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73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10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外墙本体,所述外墙本体开设有多条水平向设置的承接槽,多条所述承接槽向外墙本体的端部延伸。本申请能够减小雨水渗入外墙板与窗户连接处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外墙挂板是用干挂方式安装到外立面上的一种装饰、保温材料。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9477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外墙防水涂层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由均匀涂布于外墙上的基层以及其上侧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底漆层、防腐层、防霉层、防水层、保护层,基层为凹凸棒膏状耐水腻子层,底漆层为纳米硅溶胶改性外墙乳胶漆层,防腐层为环氧硅酸锂富锌层,防霉层为单组分防霉涂层,防水层为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层,保护层为外墙氟碳金属漆层。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外墙板安装在窗户顶端时,外墙板长时间地被雨水淋浇,容易潮湿产生裂缝,雨水容易从裂缝渗入到窗户与外墙板的连接处,从而导致雨水渗入到屋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小雨水渗入外墙板与窗户连接处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外墙本体,所述外墙本体开设有多条水平向设置的承接槽,多条所述承接槽向外墙本体的端部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时,雨水能够从承接风中流出,从而以减小雨水积淤在外墙本体的概率,进而以降低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与窗户框架连接处的可能。可选的,所述承接槽内连接有第一防水卷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从而渗入到承接槽时,第一防水卷材的设置能够降低雨水从承接槽往下渗入,且第一防水卷材的表面光滑,从而能够降低雨水在承接槽积淤的可能,以使得渗入到承接槽的雨水更顺滑地流出。可选的,所述承接槽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渗入到承接槽时,雨水顺着承接槽流出,当雨水流至承接槽的端部时,导流槽将雨水承接,雨水从导流槽排出,以避免从承接槽流出的雨水直接滴落,且导流槽的设置,起到将承接槽延伸的目的,导流槽的倾斜设置,在减小雨水与地面的高度的同时能够降低雨水在导流槽积淤的可能。可选的,所述导流槽的顶面设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与导流槽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板能够将导流槽的上表面覆盖,防尘板的设置能够降低落叶等杂质掉落在导流槽内,将导流槽堵塞,从而以影响雨水排出的效果。可选的,所述承接槽的下方设有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接槽出现裂缝导致雨水往下渗入时,防水层的设置能够降低雨水往下渗入的概率,从而以降低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与窗户框架连接处的可能。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上方连接有第二防水卷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从承接槽往下渗入时,第二防水卷材的设置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使得在雨水渗入到防水层之前,以降低雨水渗入到防水层的目的。可选的,所述外墙本体的底端在与窗户框架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片的设置在将外墙本体与窗户框架的连接处密封的同时能够增大外墙本体与窗户框架连接处的牢固度。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下方设有抗震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震层的设置能够减小震动,从而以增大外墙本体与窗户框架连接的牢固。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时,雨水能够从承接风中流出,从而以减小雨水积淤在外墙本体的概率,进而以降低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与窗户框架连接处的可能;2.当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从而渗入到承接槽时,第一防水卷材的设置能够降低雨水从承接槽往下渗入,且第一防水卷材的表面光滑,从而能够降低雨水在承接槽积淤的可能,以使得渗入到承接槽的雨水更顺滑地流出;3.当雨水渗入到承接槽时,雨水顺着承接槽流出,当雨水流至承接槽的端部时,导流槽将雨水承接,雨水从导流槽排出,以避免从承接槽流出的雨水直接滴落,且导流槽的设置,起到将承接槽延伸的目的,导流槽的倾斜设置,在减小雨水与地面的高度的同时能够降低雨水在导流槽积淤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突显承接槽、防水层的位置关系剖视图。图3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墙本体;11、承接槽;111、第一防水卷材;112、导流槽;1121、防尘板;12、防水层;121、第二防水卷材;122、加强筋;13、抗震层;14、密封片;2、窗户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参照图1,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包括外墙本体1,外墙本体1水平方向设置,外墙本体1呈长方体板状,外墙本体1的底面连接有窗户框架2,外墙本体1在与窗户框架2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片14,密封片14将窗户框架2和外墙本体1的连接处封闭,从而以降低雨水渗入到窗户缝中的可能,同时,也能够增大窗户框架2与外墙本体1连接的牢固度。参照图2,外墙本体1包括抗震层13,当地面晃动时,抗震层13的设置能够减小外墙体断裂的可能,从而以增大外墙本体1的牢固度。参照图1、图2,抗震层13的上方设有防水层12,防水层12的尺寸与抗震层13的尺寸一致,当雨水渗入外墙本体1时,防水层12的设置能够降低雨水继续往下渗入的可能,从而以降低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1与窗户框架2连接处的可能。参照图2,防水层12与抗震层13两者之间安装有多根加强筋122,加强筋122的设置能够增大防水层12与抗震层13两者的牢固度,以使得防水层12与抗震层13的连接更稳固。参照图2,防水层12在远离抗震层13的一面安装有第二防水卷材121,第二防水卷材121在安装时,第二防水卷材121的光滑面向远离防水层12的一面安装,且第二防水卷材121的尺寸与防水层12的尺寸一致,当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1时,第二防水卷材121能够降低雨水继续渗入的可能,且第二防水卷材121的表面光滑,能够减小雨水积淤在第二防水卷材121的可能。参照图2,外墙本体1包括多条承接槽11,每条承接槽11均水平方向设置,每条承接槽11均沿外墙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每条承接槽11的表面均为内凹面,当雨水渗入到外墙本体1时,雨水渗入到承接槽11上,雨水能够顺着承接槽11的方向流出,且承接槽11内凹面的设置能够将雨水积淤在承接槽11内,再从承接槽11流出。参照图2,每个承接槽11内均连接有第一防水卷材111,且第一防水卷材111的光滑面朝向背离承接槽11内凹面的一面,第一防水卷材111的设置能够降低雨水渗入到承接槽11的目的,从而以增大承接槽11的使用年限,且第一防水卷材111的光滑面能够降低雨水积淤的可能。参照图2、图3,承接槽11的端部设有导流槽112,导流槽112与承接槽11固定连接,导流槽112能够将从承接槽11内流出的水排出;导流槽112自靠近承接槽11的端部向远离承接槽11端部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能够使得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外墙本体(1),所述外墙本体(1)开设有多条水平向设置的承接槽(11),多条所述承接槽(11)向外墙本体(1)的端部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外墙本体(1),所述外墙本体(1)开设有多条水平向设置的承接槽(11),多条所述承接槽(11)向外墙本体(1)的端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11)内连接有第一防水卷材(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流槽(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体防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12)的顶面设有防尘板(1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强于刚闫俊谭训波宋秀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