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75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4
本申请涉及环网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其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朝向所述内箱体设置有若干减震组件,所述内箱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减震组件连接的减震底座,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位于所述减震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减震底座的承托座,且所述外箱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承托座脱离所述减震底座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承托座脱离所述减震底座状态下,所述减震底座下压若干所述减震组件。本申请具有增强抵抗外箱体震动的能力,提高对内箱体内部电气设备的保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二次融合环网箱
本申请涉及环网箱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
技术介绍
一二次融合环网箱是较常见的终端设备配电设备,环网箱的真正含意是用以环网布线的开关柜,它能够是断路器柜、负载开关柜或是高压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组成开关柜。公告号为CN21035039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包括有箱体,箱体上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后端上铰接有保护机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保护机构转动的限位机构;当将保护机构向靠近所述箱门的方向转动时,所述保护机构覆盖至于箱体上并堵住箱门与箱体之间存在的空隙,限位机构限制盖至所述箱体上的保护机构的移动。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一二次融合环网箱一般需要安置在户外,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安置箱体,一般需要将箱体内部电气设备预先安置在箱体内,然后将箱体转运至待安置位置进行安装,然而箱体在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历颠簸,箱体内部电气设备随箱体震动颠簸,容易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再次检查、更换故障电气设备较为麻烦,增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一二次环网箱转运过程中内部电气设备的震动颠簸,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包括外箱体和设置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朝向所述内箱体设置有若干减震组件,所述内箱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减震组件连接的减震底座,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位于所述减震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减震底座的承托座,且所述外箱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承托座脱离所述减震底座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承托座脱离所述减震底座状态下,所述减震底座下压若干所述减震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预先将电气设备安置在内箱体内,然后将内箱体通过减震底座安装在若干减震组件上,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承托座承托减震底座,此时内箱体与外箱体相对固定,需要转运外箱体时,操作人员启动驱动部件带动承托座脱离减震底座,此时减震底座下压若干减震组件,减震底座配合若干减震组件在增强内箱体抵抗外箱体震动的能力,提高对内箱体内部电气设备的保护。可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箱体内底壁的导柱,所述导柱纵向设置,且所述导柱的顶端穿入所述减震底座并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导柱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减震弹簧支撑在外箱体内底壁,导柱为减震底座纵向升降运动提供导向作用,同时限位块插入减震底座降低导柱脱离减震底座的可能,有利于提高内箱体及其减震底座与导柱及减震弹簧的连接稳定性,减少外箱体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内箱体的影响。可选的,所述减震底座朝向所述承托座的面设置有斜导面,所述承托座朝向对应所述斜导面设置有与所述斜导面相契合的斜托面,且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承托座背离自身斜托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驱动部件朝向减震底座推动承托座,使得承托座的斜托面与斜导面相贴合,斜导面及斜托面相配合,方便操作人员快速驱动承托座贴合、脱离减震底座。可选的,所述斜托面沿自身倾斜方向开设有供所述减震底座的斜导面置入的斜托槽,且所述斜导面与所述斜托槽的槽底壁相契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驱动部件带动承托座朝向减震底座推动,斜导面置入斜托槽并沿斜托槽倾斜方向移动,斜托槽有利于引导减震底座的斜导面与承托座的斜导面相接并将减震底座的侧端置入斜托槽,提高减震底座与承托座接合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斜托槽的槽底壁设置有若干摩擦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摩擦槽进一步增大斜托槽与斜托面的摩擦力,提高承托座与减震底座的接合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外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散热口一,且所述散热口一上设置有百叶窗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口一配合百叶窗一方便内部热量发散,同时百叶窗一减少外部雨水渗入,提高对内箱体的保护。可选的,所述内箱体朝向所述百叶窗一的面设置有散热口二,且所述散热口二上设置有百叶窗二,所述内箱体上设置有散热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口二及其百叶窗二方便内箱体内部热量发散,同时百叶窗二减少外部雨水渗入,散热扇有利于内箱体内部强制散热,提高对内箱体内部电气设备的保护。可选的,所述外箱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口一与散热口二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外箱体的内顶壁之间预留有导风口,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散热口一之间倾斜设置有导流底座,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位于所述导流底座倾斜低端的一侧开设有排放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阻隔在散热口一和散热口二之间,进一步减少外箱体置于户外后雨水侵入内箱体的问题,导流底座有利于快速引导渗入外箱体内并由挡板阻隔的雨水至排放口排出,减少内部雨水沉积造成对外箱体、内箱体的损坏。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操作人员启动驱动组件带动承托座承托减震底座,此时内箱体与外箱体相对固定,需要转运外箱体时,启动驱动部件带动承托座脱离减震底座,此时减震底座下压若干减震组件,减震底座配合若干减震组件在增强内箱体抵抗外箱体震动的能力,提高对内箱体内部电气设备的保护;2.斜托槽有利于引导减震底座的斜导面与承托座的斜导面相接并将减震底座的侧端置入斜托槽,提高减震底座与承托座接合稳定性;3.挡板阻隔进一步减少外箱体置于户外后雨水侵入内箱体的问题,导流底座有利于快速引导渗入外箱体内并由挡板阻隔的雨水至排放口排出,减少内部雨水沉积造成对外箱体、内箱体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外箱体、内箱体、箱门、承托座、连杆、减震组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百叶窗一、百叶窗二、散热扇、电动推杆、承托座和减震底座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挡板、导流底座和排放口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箱体;11、箱门;12、散热口一;13、百叶窗一;14、挡板;15、导风口;16、导流底座;17、排放口;2、内箱体;21、散热口二;22、百叶窗二;23、散热扇;24、散热孔;3、减震底座;31、斜导面;4、减震组件;41、导柱;42、限位块;43、减震弹簧;5、承托座;51、电动推杆;52、斜托面;53、斜托槽;54、摩擦槽;55、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参照图1和图2,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包括外箱体1,外箱体1正面开口,且左右两侧相对铰接有箱门11,外箱体1内设置有内箱体2,且内箱体2正面开口并用以安装电气设备,外箱体1的内底壁朝向内箱体2横向设置有若干减震组件4,若干减震组件4可设置为两组,且两组减震组件4分别靠近内箱体2的底面前后两侧边并一一对应,对应的,内箱体2的底面相对两组减震组件4分别设置有减震底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和设置在外箱体(1)内的内箱体(2),所述外箱体(1)的内底壁朝向所述内箱体(2)设置有若干减震组件(4),所述内箱体(2)上设置有供所述减震组件(4)连接的减震底座(3),所述外箱体(1)的内底壁位于所述减震底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减震底座(3)的承托座(5),且所述外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承托座(5)脱离所述减震底座(3)的驱动部件;/n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承托座(5)脱离所述减震底座(3)状态下,所述减震底座(3)下压若干所述减震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1)和设置在外箱体(1)内的内箱体(2),所述外箱体(1)的内底壁朝向所述内箱体(2)设置有若干减震组件(4),所述内箱体(2)上设置有供所述减震组件(4)连接的减震底座(3),所述外箱体(1)的内底壁位于所述减震底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所述减震底座(3)的承托座(5),且所述外箱体(1)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承托座(5)脱离所述减震底座(3)的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承托座(5)脱离所述减震底座(3)状态下,所述减震底座(3)下压若干所述减震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固定在所述外箱体(1)内底壁的导柱(41),所述导柱(41)纵向设置,且所述导柱(41)的顶端穿入所述减震底座(3)并固定有限位块(42),所述导柱(41)上套设有减震弹簧(43),所述减震弹簧(4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箱体(1)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底座(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环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座(3)朝向所述承托座(5)的面设置有斜导面(31),所述承托座(5)朝向对应所述斜导面(31)设置有与所述斜导面(31)相契合的斜托面(52),且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承托座(5)背离自身斜托面(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杰潘大海陈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绿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