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75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上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槽、竖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竖槽和第二斜槽依次呈连通设置,所述箱体的底侧壁上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伺服电机,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伺服电机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贯穿安装槽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风扇叶,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使得装置在散热的同时具有防尘功能,实用性高,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但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借助箱体上的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散热孔又容易使得灰尘进行机箱内,对机箱内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二者很难兼得,使得实用性差,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上侧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槽、竖槽和第二斜槽,所述第一斜槽、竖槽和第二斜槽依次呈连通设置,所述箱体的底侧壁上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伺服电机,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与伺服电机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上端贯穿安装槽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风扇叶,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箱体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底侧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每个所述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第一斜槽上固定连接有散热防虫网。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箱体内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每个所述放置箱内设有活性炭。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内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异丁烯材质的防水薄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箱体的侧壁内设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为陶瓷基复合涂层材质,耐腐蚀层的厚度为一百到两百微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将电器元件放置在每层支撑板上侧,当灰尘从第一斜槽进入到竖槽内后,竖槽呈竖直狭长设置,灰尘的浮力无法穿过竖槽到达第二斜槽,灰尘将回落到第一斜槽的斜槽壁上,之后滚落出箱体,当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风扇叶转动,风扇叶产生的空气流动从箱体内部的下方通过层层支撑板,带走支撑板上电器元件的热量,然后依次经第二斜槽、竖槽和第一斜槽流出箱体,进而将热量排出箱体,同时可将第二斜槽、竖槽和第一斜槽内的灰尘吹出箱体,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使得装置在散热的同时具有防尘功能,实用性高,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板、2支撑杆、3箱体、4支撑板、5放置箱、6安装槽、7支撑块、8万向轮、9缓冲弹簧、10蓄电池、11伺服电机、12散热防虫网、13第一斜槽、14风扇叶、15竖槽、16第二斜槽、17防水层、18耐腐蚀层、19遮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箱体3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支撑杆2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9,遮挡板19上侧设有太阳能板1,箱体3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槽13、竖槽15和第二斜槽16,第一斜槽13、竖槽15和第二斜槽16依次呈连通设置,箱体3的底侧壁上内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和伺服电机11,太阳能板1与蓄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蓄电池10与伺服电机11之间电性连接,太阳能板1可将太阳能转化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0内,蓄电池10可为伺服电机11提供电能,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的上端贯穿安装槽6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风扇叶14,箱体3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4,支撑板4上设有多个通风孔。请参阅图1,箱体3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7,每个支撑块7底侧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每个移动槽内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9,每个缓冲弹簧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8,缓冲弹簧9可缓冲地面对装置的冲击力,多个万向轮8呈对称设置,使得装置更加稳固,并且可以将装置快速稳定地移动。请参阅图2,每个第一斜槽13上固定连接有散热防虫网12,散热防虫网12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并且避免昆虫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内部元件造成损毁。请参阅图1,箱体3内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箱5,每个放置箱5内设有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箱体3的异味。请参阅图2,箱体3的侧壁内设有防水层17,防水层17为聚异丁烯材质的防水薄膜,防水层17可以阻挡外界的水分子穿过防水层17,保证箱体3内部的干燥。请参阅图2,箱体3的侧壁内设有耐腐蚀层18,耐腐蚀层18为陶瓷基复合涂层材质,耐腐蚀层18的厚度为一百到两百微米,陶瓷基复合涂层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可大大增加箱体3的耐腐蚀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装置可以将电器元件放置在每层支撑板4上侧,当灰尘从第一斜槽13进入到竖槽15内后,竖槽15呈竖直狭长设置,灰尘的浮力无法穿过竖槽15到达第二斜槽16,灰尘将回落到第一斜槽13的斜槽壁上,之后滚落出箱体3,当启动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带动风扇叶14转动,风扇叶14产生的空气流动从箱体3内部的下方通过层层支撑板4,带走支撑板4上电器元件的热量,然后依次经第二斜槽16、竖槽15和第一斜槽13流出箱体3,进而将热量排出箱体3,同时可将第二斜槽16、竖槽15和第一斜槽13内的灰尘吹出箱体3,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使得装置在散热的同时具有防尘功能,实用性高,便于推广。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9),所述遮挡板(19)上侧设有太阳能板(1),所述箱体(3)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槽(13)、竖槽(15)和第二斜槽(16),所述第一斜槽(13)、竖槽(15)和第二斜槽(16)依次呈连通设置,所述箱体(3)的底侧壁上内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和伺服电机(11),所述太阳能板(1)与蓄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0)与伺服电机(1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的上端贯穿安装槽(6)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风扇叶(14),所述箱体(3)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多个通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上端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9),所述遮挡板(19)上侧设有太阳能板(1),所述箱体(3)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槽(13)、竖槽(15)和第二斜槽(16),所述第一斜槽(13)、竖槽(15)和第二斜槽(16)依次呈连通设置,所述箱体(3)的底侧壁上内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和伺服电机(11),所述太阳能板(1)与蓄电池(1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10)与伺服电机(1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的上端贯穿安装槽(6)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风扇叶(14),所述箱体(3)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启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