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51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包含灯体安装壳柱、手柄和挡光板,灯体安装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一端,灯体安装壳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挡光板,该高性能摄影补光灯还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灯体安装壳柱的背部侧面上且靠近灯体安装壳柱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弹性带,第一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灯体安装壳柱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带和灯体安装壳柱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手柄的外侧面且靠近手柄的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与第一弹性带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带和手柄之间形成第二限位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属于摄影补光灯

技术介绍
高性能的摄影用补光灯,参见品牌名称为神牛,型号为手持式的手持式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包含灯体安装壳柱,灯体安装壳柱包含一端、另一端、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部侧面,灯体安装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一端,灯体安装壳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挡光板,现有技术中,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的使用用户通常是手握手柄手持使用外这一单一操作方式易产生的疲劳,不能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不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实施,特别达到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功能的使用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包含灯体安装壳柱、手柄和挡光板,灯体安装壳柱包含一端、另一端、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部侧面,灯体安装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一端,灯体安装壳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挡光板,该高性能摄影补光灯还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灯体安装壳柱的背部侧面上且靠近灯体安装壳柱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弹性带,第一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灯体安装壳柱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带和灯体安装壳柱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手柄的外侧面且靠近手柄的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与第一弹性带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带和手柄之间形成第二限位腔。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为通过卡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分别为宽幅松紧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用户除了正常手握手柄手持使用外,还可通过用户的一只手依次穿过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将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定位在用户手臂的小臂处进行定位使用,避免现有技术中用户只能手握使用的方式,避免单一操作方式易产生的疲劳,且避免手柄手握的方式单一位置受力易疲劳的情况,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实施,特别是此种情况下结构简单,达到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功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弹性带的与灯体安装壳柱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弹性带与手柄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而公开提供下述一种原理,这一原理只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技术方案公开到此种程度,应当是已经能够完全实施出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如果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如果遇到新的技术问题,则应当理解为是可以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二次或三次等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而不应当理解为通过新提出一个问题曲解本技术公开不充分或不能实施,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显可知的方式。如果本技术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所引用现有技术的部分,这一未具体描述的引用现有技术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然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本申请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本技术在解决实现这一基础的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选择方式的基础上,其它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仅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例如,如果认为本申请部分所描述的技术效果并不能实现或达到,则可理解为这一不能实现或达到的夸张有益效果属于笔误部分,可进行忽略或删除处理,同时,由于在此处有预先说明此种情况属于笔误,在删除的同时,不应当理解为修改超出原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1,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1包含灯体安装壳柱2、手柄3和挡光板4,灯体安装壳柱2包含一端、另一端、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部侧面,灯体安装壳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3的一端,灯体安装壳柱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挡光板4,该高性能摄影补光灯还包括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灯体安装壳柱2的背部侧面上且靠近灯体安装壳柱2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弹性带5,第一弹性带5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灯体安装壳柱2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带5和灯体安装壳柱2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手柄3的外侧面且靠近手柄3的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与第一弹性带5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带6,第二弹性带6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手柄3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带6和手柄3之间形成第二限位腔,以及,本技术基于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情况,本技术仅针对
技术介绍
中特定环境使用,例如
技术介绍
提及的场景,如用户考虑一些情况下的不便使用的因素,则在那种情况下不建议购买本申请使用,本产品只针对和建议需要在
技术介绍
中提及场景和能同时能接受和忽略其它负面因素的用户使用,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优选地,固定连接为通过卡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分别为宽幅松紧带,同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为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例如水平或垂直或其他,而在现有工业生产加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些误差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预料到的且公知的,都可作为现有技术理解,以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采用的描述语言或方案仅仅是针对附图而言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可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扩展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中有些实现本技术方案的方式较佳,有些虽然能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但不是最佳,甚至可能存在新的问题,这一新的问题,例如任何人根据本技术提出本申请
技术介绍
中未提及的新技术问题,都可理解为可在本技术基础上做出继续研发的方向性问题,在已经声明这一方向性问题不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本技术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本技术未具体说明的部分都可作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实施方式,例如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1可理解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的补光,例如可以是品牌名称为神牛,型号为手持式的手持式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1,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1包含灯体安装壳柱2,灯体安装壳柱2包含一端、另一端、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部侧面,灯体安装壳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3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包含灯体安装壳柱、手柄和挡光板,灯体安装壳柱包含一端、另一端、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部侧面,灯体安装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一端,灯体安装壳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挡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高性能摄影补光灯还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灯体安装壳柱的背部侧面上且靠近灯体安装壳柱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弹性带,第一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灯体安装壳柱固定连接,第一弹性带和灯体安装壳柱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手柄的外侧面且靠近手柄的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与第一弹性带相配合的第二弹性带,第二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第二弹性带和手柄之间形成第二限位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摄影补光灯,包括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手持式摄影补光灯本体包含灯体安装壳柱、手柄和挡光板,灯体安装壳柱包含一端、另一端、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部侧面,灯体安装壳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一端,灯体安装壳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设置挡光板,其特征在于:该高性能摄影补光灯还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灯体安装壳柱的背部侧面上且靠近灯体安装壳柱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一弹性带,第一弹性带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与灯体安装壳柱固定连接,第一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凯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智造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