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桥融雪化冰
,具体是一种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路桥融雪化冰方法有:人工清除法、机械清除法、化学融雪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费时、费力或不环保等弊端。电热法应用于路桥融雪化冰可以解决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磨、抗疲劳、耐腐蚀、抗蠕变、导电、导热和电热转化效率高等诸多优异性能。但是当发热线采用碳纤维发热线时,存在以下问题:1、碳纤维发热线发热传热效果可能无法达到使用预期;2、碳纤维发热线埋置在路面中时承担部分路面荷载,会对碳纤维发热线的结构产生影响,例如是否良好接触、是否良好绝缘;3、碳纤维发热线埋置在路面下,会受到地下水、土壤中的酸碱和一些微生物的侵蚀分解,其耐久性会大大降低,影响使用寿命。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要一种能够高效传热融雪化冰、具有稳定性和耐久性、使用安全的路桥融雪化冰碳纤维发热线被设计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裹的内层发热丝束、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聚四氟乙烯层、交联聚乙烯层、不锈钢编织网套,其中内层发热丝束作为内层发热层,由多条碳纤维发热丝组成;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作为扩热层,聚四氟乙烯层作为中间层,交联聚乙烯层作为次外层,不锈钢编织网套作为最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包裹的内层发热丝束、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聚四氟乙烯层、交联聚乙烯层、不锈钢编织网套,其中内层发热丝束作为内层发热层,由多条碳纤维发热丝组成;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作为扩热层,聚四氟乙烯层作为中间层,交联聚乙烯层作为次外层,不锈钢编织网套作为最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由两层玻璃纤维与其间的碳纳米管巴克纸堆叠压密,再由环氧树脂浸渍渗透固化制成管状,包裹在内层发热丝束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1~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紧密包裹在碳纳米管巴克纸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层外部,注塑成型,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1~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融雪化冰的碳纤维发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聚乙烯层紧密包裹在聚四氟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衡林,耿志远,陈智,陆健,罗振源,甘书宽,李文涛,裴尧尧,连星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