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及伤员后送背负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960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属于背负舱领域,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主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用于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并对生命状态信息进行显示。本公开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下进行远程通信,并支持远程急救操控指令,并十分便于后方端及运送人员追踪患者体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及伤员后送背负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负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用于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伤员后送背负舱。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欧亚大陆经贸战略实施,特殊地理环境的极端自然灾害救治及敌后作战等活动日益频繁,对具备ICU功能前置的各种生命救治装备的需求逐步增多,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110485A公开了一种可机载车载转运的生命支持舱,设计了舱体结构和生命支持系统布局,但由于可机载车载转运的生命支持舱体型庞大,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灾害场景以及某些特殊战场场景,由于空中飞机、地面车辆难以到达,只能采用背负式生命支持舱,然而现有的背负式生命支持舱缺乏极端场景远程救治配套通信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无法与后方救援指挥中心或后送救治医院进行远程数据交互。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854230B公开了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上述后送系统难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及交互,无法接受远程救治指令,容易耽误最佳诊断时间,且运送人员也难以获知舱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下进行远程通信,并支持远程急救操控指令,并十分便于后方端及运送人员追踪患者体征。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主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用于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将所述调控决策指令输送至所述背负舱内的治疗设备执行,将所述生命状态信息输送至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发送至所述后方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发送外部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并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生命状态信息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包括信道感知单元、解析解算单元以及装载有导航电子地图处理逻辑的地图导航单元,信道感知单元所述用于感知及获取不同通信制式的信号,所述解析解算单元用于对所述信道感知单元获取某个通信制式信号进行解析,其封装有不同制式信号的解析协议栈及相应的解算算法,所述地图导航单元用于提供实时位置信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信道感知单元感知及获取4G/5G通信制式、警用或业余无线电频段的低速率窄带通信制式、本地RS-485通信制式、WiFi以及蓝牙通信制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号;或者所述信道感知单元感知及获取北斗短报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信道感知单元依据获取不同通信制式的信号的能量感知其信道的可用性,并依据不同通信制式的能量强弱由高到低进行选择及切换,当所有通信制式对应的信号均不可用时,所述信道感知单元切换至北斗短报文模式。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交互主屏及手持终端,所述交互主屏固定在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机箱上,用于显示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生命状态信息,显示所述手持终端位于所述背负舱的外部,其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的WiFi或者蓝牙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外部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并接收及显示所述生命状态信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后方端配置为后方救援指挥中心或后送救治医院中的一种,所述外部指令配置为远程急救操控指令,所述后方端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远程通信,所述后方端发送所述远程急救操控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并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调控决策指令至治疗设备执行。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采用决策树模型,并通过医学知识和规则以及治疗历史案例建立所述决策树模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板卡插槽,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配置为多制式通信板卡和/或所述主控模块配置为主控板卡,所述多制式通信板卡与所述板卡插槽中的插槽导轨插接配合和/或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板卡插槽中的插槽导轨插接配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电源板卡,所述电源板卡与所述板卡插槽中的插槽导轨插接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包括舱体、监护设备以及治疗设备,所述监护设备以及所述治疗设备均位于所述舱体内,还包括上述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固定在所述舱体内,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与所述监护设备电连接获取所述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与治疗设备电连接,控制所述治疗设备执行调控决策指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设置有能够支持多种通信制式的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能够使得主控模块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主控模块又能够与背负舱内监护设备及治疗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实现了远程观测及辅助诊疗背负舱内患者的技术效果,而且本申请中选用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能够实现多种通信制式的切换,十分适用于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通信信号稀少的工作场景,甚至即使没有合理的信号,还可以通过北斗短报文实现信息的暂存。另外,本申请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交互主屏及手持终端,能够便于运送人员实时获知患者的生命体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伤员后送背负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背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图中:00、生命信息处理装置;11、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12、主控模块;13、人机交互模块;2、后方端;111、信道感知单元;112、解析解算单元;113、地图导航单元;131、交互主屏;132、手持终端;3、机箱;31、板卡插槽;41、多制式通信板卡;42、主控板卡;32、插槽导轨;43、电源板卡;5、舱体;44、背板;51、上容纳腔;52、下容纳腔;53、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包括多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用于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n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将所述调控决策指令输送至所述背负舱内的治疗设备执行,将所述生命状态信息输送至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发送至所述后方端;/n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发送外部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并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生命状态信息并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用于与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
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与所述后方端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所述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将所述调控决策指令输送至所述背负舱内的治疗设备执行,将所述生命状态信息输送至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发送至所述后方端;
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发送外部指令至所述主控模块,并接收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生命状态信息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包括:
信道感知单元,用于感知及获取不同通信制式的信号;
解析解算单元,用于对所述信道感知单元获取某个通信制式信号进行解析,其封装有不同制式信号的解析协议栈及相应的解算算法;
装载有导航电子地图处理逻辑的地图导航单元,用于提供实时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感知单元感知及获取4G/5G通信制式、警用或业余无线电频段的低速率窄带通信制式、本地RS-485通信制式、WiFi以及蓝牙通信制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信号;或者所述信道感知单元感知及获取北斗短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感知单元依据获取不同通信制式的信号的能量感知其信道的可用性,并依据不同通信制式的能量强弱由高到低进行选择及切换,当所有通信制式对应的信号均不可用时,所述信道感知单元切换至北斗短报文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交互主屏及手持终端;
所述交互主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晖彭云峰董一颍李鑫雷联会郭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