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113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包括主罐体和安装在主罐体底端的支架,所述主罐体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端安装有主进料管,所述主进料管一侧的端盖顶端安装有密封料管,所述主进料管另一侧的端盖顶端安装有辅助料管,所述端盖的内部安装有分流架,所述主罐体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的主罐体底端安装有排液管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延伸至主罐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均匀安装有搅拌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得该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可实现多种原料的分开进料,顶端大面积均匀进料,上下分层进料,提高搅拌效率的同时,保证结构稳定性。构稳定性。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益生菌生产
,具体为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因具有良好的特性,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中。
[0003]益生菌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即固体发酵法和大罐液体深层发酵法,其中大罐液体深层发酵法,因便于无菌操作、容易控制菌体含量、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更适合工业化生产,在大罐液体深层发酵法进行生产时,将菌种接种在培养液中或多种培养所需原料配置时,都需要进行搅拌操作,现有的搅拌设备一般是配合罐体进行使用的,由此存在较大的深度,在对流动性较差的原料进行搅拌时,无法保证上下不同区域的物料能够相互流动,由此搅拌效果较差的同时,在后续需要添加其他原料时,往往是直接落在罐体的液面上,还需进行较长时间的搅拌才可将另外新加的原料与原有原料混合,由此搅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包括主罐体和安装在主罐体底端的支架,所述主罐体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顶端安装有主进料管,所述主进料管一侧的端盖顶端安装有密封料管,所述主进料管另一侧的端盖顶端安装有辅助料管,所述端盖的内部安装有分流架,所述主罐体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的主罐体底端安装有排液管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延伸至主罐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均匀安装有搅拌杆。
[0006]优选的,所述分流架包括装配环和装配盘,装配环安装在端盖的内壁,装配盘安装在装配环的内侧,装配盘的顶端与主进料管导通,且装配盘与装配环的间隙处均匀安装有分流管。
[0007]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底端表面均匀设置有导流口,装配环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斜撑杆,且斜撑杆延伸至主进料管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装配盘的底端安装有轴承环,且轴承环的底端与搅拌轴的顶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料管和主进料管经分流管的间隙延伸至端盖内部,且辅助料管的末端经分流管间隙延伸至主罐体的内部底端。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料管的表面自上而下均匀安装有单向管口。
[0011]优选的,所述主罐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保温层的表面安装有测温器,且测温
器的末端延伸至主罐体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通过密封料管、主进料管和辅助料管结合使用,可分别形成三个进料通道,作为制备益生菌时所需的不同物料使用,密封料管顶端安装有密封盖,可用于输入益生菌菌种后的密封操作,并借助主进料管,实际作为培养液等大量物质的输送通道使用,而辅助料管的延伸长度较大,可直接将一些液态的物料置入主罐体内部参加搅拌,通过单向管口,实际为小型管件末端安装的单向阀部件,可防止主罐体内部液体进入辅助料管的同时,可处于主罐体内部不同的深度,实现均匀排料的效果,促进均匀扩散和搅拌效果的实现。
[0014]2、本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通过装配盘,可与主进料管结合使用,实现液体输送的同时,内部存在一定的空腔,可与多个分流管结合使用,分别流向多个方位进行扩散,并和多个导流口结合使用,可作为液体原料流出的通道使用,由此实现多方位大面积自上而下的输料效果,便于均匀分布在下方的其他原料表面,达到初步的均匀进料效果,通过斜撑杆,可处于装配环的顶端,产生斜向上的支撑力,对主进料管进行支撑的同时,提高主进料管的结构稳定性。
[0015]3、本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轴,并和搅拌杆结合使用,可由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运动,对主罐体内部进行充分的搅拌处理操作,使得菌种和培养液等物质之间实现充分的混合效果,并通过轴承环,可对搅拌轴顶端进行限位,使得搅拌轴顶端限位在装配盘的底端,起到顶端连接效果,避免搅拌轴顶端缺少相应的支撑,产生较大的扭矩等不良现象发生,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分流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排液管口;2、测温器;3、主罐体;4、端盖;5、密封料管;6、主进料管;7、辅助料管;8、保温层;9、支架;10、电机;11、搅拌杆;12、分流架;13、斜撑杆;14、搅拌轴;15、单向管口;16、装配环;17、轴承环;18、导流口;19、分流管;20、装配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包括主罐体3和安装在主罐体3底端的支架9,支架9与地面接触的同时,对整个主罐体3进行固定支撑,主罐体3的顶端通过法兰可拆卸式安装有端盖4,实际为主罐体3的顶端盖体区域,可卸下对整个主罐体3内部进行清洗,端盖4的顶端安装有主进料管6,管径较大,可用于输送益生菌培养所需的主要原料,如培养液等,主进料管6一侧的端盖4顶端安装有密封料管5,密封料管5顶端存在密封盖,打开后可用于输送液体菌种等物料,并在搅拌时进行关闭操作,主进料管6另一侧的端盖4顶端安装有辅助料管7,辅助料管7用于输送辅助类可加压的液态原料,端盖4的内部安装有分流架12,为多个管件组合形成,主罐体3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包括主罐体(3)和安装在主罐体(3)底端的支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体(3)的顶端可拆卸式安装有端盖(4),所述端盖(4)的顶端安装有主进料管(6),所述主进料管(6)一侧的端盖(4)顶端安装有密封料管(5),所述主进料管(6)另一侧的端盖(4)顶端安装有辅助料管(7),所述端盖(4)的内部安装有分流架(12),所述主罐体(3)的底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一侧的主罐体(3)底端安装有排液管口(1),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延伸至主罐体(3)的内部,所述搅拌轴(14)的表面均匀安装有搅拌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益生菌的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架(12)包括装配环(16)和装配盘(20),装配环(16)安装在端盖(4)的内壁,装配盘(20)安装在装配环(16)的内侧,装配盘(20)的顶端与主进料管(6)导通,且装配盘(20)与装配环(16)的间隙处均匀安装有分流管(1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庆国李海超韩明凯武军华王新昌张飞鹏王付权李洪鑫
申请(专利权)人:获嘉天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