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39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辊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辊筒的铅垂方向两侧的第二辊筒、第三辊筒;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辊筒、所述第三辊筒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辊筒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辊筒、所述第三辊筒的半径相同。本申请提供的炭化炉收卷装置,收卷线速度均匀,收卷载荷变化小,产品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炭化炉附加设备
,尤其是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碳毡是碳纤维毡的简称,其作为一种优秀的隔热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热工装备中,如真空炉、晶体生长炉等。由于碳纤维毡中存在着90%为空隙,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的隔热保温性能能非常优越,特别是在超高温下性能稳定,由于它重量轻,比热容小,质地柔软,隔热效果好,作为隔热材料可大大节约能量,因此,受到广泛的青睐。目前有一种生产碳毡的设备,其将待加工的碳毡原料由放卷装置输出,并在牵引装置的驱动和托辊的承托下通过进料密封装置后进入碳化装置内,完成碳毡的加工,加工完成后的碳毡进入冷却装置内迅速冷却,冷却完成后由出料密封装置处输出至收卷装置处以完成碳化加工工艺。加工过程无需频繁停炉以进行物料的冷却和取放,大大提高了工艺的整体连贯性,实现了碳纤维毡连续式碳化处理,生产效率较高。现有技术中的炭化炉收卷装置,采用的是收卷辊筒自身转动收卷,当收卷辊筒半径不断增大,存在收卷线速度不均匀的问题,且还会出现因收卷线速度不均匀所引起的收卷载荷变化的问题,进而对产品质量存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收卷线速度均匀,收卷载荷变化小,产品质量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辊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辊筒的铅垂方向两侧的第二辊筒、第三辊筒;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辊筒、所述第三辊筒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辊筒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辊筒、所述第三辊筒的半径相同。优选地,所述机架两侧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柱,所述支柱上均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辊筒套设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辊筒的端部的第一链轮;设于所述第三辊筒的端部的第二链轮;以及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连接的主动链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链轮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辊筒、所述第三辊筒下方。优选地,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辊筒的轴相配合,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三辊筒的轴相配合。本技术提供的炭化炉收卷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第一辊筒,分别设于第一辊筒的铅垂方向两侧的第二辊筒、第三辊筒,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辊筒、第三辊筒同步转动,以使得第一辊筒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第二辊筒、第三辊筒的半径相同。当炭化炉收卷装置需要收卷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第二辊筒、第三辊筒同步转动,由于第二辊筒、第三辊筒分别位于第一辊筒的铅垂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二辊筒、第三辊筒的半径相同,这样给予第一辊筒两侧相等的摩擦力,由于第二辊筒、第三辊筒所施加的摩擦力都是顺时针或逆时针(取决于第二辊筒、第三辊筒的转动方向),使得第一辊筒不断的转动,在转动收卷的过程中,第一辊筒的半径不断在增加,第一辊筒可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因此,这样会使得第一辊筒所受载荷变化不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炭化炉收卷装置,收卷线速度均匀,收卷载荷变化小,产品质量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炭化炉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机架;2、第一辊筒;3、第二辊筒;4、第三辊筒;5、支柱;6、导向槽;7、第一转轴;8、第一链轮;9、第二链轮;10、主动链轮;11、第一轴承座;12、第二轴承座;1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炭化炉收卷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第一辊筒2,分别设于第一辊筒2的铅垂方向两侧的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同步转动,以使得第一辊筒2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的半径相同。当炭化炉收卷装置需要收卷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同步转动,由于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分别位于第一辊筒2的铅垂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的半径相同,这样给予第一辊筒2两侧相等的摩擦力,由于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所施加的摩擦力都是顺时针或逆时针(取决于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的转动方向),使得第一辊筒2不断的转动,在转动收卷的过程中,第一辊筒2的半径不断在增加,第一辊筒2可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因此,这样会使得第一辊筒2所受载荷变化不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炭化炉收卷装置,收卷线速度均匀,收卷载荷变化小,产品质量好。其中,机架1两侧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柱5,支柱5上均设有导向槽6,第一辊筒2套设于第一转轴7上,第一转轴7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槽6相配合。支柱5和导向槽6的设置,会使得第一转轴7始终在导向槽6内上下移动,而不会在导向槽6宽度方向移动,则第一辊筒2不会出现在导向槽6宽度方向摆动,避免第一辊筒2的铅垂线两侧所受摩擦力大小不相同,进而使得第一辊筒2始终能保证匀速转动,收卷线速度均匀,收卷载荷变化小,产品质量好。较佳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第二辊筒3的端部的第一链轮8,设于第三辊筒4的端部的第二链轮9,以及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8、第二链轮9连接的主动链轮10。主动链轮10、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9构成链轮传动结构,将动力从主动链轮10传递至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9上,且传动过程平稳,避免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9转动不平稳造成的的摆动,确保第一辊筒2收卷线速度均匀,收卷载荷变化小。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10连接。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10直接连接,减少动力传输损失,减少整个炭化炉收卷装置的能耗损失。进一步地,电机13安装于机架1上,电机13位于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下方,这样充分利用机架1的空间利用率,缩短动力传输距离,减少动力传输损失,减少整个炭化炉收卷装置的能耗损失。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第一轴承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n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辊筒(2),/n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辊筒(2)的铅垂方向两侧的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n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辊筒(3)、所述第三辊筒(4)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辊筒(2)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n所述第二辊筒(3)、所述第三辊筒(4)的半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化炉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
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辊筒(2),
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辊筒(2)的铅垂方向两侧的第二辊筒(3)、第三辊筒(4);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辊筒(3)、所述第三辊筒(4)同步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辊筒(2)沿铅垂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辊筒(3)、所述第三辊筒(4)的半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两侧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柱(5),所述支柱(5)上均设有导向槽(6);
所述第一辊筒(2)套设于第一转轴(7)上,所述第一转轴(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槽(6)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化炉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辊筒(3)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祥龙周素阳李功勇戴煜许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顶立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