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109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该电路分为电源端和加热端,电源端包括移动电源模块、电池端座子J2,加热端包括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加热端座子J1,移动电源模块连接电池端座子J2,移动电源模块通过电池端座子J2分别连接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包括芯片U1,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通过芯片U1分别连接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连接加热端座子J1。该电路集成了手机终端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和在低温下给手机终端加热的手机加热端电路,在低温情况下给手机加热也提高了手机终端的续航能力。端的续航能力。端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手机终端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一直是决定手机好坏的一个标准,但由于电池自身特性,在一些特定环境中,往往会造成电池自身电量不足,出现掉电的情况。有检验机构对同一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耗电情况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在零下5度的环境下手机耗电速度是标准温度(20度)的1.7倍,而如果把环境温度继续降低到零下30度,绝大多数的测试手机都出现自动关机的状况,即所谓的掉电现象。因此如何解决在低温情况下手机掉电的问题成了手机行业需要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旨在解决低温情况下手机掉电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为给终端充电的电源端和给终端加热的加热端,所述电源端包括移动电源模块、电池端座子J2,所述加热端包括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加热端座子J1,所述移动电源模块连接电池端座子J2,所述移动电源模块通过电池端座子J2分别连接并供电给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通过芯片U1分别连接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连接加热端座子J1。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4、电阻R3,所述热敏电阻R4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芯片U1的第12脚,所述热敏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端座子J2。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2、电阻R10,所述场效应管Q2的G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第3脚、电阻R10,所述场效应管Q2的S极分别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池端座子J2,所述场效应管Q2的D极连接加热端座子J1。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端包括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对过高温度进行报警的蜂鸣器报警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环境温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12、电阻R11,所述热敏电阻R12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芯片U1的第6脚,所述热敏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端座子J2。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蜂鸣器报警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二极管D1、电阻R9、蜂鸣器,所述场效应管Q1的G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第3脚、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C极连接电池端座子J2,所述场效应管Q1的E极分别连接二极
管D1的负极、蜂鸣器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蜂鸣器的另一端、接地。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还包括电池电量检测模块,所述电池电量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芯片U1的第13脚,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端座子J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电源电路包括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分别连接移动电源模块、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端还包括显示屏座子D7,所述显示屏座子D7设有多路控制数码管接脚,所述显示屏座子D7通过多路控制数码管接脚分别连接芯片U1的多个LCD引脚。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3、给移动电源模块充电的充电口USB1、输出电压给终端充电的电源输出口USB2,所述充电口USB1、电源输出口USB2分别连接电源芯片U3。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路集成了手机终端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和在低温下给手机终端加热的手机加热端电路,一机两用,给手机充电的同时有可加热使用,在低温情况下给手机加热之外也提高了手机终端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移动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电池端座子的电路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加热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加热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加热端座子的电路图;
[0021]图7是本技术中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中蜂鸣器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0023]图9是本技术中电池电量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中按键开关的电路图;
[0025]图11是本技术中显示屏座子的电路图;
[0026]图12是本技术中NTC热敏电阻R/T对照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技术的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不仅可以为手机充电,还具有低温环境下为手机加热保温的功能,使得手机不受低温影响正常使用。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电源电路分为给终端充电的电源端和给终端加热的加热端,电源端包括移动电源模块、电池端座子J2,加热端包括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加热端座子J1,移动电源模块连接电池端座子J2,移动电源模块通
过电池端座子J2分别连接并供电给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包括芯片U1,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通过芯片U1分别连接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加热控制模块连接加热端座子J1。
[0031]芯片U1为温度控制芯片,由电池供电实现温度的设置、检测及调节;芯片U1通过连接的加热温度检测模块来实现对电池供电的检测,如图4,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4、电阻R3,热敏电阻R4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芯片U1的第12脚,热敏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端座子J2。芯片U1的第12脚为TEMP_ADC引脚,如图12所示,热敏电阻R4可以通过电阻值变化读取相应的温度值,芯片U1可以通过热敏电阻R4的阻值变化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值,根据电池所处的温度值是否为设定的温度值,进而通过加热控制模块来实现对电池的温度调节。
[0032]如图5,加热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2、电阻R10,场效应管Q2的G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第3脚、电阻R10,场效应管Q2的S极分别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池端座子J2,场效应管Q2的D极连接加热端座子J1。芯片U1的第3脚为HEA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分为给终端充电的电源端和给终端加热的加热端,所述电源端包括移动电源模块、电池端座子J2,所述加热端包括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加热端座子J1,所述移动电源模块连接电池端座子J2,所述移动电源模块通过电池端座子J2分别连接并供电给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通过芯片U1分别连接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加热控制模块,所述加热控制模块连接加热端座子J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4、电阻R3,所述热敏电阻R4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芯片U1的第12脚,所述热敏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端座子J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2、电阻R10,所述场效应管Q2的G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第3脚、电阻R10,所述场效应管Q2的S极分别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池端座子J2,所述场效应管Q2的D极连接加热端座子J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端包括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对过高温度进行报警的蜂鸣器报警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检测处理模块分别连接环境温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充电加热一体化的移动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12、电阻R11,所述热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焕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致远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