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0147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包括收纳盒、注射定位卡、记号笔与测量尺;该装置收纳了肝素注射所需要用到的所有用品;注射定位卡将白天和夜间注射区域做了明确的划分,注射时护士直接根据当天是周几以及是白天还是晚上找到对应的注射定位孔并通过记号笔标记注射部位即可,注射定位孔根据注射先后顺序离散排列,确保隔天注射的注射定位孔距离最大,既可以减少皮肤损伤,也能避免注射后淤斑、出血影响相邻注射定位孔的使用;测量尺用于一旦发现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皮下出血、淤青、瘀斑硬结时,测量局部皮下出血、淤青、瘀斑硬结的规格大小并记录;该注射治疗装置结构合理,程序简单,无需记忆,定位准确,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

: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注射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
[0002]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药物,具有分子量小、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常常与抗血小板药物合用;临床上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包括依诺肝素、低分子肝素钠、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等,说明书均建议间隔12小时给药一次,不同药品之间推荐的治疗疗程不等,但均不超过10天;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首选部位为腹部,因腹部皮下组织丰富,注射范围相对较大,但已注射部位出现小血肿、硬结,甚至大片淤青等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舒适度及用药依从性,临床护理工作中设计了注射卡,护士依照卡上注射部位依次规律轮换注射并签名,出血硬结、疼痛等并发症明显降低。
[0003]但现有的注射卡存在诸多弊端:注射卡使用程序繁琐,由于每个患者的注射部位不一致,护士注射后需详细标志并签名甚至要把这些内容列入交班内容,既容易出现笔误造成错误,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患者的注射信息完全依赖于定位卡,丢卡后无法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1)、注射定位卡(2)与记号笔(3);所述收纳盒(1)包括盒体(11)、盒盖(12)与扣合装置(13);盒体(11)与盒盖(12)后侧铰接,前侧通过扣合装置(13)密封扣合;所述盒体(11)包括注射定位卡收纳区(111)、记号笔收纳区(113)、注射用品收纳区(115)与消毒液收纳区(116);所述注射定位卡(2)收纳于注射定位卡收纳区(111)内,所述记号笔(3)收纳于记号笔收纳区(113)内,所述注射用品收纳区(115)用于收纳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及棉签,所述消毒液收纳区(116)用于收纳盛装有消毒液的瓶体;所述注射定位卡(2)由软质塑料或硬质纸板制成的长方形卡片,其包括肚脐定位孔(21)、白天注射区(22)、晚间注射区(23)、禁止注射区(24)与多个注射定位孔(25),所述肚脐定位孔(21)与注射定位孔(25)为贯穿注射定位卡(2)的圆形通孔;所述肚脐定位孔(21)设于注射定位卡(2)的中心处;所述禁止注射区(24)为与肚脐定位孔(21)同圆心的环形区域;所述注射定位卡(2)左右对称部分分别为白天注射区(22)与晚间注射区(23);在所述白天注射区(22)与晚间注射区(23)上分布有同等数量的多个注射定位孔(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天注射区(22)与晚间注射区(23)上分别设置有10个注射定位孔(25),且10个注射定位孔(25)均离散分布于白天注射区(22)或晚间注射区(23)上,相邻两注射定位孔(25)间的距离大于2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射定位孔(25)的顶部或底部标注有注射时间,该注射时间为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且在对应注射时间的后面标注有可做记号的横线;相邻注射时间对应的注射定位孔(25)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露谢彩霞刘梦姣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