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福平专利>正文

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33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属于一种模拟仿制微缩风景群。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尚没有布置景观的公园、海滩、湖泊或山地,再将精选的地质景点笑石、东海畔摇摆石、太极石、东海畔风动石、黄海畔石槽、天下第一石、石棚、东海畔石蛋、磐陀石、金鸡岭、山上海蚀桥、剑峰柱、磊石、象鼻山、黄海畔海蚀洞、渤海畔海蚀洞、海蚀蘑菇、海蚀柱、渤海宝塔礁,微缩仿制后,布置在地貌上,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的旅游景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既有奇观异景,又有其科学奥秘,能强烈吸引国内外游客。(*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模拟仿制微缩风景群。目前在国内已建成的西游记宫、大观园宫、封神榜游乐宫等,在开业时游人甚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游人的兴趣和数量都在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仿制微缩景观的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由地貌和模拟仿制的微缩景观群两大部分组成。本专利技术的适用对象是旅游区内尚没有布置景观的公园、海滩、湖泊或山地。即利用旅游区内尚没布置的地貌,将选择收集的1、我国沿海一带地质景点,其中有海洋地质地貌的景观,如海蚀洞、海蚀柱、海蚀蘑菇等等,也有风化地质景观,如花岗岩石蛋,摇摆石等;2、昔日为海洋,今日为陆地的地质风光景点,即一些古海洋、古湖泊的地质景点,模拟微形仿制后,奇特而合理地布置其间,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区。仿制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专利技术的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既有奇观异景,又有其科学奥秘,能强烈吸引国内外游客。目前的世界旅游业中涌起一个新的潮流,那就是既要观赏奇观异景,又要控索其科学奥秘。因此就这些分布在我国沿海的海滨风光景点本身来讲,确已构成奇观异景,但究其形成原因,演变过程,也十有八九没有予以解说。本方案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精选,并逐一考查和调查了它们的科学成因,作了科学或神话解说。因此,这适应了世界旅游业的新潮流。本专利技术既吸收了微缩景观的优点,又与景观群所在本地风貌溶于一体,使旅游者不必东奔西跑,在一地就能观赏其散布祖国沿海各地的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分别是棒槌峰、象鼻山、金鸡岭、磐陀石、太极石、黄海畔海蚀洞、山上的海蚀桥、磊石、剑峰柱、宝塔礁、笑石的模拟微观仿制结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是一个以旅游区的一个湖面地貌为基底,环绕湖面将仿制的奇观异景排列布置构成的中国海滨地质风光景点群。它们排列是曲径通笑石1。笑石1位于福建厦门市狮山,形成距今已有一亿多年,好象一个巨大的嘴巴张开在笑,许多文人名士在这里写词填词,写道《“忽见石开口,不闻石有声,夜因吞夜色,朝为吐云情;饮露千年饱,餐风一味清,太平真好景,长笑息兵征”》;东海畔摇摆石2。东海畔摇摆石位于福建省漳浦县。东海畔摇摆石象一个巨大的酒瓶斜放在岩台上,它有近2米高,3.5米长,各地来的旅游者用力推它一下,这块摇摆石会轻轻地摇摆几下,所以被人称之为“摇摆石”;太极石3。太极石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太极石是一块直径约3米的花岗石,也是在大自然漫长的风化作用下,由一整块花岗岩逐渐剥落成今天的模样。传说,这块太极石每隔61年要翻一次身,按刻雕“太极石”三个字的年代算起,那时是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现在应该翻完二次身了,但至今还原地颠个;东海畔风动石4。东海畔风动石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灵山。东海畔风动石象似圆又似方形的,重约26吨,它立在一个花岗岩平台上,海风一吹就会嘎嘎而响。旅游者来观赏时,用力推一下,也会摇摆起来而嘎嘎作响,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摇摆石”;黄海畔石槽5。黄海畔石槽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老虎滩。黄海畔石槽是海洋蚀地貌中的一个珍贵景点,退大潮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岸边的大礁石和海里的几块礁石都是和海底的岩石连在一起的,涨潮的时候,海水淹没了海底,只有岸边的大礁石和海里几块礁石的上边露了出来,就象一位巨人用神斧把一长条大礁石刻上几条槽沟,所以人们把这几块海里的礁石称之为石槽;然后步入天下第一奇石6。天下第一奇石位于福建省东山县东山岛。天下第一奇石高约8米,宽约6米;形似一个大石蛋,大风来时,它会摇摆,但是晃而不倒,因此很早就被人们称它为天下第一奇石;石棚7。石棚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石棚是由几块兀立的石块搁着一块大扁石,这块大扁石长和宽各有10米左右,它是大自然天公造就的凉棚,夏天烈日炎炎时,石棚下凉风习习,石棚下可以容纳50多人,相传苏东坡曾三次来此游玩,与爱妾一起在石棚下弹琴、下棋、吟诗。北宋诗人石曼卿也曾在此石棚下念书,感叹天下大事,为此,在石棚附近的山南侧有“石曼卿读书处”的隶书刻石;东海畔石蛋8。东海畔石蛋位于福建省惠安县。东海畔石蛋长约6米,宽不到3米,它和下面的花岗岩石仍然连成一体,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地球上一些花岗岩岩体经过大自然的风化,变成了上面一块搁在下面一块的地质奇观,俗称风动石,飞来石;磐陀石9。磐陀石位于浙江省普陀山。磐陀石是一块高约8米,长约15米的花岗岩石蛋,它只有很小一块底部和底下的岩体接触,成为当地的一大奇景;金鸡岭10。金鸡岭位于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金鸡岭是当地的八大名景之一,从远而望,象似一只雄鸡卧地。它长为20.8米,高8.4米,宽3.8米。它全身通红,象似一只红羽毛大公鸡,鸡头向北,鸡尾朝南。金鸡岭上还有“拴马石”“点将台”“瑞泉”“石蜡烛”“一字峰”等名胜,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刀所为,是典型的地质风光景点;山上海蚀桥11。山上海蚀桥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熊岳镇。海蚀桥与海蚀洞很相似,是海洋海蚀地貌的典型珍贵景观,这个海蚀桥距海边20多公里,又在一个海拔60多米的小山的山腰处,桥长约10米,桥拱高约6米,桥面宽约1米。桥拱下成为一条山路。在陆地的小山上看到过去海底的地貌,实在是旅游者寻找的奇观;剑峰柱12。剑峰柱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县仙人洞。剑峰柱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奇观。它是石英岩为主,这石英岩或石英砂异常坚硬性脆,不容易被风化剥蚀,但是一旦风化,就会形成尖角峰顶,如果是一座山峰,就会变成锯齿形的山脊,陡峻的尖角峰顶;棒槌峰13。棒槌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约五里的山岗上。棒槌峰上粗下细,挺拔而立,象似洗衣服的棒槌,所以称之谓棒槌峰,又名棒槌山,它高约38米,连底座高约59米,棒槌峰上顶直径2.4米,周长约1.5米,棒槌峰下底直径1.6米,周长约10米;磊石14。磊石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上。磊石是由三块巨石叠在一起,并且叠搁的异常有惊无险,令人感叹大自然的杰作,所以人们把这三块巨石称之为磊石。这是我国的一个珍贵的地质奇观,令国内外旅游者惊叹;象鼻山15。象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象鼻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原先是一整块岩体,随着漫长日月的风化,它们变成了今天的模样,象鼻山由三块岩石堆积而成。它高约4米,象鼻高约1.5米;黄海畔海蚀洞16。黄海畔海蚀洞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满家滩。该海蚀洞与桂林的“象鼻山”很相似,“海蚀洞”洞高20米,伸向海中30米,雄伟挺拔在波涛汹涌的黄海之畔。每当海水涨潮后,海潮奔腾而来,涌进洞内,掀起白色浪花朵朵,别有一番海滨风光。目前,该海蚀洞周围已成为国家级的海滨旅游开发区。渤海畔海蚀洞17。渤海畔海蚀洞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金山咀。我国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还有许多类似的海蚀洞,俗称象鼻山,意思是像大象鼻子一样伸到大海里去。这是海边岩体在漫长的岁月里受海潮海浪的拍打撞击以及侵蚀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地质演变现象;从太极石3与东海畔风动石4之间深入湖水架起经由海蚀蘑菇18旁边,穿过黄海畔石槽5,再折到海蚀柱19,及渤海宝塔礁20,回到天下第一奇石6。海蚀蘑菇18。海蚀蘑菇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满家滩。海蚀蘑菇高近4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国海滨地质风景观群,由地貌和模拟仿制的微缩景观群两大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地貌为还没有布置景观的公园、海滩、湖泊或山地,所说的模拟仿制的微缩景观群为沿海一带精选的地质景点笑石、东海畔摇摆石、太极石、东海畔风动石、黄海畔石槽、天下第一石、石棚、东海畔石蛋、磐陀石、金鸡岭、山上海蚀桥、剑峰柱、磊石、象鼻山、黄海畔海蚀洞、渤海畔海蚀洞、海蚀蘑菇、海蚀柱、渤海宝塔礁,经微缩仿制后,布置在地貌上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福平
申请(专利权)人:毛福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