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和具有其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81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盖和具有其的电机,所述端盖包括本体和安装脚,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适于放置绕组,所述本体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通风孔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尺寸和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且所述第二尺寸为L,所述安装脚设于所述本体的轴向的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的外边缘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其中,S>L。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可以在移动或者使用时,减少了因端盖之间相互碰撞而导致通风孔处的绕组磕伤的风险,提高了电机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和具有其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为了确保洗衣机用单相感应电机的散热能力,洗衣机用单相感应电机的拉伸端盖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洗衣机用单相感应电机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均衡考虑端盖强度和散热能力,再选择通风孔的形状和大小。然而,这样的设计过程忽略了对电机绕组的防护需求,容易导致电机在周转或使用过程中因电机的相互磕碰造成绕组线磕伤甚至断线的问题。而且,绕组线伤部位会随着洗衣机的运行快速氧化直至断线,而绕组断线会导致电机无法运转,致使产品不良率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端盖,该端盖可以在移动或者使用时,减少了因端盖之间相互碰撞而导致通风孔处的绕组磕伤的风险,提高了电机的良率。本技术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适于放置绕组,所述本体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通风孔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尺寸和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且所述第二尺寸为L;安装脚,所述安装脚设于所述本体的轴向的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的外边缘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其中,S>L。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和安装脚,其中本体上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具有第一尺寸和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L,安装脚的外边缘在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且满足S>L,由此,端盖在移动或者使用时,相邻的端盖之间的安装脚和通风孔不会相互干涉,即不会导致周围端盖的安装脚伸入至其相邻的端盖的通气孔中,因此周围端盖的安装脚也就不会磕伤端盖内部的绕组,从而本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可以提高电机的良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脚的外边缘具有翻边,所述翻边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设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R≤3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本体的轴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有多组,每组通风孔均为多个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组通风孔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相对布置,或者,相邻组通风孔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错位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本体的周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或者,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每组通风孔均为多个且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两组通风孔在所述本体的周向上错位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腰形、椭圆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电机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端盖;绕组,所述绕组设在所述端盖的容纳腔内。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机,相邻的电机之间的安装脚和通风孔不会相互干涉,即不会导致周围电机的安装脚伸入至其相邻的电机的通气孔中,因此周围电机的安装脚也就不会磕伤电机内部的绕组,从而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的良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端盖的内侧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端盖的外侧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端盖的外侧示意图。图5是图4中B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C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第一端盖;20、第二端盖;30、定子组件;40、转子组件;1、本体;11、容纳腔;12、通风孔;2、安装脚;21、翻边;211、自由端;22、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和具有该端盖的电机。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1和安装脚2,本体1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适于放置绕组。本体1上设有通风孔12,通风孔12与容纳腔11连通,以用于排出容纳腔11内多余的热量。如图2和图4所示,通风孔12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或如图4中的上下方向)的第一尺寸和在第二方向上(如图2中的上下方向或如图4中的左右方向)的第二尺寸,第二方向正交于第一方向,第二尺寸小于第一尺寸,且第二尺寸为L。安装脚2设于本体1的轴向的一端(如图2中本体1的下端),且安装脚2从本体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本体1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安装脚2从本体1的下端的外周沿本体的径向向外延伸,且安装脚2的外轮廓大致为三角形。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脚2的外边缘在本体1的轴向上(如图2中本体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S,其中,S>L。可以理解的是,通风孔12的第一方向为通风孔12横截面的外周轮廓的长度方向,所以通风孔12的第一尺寸为通风孔12横截面的外周轮廓的长度尺寸。通风孔12的第二方向为通风孔12横截面的外周轮廓的宽度方向,所以通风孔12的第二尺寸为通风孔12横截面的外周轮廓的宽度尺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本体1和安装脚2,本体1上设有通风孔12,通风孔12具有第一尺寸和小于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L,安装脚2的外边缘在本体1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且满足S>L,由此,端盖在移动或者使用时,相邻的端盖之间的安装脚2和通风孔12不会相互干涉,即不会导致周围端盖的安装脚2伸入至其相邻的端盖的通气孔中,因此周围端盖的安装脚2也就不会磕伤端盖内部的绕组,从而本技术实施例的端盖可以提高电机的良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脚2包括基板22和翻边21,基板22设于本体1的轴向的一端,且基板22从本体1的外周面向外延伸,翻边21设于基板22的外边缘的位置,且翻边21与基板22呈一定的夹角,优选地,翻边21与基板22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且翻边21在本体1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换言之,翻边21在本体1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通风孔12的第二尺寸,从而可以避免安装脚2的边缘处伸入至相邻的端盖的通风孔12内。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6所示,翻边21的自由端211设有倒圆角,换言之,翻边21远离基板22的一端设有倒圆角,进而使翻边21远离基板22的一端光滑过渡,以避免翻边21的边缘处磕伤绕组或者磕伤操作人员,可选地,倒圆角的半径R≤3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方向为本体1的周向,第二方向为本体1的轴向。换言之,通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适于放置绕组,所述本体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通风孔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尺寸和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且所述第二尺寸为L;/n安装脚,所述安装脚设于所述本体的轴向的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的外边缘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其中,S>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适于放置绕组,所述本体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通风孔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尺寸和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且所述第二尺寸为L;
安装脚,所述安装脚设于所述本体的轴向的一端,且所述安装脚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向外延伸,所述安装脚的外边缘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其中,S>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脚的外边缘具有翻边,所述翻边在所述本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自由端设有倒圆角,所述倒圆角的半径R≤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本体的轴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本体的轴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李德生郭丙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淮安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