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39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包括基座、转动轴、调节装置以及卡合组件,卡合组件套设于转动轴的一端,卡合组件上设置有与极耳的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卡合空间,调节装置安装于基座上,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的输出端呈可转动地连接并在该调节装置的驱使下靠近或者远离基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极耳会被卡合于第一卡合空间内,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偏离预设位置的极耳进行归正的时候,只需要操作调节装置以使得卡合组件靠近或远离基座,从而使得第一卡合空间也相应地靠近或远离基座即可使得经过第一卡合空间的极耳均收到卡合组件的约束,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耳送给归正机构操作简便且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送给归正机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极耳送给归正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锂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由于其所具有的高能量、使用寿命长、重量轻等优点,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等各种产品。众所周知,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电池是分正负极的,而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一般而言,极耳上间隔地设置有密封胶端,而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带有密封胶端的极耳带进行输送的步骤,而在极耳输送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后续对极耳进行各种操作,需要保证于输送线上的极耳都是呈直线地被输送,且极耳的各个位置与操作工位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即是说需要保证极耳的中心线保持在底模焊点的中心线上,因此就需要对极耳进行归正,然而现有的极耳归正机构是通过采用传感器感应极耳的密封胶端的两侧的边缘位置来判断该极耳是否偏离了预设位置,然后再通过移动装置对极耳进行移动,而由于在现实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动轴、调节装置以及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卡合组件上设置有与极耳的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卡合空间,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呈可转动地连接并在该调节装置的驱使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基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动轴、调节装置以及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卡合组件上设置有与极耳的宽度相匹配的第一卡合空间,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的输出端呈可转动地连接并在该调节装置的驱使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向外凸设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沿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布置,两个所述卡合件的所述夹紧部相对地布置并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合件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所述夹紧部,同一所述卡合件上的相邻的两个夹紧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极耳的密封胶端相匹配的第二卡合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合组件呈间隔地布置,且两个所述卡合组件的所述第一卡合空间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送给归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外部装置的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严海宏范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