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桂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78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线路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管套,所述管套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和螺纹连接有限位环,且管套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旋盖,左侧所述旋盖的表面且在管套内固定连接有轴杆,右侧所述旋盖的表面且在管套内开设有与轴杆相配合的插槽,所述轴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表面开设有线槽,该装置可以对穿套的效率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安装完成后线缆在装置内部发生偏移,大大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在使用时可以将主要部件取出安装线缆,且无需进行线缆对齐,操作更加便捷省力,有效提高了其安装效率,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线路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电气工程最重要的设备为电气设备和连接设备,连接设备所需要各种线路,所以在保护电气设备的同时线路的保护也同样重要。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1790512U)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设有管套,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设有管塞,所述管塞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个分线管。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装置安装完成后难以对线缆进行固定,线缆活动穿套在其内部容易发生偏移,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2、该装置主体结构主要设置在管套内部,安装时不同的线缆需要在不同位置穿套,内部对齐较为麻烦,影响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装置安装完成后难以对线缆进行固定,线缆活动穿套在其内部容易发生偏移,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该装置主体结构主要设置在管套内部,安装时不同的线缆需要在不同位置穿套,内部对齐较为麻烦,影响安装效率,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管套,所述管套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和螺纹连接有限位环,且管套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旋盖,左侧所述旋盖的表面且在管套内固定连接有轴杆,右侧所述旋盖的表面且在管套内开设有与轴杆相配合的插槽。所述轴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表面开设有线槽,所述旋盖的表面开设有与线槽相配合的通槽,所述绝缘柱的表面并沿线槽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的表面和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杆远离绝缘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形成相配合的压块。优选的,所述限位环表面相对管套一侧嵌设有胶垫。优选的,所述旋盖的表面开设有扣槽。优选的,所述压块的表面且相对线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棉垫。优选的,所述线槽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线槽呈环形等距分布于绝缘柱的表面。优选的,所述轴杆的右端开设有六棱边,所述插槽为六棱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压块和复位弹簧等部件配合,使得该装置可以对穿套的效率进行固定,有效避免了安装完成后线缆在装置内部发生偏移,大大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绝缘柱和旋盖等部件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主要部件取出安装线缆,且无需进行线缆对齐,操作更加便捷省力,有效提高了其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绝缘柱的左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管套;2、限位环;3、旋盖;4、轴杆;5、插槽;6、绝缘柱;7、线槽;8、通槽;9、限位槽;10、限位杆;11、复位弹簧;12、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管套1,管套1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和螺纹连接有限位环2,使用时管套1插入墙体内,并通过两侧的限位环2进行紧固,限位环2表面相对管套1一侧嵌设有胶垫,将该装置固定与墙体上时可以降低限位环2对墙面的损伤,且管套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旋盖3,两个旋盖3同步转动进行旋紧或拆卸,即一个顺时针转动、另一个逆时针转动,旋盖3的表面开设有扣槽,便于使用者安装和拆卸旋盖3,左侧旋盖3的表面且在管套1内固定连接有轴杆4,右侧旋盖3的表面且在管套1内开设有与轴杆4相配合的插槽5,两个旋盖3旋入管套1后可对轴杆4的两端夹固,轴杆4的右端开设有六棱边,插槽5为六棱槽,所以安装完成的绝缘柱6及线缆会跟随两侧旋盖3旋紧过程同步转动,避免了对线缆造成扭曲,轴杆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柱6,绝缘柱6的表面开设有线槽7,线槽7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线槽7呈环形等距分布于绝缘柱6的表面,旋盖3的表面开设有与线槽7相配合的通槽8,电气线缆置于线槽7后,其两端由两侧旋盖3表面的通槽8穿出,绝缘柱6的表面并沿线槽7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0,且限位杆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0的表面和限位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杆10远离绝缘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形成相配合的压块12,复位弹簧11通过限位杆10常态推动压块12贴合在绝缘柱6表面,使用时拉动压块12上移空出线缆放置空间,线缆置入线槽7后松离压块12,使复位弹簧11带动压块12复位压固在线缆表面,压块12的表面且相对线槽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棉垫,避免了压块12压固线缆时对其造成损伤。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在墙体表面开孔,并插入管套1利用限位环2紧固,然后拉动压块12上移空出线缆放置空间,将线缆从左侧旋盖3表面穿入线槽7内,线缆置入线槽7后松离压块12,使复位弹簧11带动压块12复位压固在线缆表面,此时线缆在绝缘柱6表面固定完成,再将绝缘柱6插入管套1,并将右侧旋盖3利用通槽8穿套于线缆上向管套1内推入,直至右侧旋盖3与轴杆4右端插接,此时同步旋转两侧的旋盖3,使其旋接在管套1的两侧对绝缘柱6完成夹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管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和螺纹连接有限位环(2),且管套(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旋盖(3),左侧所述旋盖(3)的表面且在管套(1)内固定连接有轴杆(4),右侧所述旋盖(3)的表面且在管套(1)内开设有与轴杆(4)相配合的插槽(5);/n所述轴杆(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柱(6),所述绝缘柱(6)的表面开设有线槽(7),所述旋盖(3)的表面开设有与线槽(7)相配合的通槽(8),所述绝缘柱(6)的表面并沿线槽(7)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0),且限位杆(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0)的表面和限位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杆(10)远离绝缘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形成相配合的压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用电气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管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和螺纹连接有限位环(2),且管套(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旋盖(3),左侧所述旋盖(3)的表面且在管套(1)内固定连接有轴杆(4),右侧所述旋盖(3)的表面且在管套(1)内开设有与轴杆(4)相配合的插槽(5);
所述轴杆(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柱(6),所述绝缘柱(6)的表面开设有线槽(7),所述旋盖(3)的表面开设有与线槽(7)相配合的通槽(8),所述绝缘柱(6)的表面并沿线槽(7)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10),且限位杆(10)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0)的表面和限位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杆(10)远离绝缘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宋桂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