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18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包括除湿机本体,除湿机本体呈圆筒状,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除湿层,下层为综合层,除湿层与综合层均为一端密封的圆形筒体,除湿层设置于综合层的开口端,综合层的侧面设有多个距离传感器,除湿层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多个湿度传感器,综合层的底部还设有移动装置,除湿层内设有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PLC控制器、湿度传感器与移动装置配合,自动控制除湿机本体向湿度较高位置移动,并对空气进行除湿,通过设置的距离传感器,可以控制设备移动速度,并防止设备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
本技术涉及除湿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
技术介绍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保证工业厂区或实验室内空气良好,对工业厂区或实验室内空气的湿度有严格的要求,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一定值,由将容易使设备凝露,导致爬电、短路等危险状况的发生,从而损坏电气设备,造成损失,而目前大多数工厂和实验室均采用在固定位置安装排风扇或空调除湿器等方式,来对室内进行除湿,既无法准确均匀的除湿,又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智能的自走式除湿机,对厂区内不同位置进行除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既可以自动对湿度较高的的区域进行除湿,同时还可以防止设备发生碰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装置、移动装置和PLC控制器,除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装置、移动装置和PLC控制器(6),所述除湿机外壳的结构呈圆筒状,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除湿层(1),下层为综合层(2),除湿层(1)与综合层(2)均为一端密封的圆形筒体,所述除湿装置设置于除湿层(1)和综合层(2)内,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综合层(2)的下端,所述PLC控制器(6)设置于除湿层(1)内,且与除湿装置和移动装置电连接;/n所述除湿层(1)的开口端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有多道透气槽(3a),顶盖(3)上且位于透气槽(3a)的位置还设有向下成型的矩形安装槽(3b),矩形安装槽(3b)的槽顶设有压盖(3c),压盖(3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走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装置、移动装置和PLC控制器(6),所述除湿机外壳的结构呈圆筒状,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除湿层(1),下层为综合层(2),除湿层(1)与综合层(2)均为一端密封的圆形筒体,所述除湿装置设置于除湿层(1)和综合层(2)内,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综合层(2)的下端,所述PLC控制器(6)设置于除湿层(1)内,且与除湿装置和移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除湿层(1)的开口端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有多道透气槽(3a),顶盖(3)上且位于透气槽(3a)的位置还设有向下成型的矩形安装槽(3b),矩形安装槽(3b)的槽顶设有压盖(3c),压盖(3c)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矩形安装槽(3b)的槽顶还设有排气管(24),顶盖(3)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湿度传感器(4),所述综合层(2)的侧面上设有多个距离传感器(5),且所述距离传感器(5)数量与湿度传感器(4)相等,所述每个距离传感器(5)分别对应一个湿度传感器(4)设置,所述每个湿度传感器(4)和每个距离传感器(5)均与PLC控制器(6)电连接;
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蓄电池组(7)、蒸发器(8)、过滤包(9)、压缩机(10)、冷凝器(11)、排气扇(12)和蓄水箱(13);
所述除湿层(1)包括一个底板和一个圆管状的侧板,PLC控制器(6)、蓄电池组(7)和蒸发器(8)均设置于除湿层(1)的底板上表面,且所述PLC控制器(6)与蓄电池组(7)电连接,蒸发器(8)与PLC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蒸发器(8)具有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水口,且蒸发器(8)的进气口与排气管(24)相连;所述除湿层(1)的底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包(9)设置于矩形安装槽(3b)内;
所述综合层(2)也包括一个底板和一个圆管状的侧板,所述综合层(2)的侧板上设有多道条形排气孔(2a);所述综合层(2)内设有水箱隔板(2b)和电机隔板(2c),并通过水箱隔板(2b)和电机隔板(2c)将综合层(2)内部分隔为电机隔层、水箱隔层和主隔层,所述综合层(2)的侧板上对应水箱隔层的位置设有开口,且综合层(2)的侧板的开口处铰接有转动盖(2d),所述转动盖(2d)的自由端与综合层(2)的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蓄水箱(13)设置于综合层(2)的水箱隔层内,所述压缩机(10)、冷凝器(11)和排气扇(12)均设置于综合层(2)的主隔层内,且与综合层(2)的底板相连,所述排气扇(12)还紧贴综合层(2)侧板的内表面且覆盖条形排气孔(2a),并与综合层(2)的侧板的内表面之间密封,所述蓄水箱(13)的进水口与蒸发器(8)的排水口相连,所述压缩机(10)的进气口与蒸发器(8)的排气口相连,所述压缩机(10)的排气口与冷凝器(11)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11)的排气口一段设有连接管(14),且连接管(14)包覆排气扇(12),且连接管(14)与排气扇(12)之间的连接处密封。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程数智信息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