2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204,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205,过滤层205对水进行过滤净化;
[0026]压缩机构3包括电动缸301、推板302、滤板303、第二水泵304和仓门305,箱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动缸301,电动缸301的设置为推板302的移动提供动力,电动缸301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02,推板302对水藻进行压缩,箱体1内靠近过滤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304,第二水泵304可以将粉碎机构4内的水吸入过滤机构2,箱体1远离第二水泵3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板303,箱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仓门305,仓门305的设置便于取出
水藻。
[002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粉碎机构4包括粉碎轮401、第一伺服电机402、第二伺服电机403、防护箱404和第三水泵405,箱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粉碎轮401,粉碎轮401可以对水藻进行粉碎,箱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02和第二伺服电机403,箱体1外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402和第二伺服电机40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箱404,防护箱404的设置保护了第一伺服电机402和第二伺服电机403,箱体1内远离滤板3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水泵405,第三水泵405可以将粉碎后的水藻吸入粉碎机构4。
[0028]作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过滤机构(2)、压缩机构(3)、粉碎机构(4)和浮板(5),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浮板(5),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机构(2)、压缩机构(3)和粉碎机构(4),所述压缩机构(3)位于过滤机构(2)和粉碎机构(4)之间;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滤网(201)、进水管(202)、第一水泵(203)、出水管(204)和过滤层(205),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03),所述第一水泵(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02),所述进水管(202)上固定安装有滤网(201),所述第一水泵(203)远离进水管(2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204),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层(205);所述压缩机构(3)包括电动缸(301)、推板(302)、滤板(303)、第二水泵(304)和仓门(305),所述箱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动缸(301),所述电动缸(301)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02),所述箱体(1)内靠近过滤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304),所述箱体(1)远离第二水泵(3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板(303),所述箱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仓门(30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新建润泉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