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62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2
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所述断路器本体顶部和底端设置有接触头孔,所述接触头孔垂直贯穿断路器本体,所述接触头孔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断路器内部的线路连接,所述接触头模块与连接件螺旋连接,所述接触头模块包括电极管,所述电极管穿过连接件,所述电极管的头部能够分裂为数瓣,所述接触座模块包括电极针,所述电极针尾端与外界电路连接,所述电极针能够插入电极管中,完成线路接通。本断路器增加了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所述接触头模块的接触管头部的分裂设计有效将产生的大电弧转化为小电弧,减小了电弧的危害,而且带电的导电部位不会暴露出来,防止误触漏电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为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
[0003]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流100A至630A、额定工作电压AC400V的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网络中。物联网漏电断路器具有HPLC通信、交流采样、供电关系拓扑识别、计量箱管理、窃电预警、停电事件上报、线损分析研判、端子温度检测、故障自动诊断等多项物联感知功能,还可对线路或用电设备的接地、过载、短路、过电压、欠电压、电源侧断零及缺相以及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保护,可大幅提高电网末端的智能化、自动化物联感知能力,有力支撑电力物联网和智慧台区建设。
[0004]断路器的工作电流大容易发生击穿现象,击穿现象会产生电弧火花,电弧火花具有极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周围的绝缘材料和金属材料融化,使断路器无法正常工作,现存的断路器制造技术基本上都考虑到了断路器内部的灭弧,但却都忽略了断路器连接部位的灭弧,专利CN201220320549.5中提到的一种双动式高压SF6断路器自能灭弧室,该断路器采用高压的SF6气体吹灭断路器内部的电弧防止电弧火花烧毁内部零件,却在连接部位没有任何特殊设计,如果连接部位产生电弧,将附近的绝缘材料烧毁,很可能导致漏电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本断路器将连接部位重新设计,增加了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使外界电路不再与断路器本体直接连接,接接触头模块的接触管头部的分裂设计有效将产生的大电弧转化为复数个小电弧,减小了电弧的危害,而且带电的导电部位不会暴露出来,防止误触漏电造成人员伤亡。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所述断路器本体顶部和底端设置有复数个接触头孔,所述接触头孔垂直贯穿断路器本体,所述接触头孔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断路器内部的线路连接,所述接触头模块包括电极管,所述电极管穿过连接件并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电极管的头部能够分裂为数瓣,所述接触座模块包括电极针,所述电极针尾端与外界电路连接,头部为凸起的圆锥状,所述电极针能够插入电极管中,完成线路接通。本断路器将连接部位重新设计,增加了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使外界电路不再与断路器本体直接连接,所述接触头模块的接触管头部
的分裂设计有效将产生的大电弧转化为复数个小电弧,减小了电弧的危害,而且带电的导电部位不会暴露出来,防止误触漏电造成人员伤亡。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所述连接件成圆筒状,中间设置有垂直贯穿的连接件孔,所述连接件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电极管外表面也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与电极管采用螺纹连接,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产生的电弧也被螺纹分割为复数个小电弧,减少了电弧对连接件的损害。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由金属良导体制成。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所述电极管自前向后依次设有锥形的分裂部、圆柱形的连接部和圆柱形的绝缘部,所述分裂部顶端分为数瓣中间设置有开孔,与电极针凸起的头部接触时分裂。所述分裂部顶端的开孔方便电极针头部插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裂部顶端的开孔后面设置有扩张部,所述扩张部的最大尺寸大于分裂部顶端开孔尺寸,所述扩张部后面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的最小尺寸小于电极针头部凸起的最大尺寸。所述电极管的分裂部设计使产生的电弧分散在分裂部于电极针接触的各个点上,产生的危害也大大降低。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部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使用对应的操作工具,可插入连接槽中转动所述电极管。所述绝缘部的顶端包括圆饼状,直径大于连接部的直径,既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电极管过度旋入连接件孔,也起到遮挡作用,防止导电的连接件暴露出来造成误触事故发生。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部采用绝缘硬塑料制成,所述连接部和分裂部一体成型,且采用金属良导体制成。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所述接触座模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在与接触头模块连接件相对位置设置有接触槽,所述电极针垂直设置在接触槽底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断路器本体的投影面积。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槽的深度大于电极针的长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座模块包括绝缘壳,所述绝缘壳罩在电极针外侧,底端与接触槽的底部连接,顶端设置有瓣膜。所述瓣膜设计能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影响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的连接,造成接触不良现象。包裹在所述电极针周围的绝缘壳采用软质绝缘阻燃橡胶组成,将连接部位产生的电弧火花限制在绝缘壳中,防止电弧火花损害其他部件。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所述接触头模块的接触管头部的分裂设计有效将产生的大电弧转化为复数个小电弧,减小了电弧的危害,而且带电的导电部位不会暴露出来,防止误触漏电造成人员伤亡。所述绝缘壳能够有效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连接部位造成接触不良现象,也可防止连接部位产生的电弧火花损害其他部件。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断路器本体正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接触头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分裂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连接槽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接触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接触座模块剖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绝缘壳的瓣膜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接触头模块与接触座模块安装示意图;
[0031]1、断路器本体,11、第一螺栓孔,12、接触头孔,2、接触头模块,21、电极管,211、绝缘部,2111、连接槽,212、连接部,213、分裂部,22、连接件,221、连接件孔,3、接触座模块,31、底座,32、第二螺栓孔,33、接触槽,34、电极针,35、绝缘壳,351、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接触头模块和接触座模块,所述断路器本体顶部和底端设置有复数个接触头孔,所述接触头孔垂直贯穿断路器本体,所述接触头孔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断路器内部的线路连接,所述接触头模块包括电极管,所述电极管穿过连接件并与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电极管的头部能够分裂为数瓣,所述接触座模块包括电极针,所述电极针尾端与外界电路连接,头部为凸起的圆锥状,所述电极针能够插入电极管中,完成线路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成圆筒状,中间设置有垂直贯穿的连接件孔,所述连接件孔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电极管外表面也设置有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金属良导体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管自前向后依次设有锥形的分裂部、圆柱形的连接部和圆柱形的绝缘部,所述分裂部顶端分为数瓣中间设置有开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剩余电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丰生任光海张洋洋张坤武林铁孝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