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8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包括壳体、护罩、脚轮和玻璃窗,所述壳体外壁四周均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护罩,其中,所述脚轮和玻璃窗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端和前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置于壳体内壁底端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均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下方置于与壳体内壁相连接的风筒中,所述叶片上方设有与浮动管箱相连接的U型管道,所述U型管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外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装置寿命,散热性能强、设计合理以及方便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组装件
,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
技术介绍
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普通的人也可以彼此通过摄像头在网络进行有影像、有声音的交谈和沟通。另外,人们还可以将其用于当前各种流行的数码影像,影音处理等,摄像头可分为数字摄像头和模拟摄像头两大类。数字摄像头可以将视频采集设备产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将其储存在计算机里;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电脑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电脑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摄像头在对外部信息进行处理时需要进行快速的计算处理,在工作时会产生相应的热量,尤其在夏天时,热量仅仅通过内部的风扇配合通风孔不能够将热量进行及时的散出,影响到装置的安全使用,不利于装置使用寿命和应用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装置寿命,散热性能强、设计合理以及方便人员操作的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包括壳体、护罩、脚轮和玻璃窗,所述壳体外壁四周均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护罩,其中,所述脚轮和玻璃窗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端和前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置于壳体内壁底端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均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下方置于与壳体内壁相连接的风筒中,所述叶片上方设有与浮动管箱相连接的U型管道,所述U型管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外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接,所述浮动管箱包括与U型管道相适配的U型孔,所述U型孔(两端分别贯穿齿轮板内壁并延伸至齿轮板外部,所述齿轮板沿壳体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齿轮板一端远离U型管道一端啮合传动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隔板相连接的散热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底端均通过加强板与壳体内壁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风筒上沿壳体内壁四周连接有导流槽。进一步的,所述浮动管箱一侧靠近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维修口。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当摄像头内部需要进行散热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叶片的转动,以此将气流进行向上的流动,进液口将水进入到U型管道中,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进行一定的吸热作业,而且浮动管箱带动管道进行上下的摆动,配合叶片转动能够进行有效的均匀吸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转动齿轮带动齿轮板进行山下移动从而带动U型管道的一起运动,同时壳体内的导流槽也会将将冷却下来的气体再内部进行循环,然后通过散热孔进行排出,这样的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寿命,散热性能强、设计合理以及方便人员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浮动管箱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护罩;3-脚轮;4-玻璃窗;5-散热装置;6-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传动轴;9-叶片;10-风筒;11-浮动管箱;12-U型管道;13-进液口;14-出液口;15-循环泵;16-U型孔;17-齿轮板;18-滑槽;19-转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3,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包括壳体1、护罩2、脚轮3和玻璃窗4,所述壳体1外壁四周均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护罩2,其中,所述脚轮3和玻璃窗4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端和前端,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装置5,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置于壳体1内壁底端的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上均通过传动轴8固定连接有叶片9,所述叶片9下方置于与壳体1内壁相连接的风筒10中,所述叶片9上方设有与浮动管箱11相连接的U型管道12,所述U型管道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外部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所述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之间通过循环泵15相连接,所述浮动管箱11包括与U型管道12相适配的U型孔16,所述U型孔16两端分别贯穿齿轮板17内壁并延伸至齿轮板17外部,所述齿轮板17沿壳体1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滑槽18,所述齿轮板17一端远离U型管道12一端啮合传动有转动齿轮19,所述转动齿轮19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壳体1外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隔板相连接的散热孔,所述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底端均通过加强板与壳体1内壁相连接,加强板可以使得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并通过定位栓进行相应的锁紧固定,以便于后期的安装维修。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风筒10上沿壳体1内壁四周连接有导流槽,所述浮动管箱11一侧靠近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维修口,维修口相当于摄像头上的门板,以此来打开壳体内部进行相关的维修作业。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齿轮板17一端远离U型管道12一端啮合传动有转动齿轮19,所述转动齿轮19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伺服电机在正反转的同时能够带动齿轮板17进行上下的移动,从而带动整个U型管道12在壳体1内壁的滑槽18进行移动,而且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之间通过循环泵15相连接使得能够水体进行循环,使得水体能够进行重复吸热,避免资源浪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包括壳体(1)、护罩(2)、脚轮(3)和玻璃窗(4),所述壳体(1)外壁四周均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护罩(2),其中,所述脚轮(3)和玻璃窗(4)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端和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装置(5),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置于壳体(1)内壁底端的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上均通过传动轴(8)固定连接有叶片(9),所述叶片(9)下方置于与壳体(1)内壁相连接的风筒(10)中,所述叶片(9)上方设有与浮动管箱(11)相连接的U型管道(12),所述U型管道(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外部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所述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之间通过循环泵(15)相连接,所述浮动管箱(11)包括与U型管道(12)相适配的U型孔(16),所述U型孔(16)两端分别贯穿齿轮板(17)内壁并延伸至齿轮板(17)外部,所述齿轮板(17)沿壳体(1)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滑槽(18),所述齿轮板(17)一端远离U型管道(12)一端啮合传动有转动齿轮(19),所述转动齿轮(19)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化边框结构,包括壳体(1)、护罩(2)、脚轮(3)和玻璃窗(4),所述壳体(1)外壁四周均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护罩(2),其中,所述脚轮(3)和玻璃窗(4)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端和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散热装置(5),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置于壳体(1)内壁底端的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上均通过传动轴(8)固定连接有叶片(9),所述叶片(9)下方置于与壳体(1)内壁相连接的风筒(10)中,所述叶片(9)上方设有与浮动管箱(11)相连接的U型管道(12),所述U型管道(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外部的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所述进液口(13)和出液口(14)之间通过循环泵(15)相连接,所述浮动管箱(11)包括与U型管道(12)相适配的U型孔(16),所述U型孔(16)两端分别贯穿齿轮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国民戴振张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拓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