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042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箱体两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箱体内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框,所述吸热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该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通过吸热框、散热翅片、传热块、第一分管以及第二分管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双重散热以及实现机箱全面散热的功能,从而不仅提高了本装置的散热性能,保证了机箱内的零件正常使用,还能够让使用者根据机箱运行的功耗使用合适和合理的散热方式,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
[0003]电力领域中会广泛的运用到自动化控制用机箱。然而,现有机箱内的散热机构只能实现定点散热,无法实现对整个机箱内部进行散热,从而使得机箱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机箱内容易出现过热情况,使得机箱内的电子器件极易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机箱内的散热机构只能实现定点散热,无法实现对整个机箱内部进行散热,从而使得机箱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用机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箱体(2)两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4),所述箱体(2)内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吸热框(5),所述吸热框(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热框(5)内底部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的顶部与吸热框(5)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热框(5)两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传热块(20),两个传热块(20)相背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通槽(3)的内部且与两个散热翅片(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6)两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7),两个第二隔板(7)相背的一侧均与吸热框(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隔板(6)和第二隔板(7)之间采用互通式设计,所述第一隔板(6)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透气槽(8),所述第二隔板(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透气槽(9),所述箱体(2)内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10)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风机(11),所述壳体(10)内的靠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聚风罩(12),所述风机(11)位于后侧设置的输出端连通有导风罩(13),所述导风罩(13)与聚风罩(12)之间连通,所述聚风罩(12)的后端连通有导管(14),所述导管(14)的后端依次贯穿壳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娟岐召阳程坦庞凯歌丁世敬牛姿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