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及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52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旋钮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及旋钮。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运动轨迹检测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旋钮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振动反馈单元,所述振动反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振动反馈单元;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显示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通过振动马达的频率和强度变化,使得用户在旋转旋钮时可以感受到手感不同,可以通过触觉得知旋钮的旋转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及旋钮
本技术涉及电子旋钮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及旋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消费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上的许多家用电器都具有旋钮结构。例如热水器、燃气灶、微波炉、洗衣机等电器,旋钮通常用于调节温度、火力、时间等。现有市场上的旋钮刻度感反馈都是通过物理的方式,较为生硬,且不够灵活。由于传统的按钮是物理的振动方式,无法改变振动频率和振动强弱,振动感无法跟随旋钮显示屏上的画面变化而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及旋钮。本技术要解决的是旋钮震动感无法随着显示屏的画面变化而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运动轨迹检测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旋钮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振动反馈单元,所述振动反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振动反馈单元;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显示单元。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包括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VLD端和VDD端均连接于电源端,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VSS端和ID_SEL端均接地,所述VLD端和所述VSS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电容两端,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VDDA端和所述VSS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容;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SDA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O_SDA端,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SCL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O_SCL端,所述SCL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所述SDA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运动轨迹传感器的型号为PAT9125EL-TKIT。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振动反馈单元包括:触觉驱动器,所述触觉驱动器的RSTN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LRA_NRST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INTN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LRA_INTN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SCL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1_SCL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SDA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1_SDO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RSTN端与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所述触觉驱动器的INTN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四电阻,所述触觉驱动器的SW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电感,所述触觉驱动器的VBAT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端;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触觉驱动器的HDP端和HDN端。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触觉驱动器的型号为FCQFN-20L。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线性稳压器,所述线性稳压器的OUT端连接于电源端,所述线性稳压器的FB端和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第五电阻,所述线性稳压器的OUT端和所述第五电阻之间串联有第六电阻。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管理芯片,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PVIN端和AVIN端均连接于电源端,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SWP端和所述PVIN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感,所述电池管理芯片的SWN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感;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DSI接口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SOC芯片;所述SOC芯片的CS端与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七电阻,所述SOC芯片的WP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八电阻,所述WP端与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第九电阻,所述SOC芯片的RESET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十电阻,所述SOC芯片的SCLK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串联有第十一电阻,所述SOC芯片的SI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十二电阻;所述显示单元通过PM接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控制单元的型号为AW8697FCR。一种旋钮,包括所述的一种旋钮控制电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控制单元、运动轨迹检测单元、振动反馈单元和显示单元的结合,实现了用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检测旋转部件的转动,将旋转部件的转动参数发送至控制单元进行处理,随后控制单元发送信号至振动反馈单元上,使得振动马达随着旋转部件的旋转变化而进行频率和强度的相对应的变化,使得用户可以在旋转旋钮时得到清晰的反馈,且显示屏根据旋钮的参数变化而显示出数值变化以及刻度条变化,本技术设计巧妙,实现了视觉和触觉上的双反馈,优化用户的操作体验,通过振动马达的频率和强度变化,使得用户在旋转旋钮时可以感受到手感不同,可以通过触觉得知旋钮的旋转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逻辑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反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稳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管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稳压电路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稳压电路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单元的电路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为新风模式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为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的立体结构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动轨迹传感器与旋转部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15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动轨迹传感器与旋转部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座体2.旋转部件3.显示屏4.运动轨迹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单元;/n运动轨迹检测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旋钮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n振动反馈单元,所述振动反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振动反馈单元;/n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显示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
运动轨迹检测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旋钮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处理得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
振动反馈单元,所述振动反馈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电信号至所述振动反馈单元;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二电信号至所述显示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迹检测单元包括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VLD端和VDD端均连接于电源端,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VSS端和ID_SEL端均接地,所述VLD端和所述VSS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并联于所述第一电容两端,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VDDA端和所述VSS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容;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SDA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O_SDA端,所述运动轨迹检测传感器的SCL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O_SCL端,所述SCL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所述SDA端与所述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迹传感器的型号为PAT9125EL-TKI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反馈单元包括:
触觉驱动器,所述触觉驱动器的RSTN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LRA_NRST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INTN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LRA_INTN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SCL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1_SCL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SDA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的I2C1_SDO端,所述触觉驱动器的RSTN端与电源端之间串联有第三电阻,所述触觉驱动器的INTN端与所述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煜苏祐汉叶德火陈福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盈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