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耀庭专利>正文

寻找个人最佳化复习周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9251 阅读:19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寻找个人最佳化复习周期的方法,属于一种学习方法。由定义记忆状态来描述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过程,并藉此进行记忆的管理及复习间隔的建议,当复习记忆失败时,透过记忆状态及辅助状态的应用;透过复习记忆成功与失败的统计,动态调整复习周期,此调整的方法并非以等差或是等比的方式调整,而是针对个别记忆状态的统计调整,找出个人大脑记忆特性的最佳的复习周期。优点在于:符合个人大脑运作的特性;加入动态调整机制,并可以随着个人的成长而调整;可以在取得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最佳平衡;藉由动态的统计、调整、协助学习者找到兼顾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的复习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学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遗忘的特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于1880年针对无意义的内容所进行的记忆实验,如附图1所示,其记忆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的百分比如下表1939年,美国心理学学H.F.Spitzer针对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所进行地记忆实验,如附图2所示,其记忆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的百分比如下表心理学家针对上述两者的实验,归纳几个重要的记忆与学习原则如下1、学习一旦停止,即开始遗忘;2、记忆有不同的生命期限,有些记忆很短,只记得几分钟,有些则可以记得几天甚至几个月;3、重复学习使得记忆维持较久;4、最有效的复习是在记忆曲线急速下降时,也就是即将大量遗忘的时候;5、记忆是逐渐增强的,间歇性的复习可以将遗忘的速率降低,并延长其记忆的时间,逐渐将学习过程中的短期记忆转换成为长期记忆;如附图3所示。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将艾宾豪斯的发现予以量化,将人类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1963年佛列克斯纳发现,长期记忆需要新蛋白质的合成,而短期记忆则不需要。1970年代,史奎尔的研究发现,记忆需要经过多年才会稳定。十九世纪末,皮捷克的研究也发现,短期记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其达到稳定的长期记忆。目前,一般所建议的复习周期属于静态的周期,该周期是研究者依据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此结果不尽然与个人的大脑特性相符合。一般所建议的复习周期并没有特别强调分科,大脑对于不同属性的学习内容,会有不同理解模式,自然影响记忆时间的长短。例如,学习者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应有较多的理解性;对于英文知识的记忆有较多机械式的背诵,其不同的属性,将影响学习者对于该知识形成长期记忆所需要时间的不同。如果复习的间隔太长,短期记忆不容易形成长期记忆,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复习时间间隔太短,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复习,影响学习效率,急需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各种年龄层的学习者在无须了解记忆理论或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情况下,协助每个人找出个人在不同学科上最佳复习周期的方法,即可以很自然地将学习的内容从短期记忆转换成为长期记忆,以帮助学习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1、不适当的复习周期,无法符合个人大脑特性坊间的书籍或是学习系统引用艾宾豪斯和H.F.Spitze的实验,指出即将大量遗忘的时候就是复习的最佳时机,并以静态的复习周期建议学习者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短期记忆的形成不需要大脑结构的改变或是新的蛋白质的生成,相反地,长期记忆则因为有新的蛋白质生成,而改变生理结构,使得记忆变成稳定;静态的复习周期对于某个特定的学习者来说,时间的间隔可能是太长或是太短。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例如,天天复习,虽然可以确保该项学习内容形成长期记忆,得到学习效果,但是却失去学习的效率;反过来说,如果复习间隔的时间太长,可能因此使得大脑神经细胞的连结消退,而再一次的复习变成了再一次的学习,使得大脑无法生成新的蛋白质,而无法形成长期记忆,无法得到学习效果;所以,每个人的记忆能力不同,出现大量遗忘的时间不会一样;所记忆的学科属性不同,造成大量遗忘的时机也不同,坊间的书籍或是学习系统并没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不同的复习周期,或修正复习周期的方法,显然,静态复习周期的建议无法让学习者在即将大量遗忘的时候进行复习;2、复习资料的管理复习的行为牵涉到要在什么时机复习什么内容。因此,针对复习内容的管理,是实现最佳化复习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坊间的书籍或是学习系统并没有针对学习内容,在复习时的认知状态,做进一步的管理或建议,例如,关于学习内容中,仅部分的内容不熟悉时,应该如何处理,仅是让学习者依循静态的复习周期进行复习;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熟悉度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因为新记的内容会因为之前的知识或经验而让脑神经细胞之间的链结有不同的强度。因此,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应该要能够区分不同部分学习内容的记忆状态,以便针对记忆链结强度较弱的内容进行加强性的复习;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假设与定义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先做一些说明与定义定义与所谓的泛指被规划在一段时间内,且相关联的学习内容,与一般教材所称的课或单元类似;指的是可以独立被记忆或复习的最小学习内容。一个可以包含多个;一个包含一段描述以及一或多个与该段描述相对应的问题,问题形式不拘,可以是选择题、填充题或问答题等。当学习者充分了解与记忆该学习重点时,应该有能力回答这些相对应的问题,因此,我们藉由相对应问题的设置,做为未来学习者进行复习时,评估学习者复习是否成功的依据。例如,一个英文中,包含了许多个英文单字、片语、文法观念等,这些个别的单字、片语及文法观念,都可以被独立记忆或是复习,则可以称它们为SKP。定义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无法将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中间过程状态,作出明确的定义。在本专利技术中,我们以做为一种指标,用来模拟学习者的记忆由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中间过程状态,并且透过对指标的统计与记录,找出适合学习者个人大脑特性的复习周期。记忆状态可以用任何顺序性的符号表示,在本文的叙述中,以X表示,其中X={A,B,C……}。基础说明将整理成为数个SKP。学习的内容可能是机械式记忆,可能为理解性的记忆,所以我们不能用单纯的全文背诵来知道学习者是否学会某一个学习重点,但是我们可以针对该学习重点,设计可以相对应的问题来测试,用来评估学习者,或让学习者自我评估,是否已经学会该学习重点;这个步骤的执行者可以是学习者本人,或是第三者,例如老师或指导员。本专利技术以下所描述的流程与方法,是以SKP为描述对象。主流程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流程学习者学习新的,并制作或取得该的SKP;接下来,SKP进入阶段A,在阶段A中,经过一个时间延迟或称为等待时间,学习者复习该SKP,当复习成功(S)后,该SKP进入阶段B,然后,以此类推,该SKP循序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渐让学习者对于该学习重点SKP的短期记忆转变成为长期记忆。如附图4所示。在上述中,有两个重要的参数,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1、每个阶段应该如何决定等待时间,以确保短期记忆不会遗忘,而可以在即将遗忘前被复习?2、学习者要经历多少阶段,才可以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前面曾经提过,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记忆能力不同,因此,对于每个阶段该设定多少等待时间,不应该是固定的,而是应该有一个方法来动态调整,逐渐逼近每个个人的大脑特性。但是我们可以参考艾宾豪斯与H.F.Spitze的实验,先设定一个初始值,做为调整的依据,之后再根据本专利技术针对每个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予以调整。关于各阶段的等待时间如何调整,将在后面说明。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具体指出,短期记忆需要持续经过多久的间隔复习以形成长期记忆,仅指出需要数年时间。至于学习者要经历多少阶段,才可以让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这个问题也将在后面说明;SKP在每个阶段如何运作及统计,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诉求,以下将分为三种类型来说明;类型一如附图5所示,其中代表符号所指如下 如图所示,当某个SKP进入阶段X时,记忆状态将变更为,必须等待 的时间后,才能进行复习 复习时,是透过学习重点内的问题进行评估,当复习成功时(S),则进入下一个阶段;当复习失败时(F),则记忆状态没有改变,必须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寻找个人最佳化复习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定义记忆状态来描述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过程,并藉此进行记忆的管理及复习间隔的建议,当复习记忆失败时,透过记忆状态及辅助状态的应用;透过复习记忆成功与失败的统计,动态调整复习周期,此调整的方法并非以等差或是等比的方式调整,而是针对个别记忆状态的统计调整,找出个人大脑记忆特性的最佳的复习周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庭
申请(专利权)人:陈耀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4年12月11日 05:00
    把以前遗忘的知识记起来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对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脑海中存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