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及人脸识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99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用于安装于朝向通道的夹角处,所述夹角由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形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安装于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通道并相对于通道的延伸方向倾斜。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连接件的人脸识别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安装后可使第二连接板朝向通道且相对于通道倾斜,使第二连接板迎向用户的视线;该人脸识别机可使显示屏迎向用户,保证了人在行走中时可以触发人脸识别机工作,实现唤醒器件动作的合理化。实现唤醒器件动作的合理化。实现唤醒器件动作的合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及人脸识别机


[0001]本技术涉及壁挂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及人脸识别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脸识别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用于门禁上,识别用户是否有权限进入,为了便于安装,人脸识别机多是安装于墙壁上,尤其是安装在机房的冷通道中时,人脸识别机一般垂直于机柜,需要人脸侧视后才能进行人脸识别,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连接件和人脸识别机,该连接件安装后可使第二连接板朝向通道且相对于通道倾斜,使第二连接板迎向用户的视线;该人脸识别机可使显示屏迎向用户,保证了人在行走中时可以触发人脸识别机工作,实现唤醒器件动作的合理化。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连接件,用于安装于朝向通道的夹角处,所述夹角由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形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安装于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通道并相对于通道的延伸方向倾斜。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葫芦孔,并用于挂接于第一表面。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本体还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投影与葫芦孔重叠。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避让孔位于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挂接于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延长线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围合形成的区域内。
[000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二表面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挂接于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三连接板抵接第二表面且与第二表面的夹角为钝角。
[00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连接并形成钝角;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夹角与通道的夹角相适配以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二表面相贴合。
[0011]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葫芦孔上部的孔径小于下部的孔径,所述避让孔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投影完全覆盖葫芦孔上部的孔。
[0012]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还包括塞头,所述塞头与避
让孔相配合,并用于堵塞避让孔。
[0013]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所述葫芦孔和避让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
[0014]技术方案十,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机,包括显示屏以及技术方案一至九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件;所述显示屏安装于第二连接板上。
[0015]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技术方案一中的连接件,安装时,将第一连接板安装于第一表面,第二连接板即朝向通道且相对于通道的延伸方向倾斜,使得用户行走在通道中时,第二连接板迎向用户的视线,使得可以在第二连接板上放置显示屏、告示等需要用户注视的物品,更符合人体力学,结构简单实用。
[0017]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葫芦孔,安装时,在安装位置处预安装台阶螺钉,将第一连接板上的葫芦孔插入台阶螺钉,即可将连接件挂接于第一表面上,使得用户单手即可完成连接件的安装,省时省力,且台阶螺钉的安装结构隐藏于第一连接板的背面,更为美观。
[0018]3、技术方案三中,设置避让孔,由于避让孔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投影与葫芦孔重叠,可从避让孔中伸入螺丝刀将台阶螺钉进一步锁紧,以避免连接件晃动。
[0019]4、技术方案四中,设置第三连接板,避让孔位于第三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挂接于第一表面时,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延长线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围合形成的区域内,使得用户在看向第二连接板时,第三连接板位于用户的视线区域外,使得避让孔位于用户的视线区域外,更为美观。
[0020]5、技术方案五中,第二表面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依次连接,第一连接板挂接于第一表面时,第三连接板抵接第二表面且与第二表面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使得第三连接板完全隐藏于第二连接板的后部,需要用户侧视才能注意到,更为美观。
[0021]6、技术方案六中,设置第四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本围合,使得连接件的结构更为稳固。
[0022]7、技术方案七中,葫芦孔上部的孔径小于下部的孔径,安装时台阶螺钉从下部的孔进入上部的孔并与上部的孔相挂接,避让孔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投影完全覆盖葫芦孔的小孔,螺丝刀更容易对准台阶螺钉的位置,安装更为便捷。
[0023]8、技术方案八中,设置塞头,安装时可将塞头拔下,安装完成后,再讲塞头塞入,进一步遮挡了台阶螺钉的安装结构,更为美观。
[0024]9、技术方案九中,葫芦孔和避让孔的数量至少为2个,连接件挂接后更为稳定。
[0025]10、技术方案十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机,显示屏安装于第二连接板上,安装后显示屏即朝向通道且相对于通道的延伸方向倾斜,使得用户行走在通道中时,显示屏迎向用户,用户不需要侧视即可完成人脸识别的操作,更符合人体力学,保证了人在行走中时可以触发人脸识别机工作,实现唤醒器件动作的合理化。安装时,在安装位置处预安装台阶螺钉,将第一连接板上的葫芦孔插入台阶螺钉,由于避让孔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投影与葫芦孔重叠,可从避让孔中伸入螺丝刀将台阶螺钉进一步锁紧,以避免连接件晃动,该人脸识别机还
使得台阶螺钉的安装结构隐藏于背面,挂接后从避让孔中伸入螺丝刀可将台阶螺钉锁紧,安装后人脸识别机不易晃动,保证了识别效果,且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为连接件的俯视图;
[0029]图3为连接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30]图4为连接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31]图5为人脸识别机的示意图。
[003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本体;11、第一连接板,111、葫芦孔;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31、避让孔;14、第四连接板;
[0034]20、塞头;3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用于安装于朝向通道的夹角处,所述夹角由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形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安装于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通道并相对于通道的延伸方向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葫芦孔,并用于挂接于第一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在第一连接板上的投影与葫芦孔重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避让孔位于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挂接于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延长线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围合形成的区域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与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亦隆郭开震张铭耀高锦裕童烁许国防
申请(专利权)人: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