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书法艺术的新格式、新套路。
技术介绍
古往今来,书法家不计其数,学习书法的“格式”、“框框”亦层出不穷。如九宫格、米字格、回字格、回宫格、回米格等等。这些习字格式,在书法教学中有其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均觉美中不足,亦均未解决初学者习字难的根本问题。究其原因,则是没有抓住中文字首笔与该字结构重心位置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格格框框”仍然给初学习字者确定起笔定位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此习字格是由外方口(实线)+内斜方口(虚线)+小方田(阴影)等三个大小不等的方块所组成。其面积大小则是外方口=2内斜方口=4小方田(外方口的最佳边长为4.4厘米及7厘米等多种)。从形式而言,此图案即为两方口共一个小田字。从此图案的设计创作过程而言,是共田(黄毅的笔名)老两口共同合作的产物。当设计到一口一田时,老伴黄小玲在旁提醒用虚线连成一个内斜方口。经老伴这一点化,简直妙不可言。此图案稳中求变,布局合理,简洁明快,得体醒目。它完全适合所有中文字的结构特点,即要圆可圆,要方可方,要长可长,要扁可扁,上平下尖、上尖下平……。对所有初学书法者来说,可以一目了然地确立每个字的 ...
【技术保护点】
此习字格是由外方口(实线)+内斜方口(虚线)+小方田(阴影)等三个大小不等的方块所组成。其面积大小则是:外方口=2内斜方口=4小方田(外方口的最佳边长为4.4厘米及7厘米等多种)。此图案稳中求变,布局合理,简洁明快,得体醒目。完全适合中文字的结构特点,即要圆可圆,要方可方,要长可长,要扁可扁,上平下尖,上尖下平……因此,拟采用此图案生产以下几种产品: ①印制成16开的大字习字本。 ②印制成16开的多种书体的大字习字帖。 ③编制实用的书法快速入门新教材。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