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979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该无线充电电路包括:电能接收模块和电荷泵充电模块;电能接收模块与电能发射模块耦合连接,接收无线信号并产生电信号;电荷泵充电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电能接收模块和待充电电池电连接,用于降低电信号的电压提高电信号的电流;电荷泵充电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电荷泵充电单元;电荷泵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串联;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并联。该无线充电电路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无线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为了满足客户充电便利性的需求,无线充电技术快速发展。现有的无线充电电路中,常用1/2倍降压电荷泵单元,即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的2倍,输入电流是输出电流的1/2,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较大的充电电流,常用两种方式:一是增大电荷泵单元的输入电流;二是,设置多级电荷泵单元。但是,前者由于电流较大导致印刷电路板发热严重,并且根据快速充电协议规范,充电电路的超过3A,线材需要增加额外芯片,导致成本增加;而后者由于设置的电荷泵单元的数量较多,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包括:电能接收模块和电荷泵充电模块;所述电能接收模块与电能发射模块耦合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并产生电信号;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待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用于降低所述电信号的电压提高所述电信号的电流;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电荷泵充电单元;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串联;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可选的,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还包括开关子单元;所述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和第七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可选的,无线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子单元中各开关的通断。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七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可选的,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七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断开;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七开关断开。可选的,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可选的,所述开关子单元包括N型场效应管。可选的,无线充电电路还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输出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待充电电池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连接。第三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待充电电池以及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无线充电电路;所述电能发射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耦合连接,所述待充电电池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荷泵充电模块,电荷泵充电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电荷泵充电单元,电荷泵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若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一状态,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串联,三个电容进行分压使得电荷泵充电单元的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1/3,若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二状态,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并联,三个电容输出的电流合并后输出,使得电荷泵充电单元的输出电流为输入电流的3倍,实现较大的充电功率。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单个电荷泵充电单元即可提供较大的充电功率,且无需提高输入电流,因此无需设置额外的芯片,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采用的电荷泵充电单元的数量较少,也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够节省电荷泵充电单元的设置空间,有利于无线充电电路的小型化发展。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荷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电荷泵充电单元在第一状态时的等效电路图;图5为图2所示的电荷泵充电单元在第二状态时的等效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无线充电电路;110、电能接收模块;120、电荷泵充电模块;121、电荷泵充电单元;1211、开关子单元;130、控制模块;140、整流模块;200、电子设备;210、待充电电池;220、设备主体;300、无线充电系统;310、电能发射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接收模块和电荷泵充电模块;/n所述电能接收模块与电能发射模块耦合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并产生电信号;/n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待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用于降低所述电信号的电压提高所述电信号的电流;/n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电荷泵充电单元;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n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串联;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接收模块和电荷泵充电模块;
所述电能接收模块与电能发射模块耦合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并产生电信号;
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能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待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用于降低所述电信号的电压提高所述电信号的电流;
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电荷泵充电单元;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
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串联;若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充电单元还包括开关子单元;所述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和第七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荷泵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和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子单元中各开关的通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刘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