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及开闭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73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及开闭所,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该开闭所底座结构包括安装框架、第一底板、出线装置和泄压装置,第一底板与安装框架可拆卸连接,第一底板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出线装置设于第一开口,出线装置包括出线腔和第一棱边,出线腔凹设于第一底板的下方,第一棱边围设于出线腔的上端,第一棱边与第一底板可拆卸连接,泄压装置设于第二开口,泄压装置包括泄压腔和第二棱边,泄压腔凹设于第一底板的下方,第二棱边围设于泄压腔的上端,第二棱边与第一底板相抵接。实现出线装置和泄压装置灵活安装于第一底板,出线装置和泄压装置可以标准化设计,减少生产成本,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及开闭所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及开闭所。
技术介绍
开闭所,是将高压电力分别向周围的几个用电单位供电的电力设施,位于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下一级。开闭所底座由底封板、槽钢框架、下层底板、泄压装置、出线装置、底座侧接地装置组成。下层底板虽然增加了环网柜电缆室空间,但其与底封板焊接而成,在环网柜增减柜体时,无法灵活变更,一旦变更环网柜数量,需整体更换底座。泄压装置由泄压固定件、泄压板、泄压挡板组成,此装置中泄压挡板需与下层底板焊接,用泄压挡板隔开出线装置,防止气流通过出线装置处流出,伤到柜前操作人员,泄压板用塑料螺丝安装在泄压固定件下,泄压固定件用自攻螺丝安装在下层底板上,现场泄压后,需要拆下装置的所有组件,重新装配。由于下层底板设置不灵活,利用率低下,导致泄压装置安装工序复杂。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及开闭所,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使出线装置和泄压装置可以灵活利用,减少生产时间和人工成本,可以批量化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框架(1);/n第一底板(2),设于所述安装框架(1)上,所述第一底板(2)与所述安装框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2)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n出线装置(3),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1),所述出线装置(3)包括出线腔(31)和第一棱边(32),所述出线腔(31)凹设于所述第一底板(2)的下方,所述第一棱边(32)围设于所述出线腔(31)的上端,所述第一棱边(32)与所述第一底板(2)可拆卸连接;/n泄压装置(4),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2),所述泄压装置(4)包括泄压腔(41)和第二棱边(42),所述泄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闭所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框架(1);
第一底板(2),设于所述安装框架(1)上,所述第一底板(2)与所述安装框架(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底板(2)沿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
出线装置(3),设于所述第一开口(21),所述出线装置(3)包括出线腔(31)和第一棱边(32),所述出线腔(31)凹设于所述第一底板(2)的下方,所述第一棱边(32)围设于所述出线腔(31)的上端,所述第一棱边(32)与所述第一底板(2)可拆卸连接;
泄压装置(4),设于所述第二开口(22),所述泄压装置(4)包括泄压腔(41)和第二棱边(42),所述泄压腔(41)凹设于所述第一底板(2)的下方,所述第二棱边(42)围设于所述泄压腔(41)的上端,所述第二棱边(42)与所述第一底板(2)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所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腔(31)的底壁设有第一安装孔(311),电缆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所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腔(31)的底壁设有第二安装孔(312),除湿器的排水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所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腔(41)的底壁包括泄压固定件(411)和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利标杨志伟宗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帝开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