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05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涉及集装箱运输车技术领域。该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控制箱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该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通过第一电机、齿轮、齿条和引导台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对两个引导台之间间距调整的目的,适用性广,通过第二电机、螺杆、L型引导块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移动车架的目的,并在L型引导块的作用下,实现了引导集装箱拼装的目的,综上,达到了对集装箱和车架定位拼装的效果,保证了集装箱与车架的拼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运输车
,具体为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
技术介绍
集装箱运输车是一种将品种众多、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货物在运输前装入标准尺寸的特制箱内以便于水陆空联运的运输方式,它能实现装卸、运输机械化、标准化,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制的箱子就是集装箱,专门用来运输集装箱的车辆就是集装箱运输车。目前,集装箱大多通过拼装的方式与半挂车车架相连接,而拼装方式大多采用吊机将集装箱吊起,并通过工人指挥或吊机师傅自身经验进行拼装,拼装效率低,并且集装箱与车架之间易存在间隙,影响拼装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控制箱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台,两个所述引导台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引导块,两个所述引导台的顶面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引导台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顶面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均设有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引导台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坡板。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槽的内底壁,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杆,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带动联动板移动,可使转动杆在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槽的内壁,通过设置夹持块,将转动杆带动夹持块转动,进而可对车架轮胎进行夹持。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引导台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移动块的底面,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使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提升移动块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控制箱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齿条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将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提升齿条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引导台之间的夹缝中设有两个双向支撑杆,两个所述双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引导台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双向支撑杆,同时对两个引导台进行支撑,保证引导台的稳定性。一、该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通过第一电机、齿轮、齿条和引导台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转轴带动齿轮旋转,并在齿条的作用下,实现了对两个引导台之间间距调整的目的,适用性广,通过第二电机、螺杆、L型引导块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螺杆旋转,并使移动块在螺杆上移动,实现了移动车架的目的,并在L型引导块的作用下,实现了引导集装箱拼装的目的,综上,达到了对集装箱和车架定位拼装的效果,保证了集装箱与车架的拼装质量。二、该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通过设置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带动联动板移动,可使转动杆在导向槽的内部滑动,通过设置夹持块,将转动杆带动夹持块转动,进而可对车架轮胎进行夹持,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使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提升移动块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将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提升齿条移动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双向支撑杆,同时对两个引导台进行支撑,保证引导台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箱俯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表示为,1、控制箱;2、第一电机;3、齿轮;4、齿条;5、第一滑块;6、第一滑槽;7、双向支撑杆;8、引导台;9、夹持机构;901、电动推杆;902、联动板;903、导向槽;904、转动杆;905、夹持块;10、坡板;11、第二电机;12、L型引导块;13、螺杆;14、移动槽;15、移动块;16、转动槽;17、第二滑块;18、第二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齿轮3,控制箱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齿条4,且齿条4与齿轮3啮合连接,控制箱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两个第一滑槽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两个第一滑块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齿条4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槽6和第一滑块5,将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6的内部滑动,提升齿条4移动的稳定性,两个齿条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台8,两个引导台8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引导块12,两个引导台8的顶面均开设有移动槽14,两个引导台8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两个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螺杆13,两个螺杆1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5,两个引导台8的内底壁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8,两个第二滑槽1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7,两个第二滑块17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移动块15的底面,通过设置第二滑槽18和第二滑块17,使第二滑块17在第二滑槽18的内部滑动,提升移动块15移动的稳定性,两个移动块15的顶面均开设有转动槽16,两个转动槽16的内部均设有夹持机构9,两个引导台8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坡板10,两个引导台8之间的夹缝中设有两个双向支撑杆7,两个双向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引导台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双向支撑杆7,同时对两个引导台8进行支撑,保证引导台8的稳定性。夹持机构9包括电动推杆901,电动推杆90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槽16的内底壁,电动推杆9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902,联动板902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903,两个导向槽90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杆904,通过设置电动推杆901,通过电动推杆901的伸缩端带动联动板902移动,可使转动杆904在导向槽903的内部滑动,两个转动杆90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905,两个夹持块905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槽16的内壁,通过设置夹持块905,将转动杆904带动夹持块905转动,进而可对车架轮胎进行夹持。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启动第一电机2,使第一电机2的输出转轴带动齿轮3旋转,并在齿轮3和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包括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齿轮(3),所述控制箱(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齿条(4),且齿条(4)与齿轮(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条(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台(8),两个所述引导台(8)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引导块(12),两个所述引导台(8)的顶面均开设有移动槽(14),两个所述引导台(8)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螺杆(13),两个所述螺杆(1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5),两个所述移动块(15)的顶面均开设有转动槽(16),两个所述转动槽(16)的内部均设有夹持机构(9),两个所述引导台(8)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坡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包括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齿轮(3),所述控制箱(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齿条(4),且齿条(4)与齿轮(3)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条(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台(8),两个所述引导台(8)相互远离一侧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引导块(12),两个所述引导台(8)的顶面均开设有移动槽(14),两个所述引导台(8)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两个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螺杆(13),两个所述螺杆(1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5),两个所述移动块(15)的顶面均开设有转动槽(16),两个所述转动槽(16)的内部均设有夹持机构(9),两个所述引导台(8)的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坡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精确定位拼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9)包括电动推杆(901),所述电动推杆(90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槽(16)的内底壁,所述电动推杆(90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联动板(902),所述联动板(902)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903),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改张静侯琴琴于俊梅李胶龙杨铭阳张雨航原鹏张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诚德能源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