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体持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75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牙科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修复体持冠器,包括持冠套部、钳体。持冠套部包括钳喙套部和衬垫部,钳喙套部设有嵌套槽,用于套设于钳喙部,衬垫部,设置于钳喙套部一侧面,衬垫部前端为前夹持部,后端为后夹持部;钳体端部为钳喙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持冠套部便于拆卸,在使用前简单安装,使得钳体可以多用;持冠套部使用分阶式设计,对钳体起到了阻挡作用,降低了损伤牙龈的风险。降低了损伤牙龈的风险。降低了损伤牙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复体持冠器


[0001]本技术涉及牙科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修复体持冠器。

技术介绍

[0002]牙科医生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牙冠试戴时从基牙上拿不下来、种植体修复基台就位后牙冠试戴时拿不下来、种植体后期维护时中央螺丝拧松后牙冠与基台不能从种植体上脱位;这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用拔牙钳夹在修复体上使之脱位。
[0003]为了便于将牙冠取下,出现了如CN201320222Y公开的牙科专用去冠钳,其设计原理是钳喙可以夹持住整个牙冠并将喙尖深入至根方牙龈,以达到牙龈分离牙齿脱位的目的。
[0004]但是,这种操作会损伤牙冠及牙龈,临床上用拔牙钳取修复体时为防止损伤牙冠,会在牙冠上垫上纱布或者棉球,又需小心拔牙钳的钳喙尖端滑下牙龈夹伤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修复体持冠器,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持冠器容易造成牙冠损伤,喙尖容易深入伤及牙龈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修复体持冠器,包括持冠套部,所述持冠套部包括
[0008]钳喙套部,设有嵌套槽,用于套设于钳喙部,
[0009]衬垫部,设置于钳喙套部一侧面,衬垫部前端为前夹持部,后端为后夹持部。
[0010]一种方式,所述后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前夹持部向远离钳喙套部一侧外凸。
[0011]一种方式,所述后夹持部内侧面设有防滑线,所述防滑线垂直于持冠套部长度方向。
[0012]一种方式,还包括钳体,钳体端部为钳喙部。<br/>[0013]一种方式,所述钳喙部前端侧面相对于钳体本体侧面内凹,与钳喙套部套配。
[0014]一种方式,所述钳体前端内侧为钳夹部;
[0015]所述钳夹部后端设有内括式卡槽。
[0016]一种方式,所述钳夹部设有若干与防滑线匹配的防滑槽。
[0017]一种方式,所述衬垫部内侧面设有卡件,所述卡件为端部外扩式。
[0018]一种方式,所述持冠套部为橡胶材质。
[0019]一种方式,所述前夹持部内侧面设有防滑纹。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持冠套部便于拆卸,在使用前简单安装,使得钳体可以多用;
[0022]2.持冠套部使用分阶式设计,对钳体起到了阻挡作用,降低了损伤牙龈的风险;
[0023]3.前端设有钳喙套部,起到了钳头全面保护作用,前夹持部也降低了对牙冠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持冠套部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00持冠套部,10钳喙套部,11后夹持部,12前夹持部,13卡件, 110防滑线,200钳体,21钳夹部,2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中所示,修复体持冠器,包括持冠套部100,所述持冠套部100包括
[0031]钳喙套部10,设有嵌套槽,嵌套槽一端开口,用于套设于钳喙部20,结合图3中所示,持冠套部100套在钳体的钳头部。钳喙套部10套设在钳喙部 20,将钳喙部20包裹,此时钳喙部20外围均设有柔性包裹部,在夹持牙体的过程中,较好的起到了保护作用。
[00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钳体200,钳体200端部为钳喙部20;
[0033]所述钳体200前端内侧为钳夹部21;
[0034]所述钳夹部21后端设有内括式卡槽22。
[0035]所述持冠套部100为橡胶材质,胶垫能更好的保护牙冠;
[0036]所述前夹持部12内侧面设有防滑纹,提高对牙冠的夹持效果。
[0037]结合图2中所示,衬垫部,设置于钳喙套部10一侧面,衬垫部前端为前夹持部12,其面一种方式为弧形内凹面;后端为后夹持部11,两个前夹持部 12夹持牙冠,较大程度的对牙冠起到了保护作用;一种方式中,前夹持部12 内侧面设有防滑纹,提高了对牙冠的夹持效果。
[0038]图2结合图3中所示,所述后夹持部11相对于所述前夹持部12向远离钳喙套部10一侧外凸;
[0039]即后夹持部11的外凸部对前夹持部12夹持的牙冠起到了阻挡作用;前夹持部12在夹住牙冠时仅能到达外形高点下方1mm左右就被前述外凸部阻挡,起到能夹住牙冠而又不能滑下根方损伤牙龈的目的。
[0040]所述后夹持部11内侧面(设置时与钳头贴合的面)设有防滑线110,所述防滑线110垂直于持冠套部100长度方向;
[0041]所述钳夹部21设有若干与防滑线110匹配的防滑槽;当持冠套部100安装于钳体200是,纵向设置(参考图1中方式)的防滑线110和防滑槽相互嵌合,从而使得持冠套部100与钳夹部21之间的摩擦力增加。
[0042]最终,以夹持住修复体使修复体脱位,又能避免损失牙冠伤及牙龈。
[0043]同时,当持冠套部100从钳体200拆下后,钳夹部21内侧面依然能够夹持物件。
[0044]所述钳喙部20前端侧面相对于钳体200本体侧面内凹,与钳喙套部10 套配;钳喙套部10套设在钳喙部20部后,钳喙套部10外侧面与钳体200本体侧面齐平,钳喙部20也与钳喙套部10的嵌套槽内腔形状大小匹配,从而保持整体的适配性。
[0045]结合图2中所以,所述后夹持部11内侧面设有卡件13,所述卡件13为端部外扩式,
具体而言,卡件13远离衬垫部的方向外径增加;
[0046]钳夹部21后开端设有内括式卡槽22,当需要将持冠套部100安装在钳体 200上时,将钳喙套部10套在钳喙部20上,然后将后夹持部11向后拉与钳夹部21贴合,将卡件13嵌入内括式卡槽22中,使得卡件13与内括式卡槽 22卡合连接,此时就能较好的将持冠套部100安装在钳体200上。
[004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方案以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修复体持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持冠套部(100),所述持冠套部(100)包括钳喙套部(10),设有嵌套槽,用于套设于钳喙部(20),衬垫部,设置于钳喙套部(10)一侧面,衬垫部前端为前夹持部(12),后端为后夹持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体持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持部(11)相对于所述前夹持部(12)向远离钳喙套部(10)一侧外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体持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持部(11)内侧面设有防滑线(110),所述防滑线(110)垂直于持冠套部(100)长度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体持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钳体(200),钳体(200)端部为钳喙部(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体持冠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贞王凡杨静汐杨腾腾彭佳茜金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