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件、管型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件、管型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地,燃气热水设备有用于实现由于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与水之间的热交换的换热器,从而能够利用被加热的水进行供暖或供应热水。
[0003]换热器中的管型换热器形成为如下结构:管壳,管壳内配备有使通过燃烧器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流动于内部的多个换热管,并且使水在换热管的外侧流动而实现燃烧气体与水之间的热交换。
[0004]为了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在管壳内部配备有改变水流向的间隔设置的多个分隔板,换热管贯穿分隔板,并分别与管壳的端部焊接连接。在分隔板的分隔作用下,能实现水在管壳内迂回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与换热管接触换热,一定程度地能提高换热效率,但是传统的管型换热器分隔板的数量较多,不便于工作人员将分隔板焊接或是采用安装件固定装设于管壳中,组装到管壳内后容易出现分隔板上下移动的不良现象,在管壳内的固定效果不佳,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件(5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0)包括本体(501),所述本体(501)设有定位块(52)和定位端(53),所述定位块(52)和所述定位端(53)用于设于管型换热器的储水腔(31)内,且所述定位块(52)和所述定位端(53)分别与所述储水腔(31)的两个相对内壁对应抵触,所述本体(501)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卡槽(51),所述第一卡槽(51)用于卡接装设管型换热器的分隔板(10)。2.一种管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型换热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件(50),所述管型换热器还包括:第一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20)内形成有燃烧腔(21),所述第一壳体(20)上设有与所述燃烧腔(2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22);第二壳体(30),所述第二壳体(30)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0)的外部,所述第一壳体(20)包括第一端板(24),所述第二壳体(30)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板(24)相对的第二端板(37),所述第二壳体(30)与所述第一端板(24)围成所述储水腔(31),所述定位块(52)与所述第一端板(24)相抵触,所述定位端(53)与所述第二端板(37)相抵触,所述第二壳体(30)上设有与所述储水腔(31)连通的第二安装孔(34);分隔板(10)与换热管(40),所述分隔板(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分隔板(10)沿着所述第二壳体(30)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储水腔(31)内将所述储水腔(31)分隔形成至少三个分体腔(311),所述分隔板(10)的板缘对应卡装到所述第一卡槽(51)中,所述分隔板(10)上设有与所述换热管(40)相适应的安装口,所述换热管(40)装入所述储水腔(31)内,所述换热管(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2)、所述第二安装孔(34)连通,所述换热管(40)穿设于所述安装口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0)的板缘上设有卡入所述本体(501)的第二卡槽(1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0)为至少两个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30)内,所述分隔板(10)上的所述第二卡槽(117)为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轩,何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