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奚平专利>正文

一种实现睡眠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00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睡眠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其方法特征在于:第一步,测量人的脑电波信号,当纺锤波出现后测量人的持续快动眼信号;第二步,确认持续快动眼信号是否出现,如果是,通过骨传导扬声器播放重复的音频信号,并同时测量人的脑电波和持续快动眼信号,如果否,则返回第一步;第三步,当确认持续快动眼信号消失后,停止播放音频信号;第四步,返回第一步重复以上步骤;其装置利用人的脑电信号和眼动信号结合准确判断人的睡眠状态,通过骨传导扬声器播放音频学习信号给使用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影响人的睡眠前提下实现了睡眠学习这一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睡眠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能有效的识别使用者在睡眠过程中的不同睡眠阶段,并在适合的阶段播放语音学习信号。
技术介绍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睡眠有两种状态,即正相睡眠与异相睡眠,睡眠过程是由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状态交替出现而组成。193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理教研室古莱托曼教授对人在睡眠时眼球活动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异相睡眠中人的眼球会激烈活动(约每秒一次),这种活动每夜出现4~6次,平均每次持续约20分钟左右,持续时间越到后来越长。从眼震颤图和脑电图上可以看出双眼球有每分钟50~60次的快速摆动,脑电波由慢波转为快波,类似于正相睡眠的第1阶段,即低幅快波。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阶段,全身肌肉松弛,没有眼球运动,内脏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率、呼吸均减慢,血压降低,大脑总的血流量较醒觉时减少。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以其脑电图特征分为四期第一期,不出现纺锤波或K综合波,实际上是由完全清醒至睡眠之间的过渡阶段;第二期,脑电波为纺锤波与K综合波,δ波少于20%,实际上人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睡眠,而属于浅睡;第三期,脑电波δ波占20%~50%,为中等深度睡眠;第四期,脑电波δ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睡眠学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测量人的脑电波信号,当纺锤波出现后测量人的持续快动眼信号;第二步,确认快动眼信号是否出现,如果是,通过骨传导扬声器播放设定的音频信号,并同时监测人的持续快动眼信 号,如果否,则返回第一步;第三步,当持续快动眼信号消失,停止播放设定的音频信号;第四步,返回第一步重复以上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奚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奚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