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94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装置,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单耳式蓝牙耳机在随身携带不使用状态下,一般将其放置于口袋内,但由于蓝牙耳机体积较小,蓝牙耳机从口袋中漏出时,无法察觉到,而且蓝牙耳机也不具备丢失警示功能,蓝牙耳机从口袋丢失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提醒的问题。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包括蓝牙耳机,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整体呈矩形片结构,且弹性夹片顶端呈九十度弯折结构,弹性夹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蓝牙耳机前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蓝牙耳机因外界因素从与口袋分离时,在无口袋阻碍变形的因素下,蜂鸣器将启动发出高分贝声响,从而在蓝牙耳机与口袋分离时第一时间提醒用户,避免蓝牙耳机的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牙耳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蓝牙耳机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耳机装置。
技术介绍
蓝牙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蓝牙耳机指,通过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例如申请号:201610721867.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挂绳、使用方法以及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挂绳包括挂绳本体和套装在所述挂绳本体上的卡环,在所述挂绳本体的一端部设有与所述颈部相匹配的卡合部。通过设置卡合部,使得蓝牙耳机的颈部可以卡合在卡合部;并通过套装在所述挂绳本体上的卡环,使得卡合部卡紧,增加了挂绳与蓝牙耳机固定后的牢固性,避免蓝牙耳机的脱落;通过将装配有本专利技术的挂绳的蓝牙耳机悬挂在脖子或者手臂上,也可缠在挎包、背包等随身物品上,便于携带和随时随地取下接听电话,十分方便;以及挂绳的结构简单、小巧,有利于降低成本;在固定时只需要将蓝牙耳机卡合固定在卡合部,并推动卡环进行固定就可,卸下时为反向操作,使用简单。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单耳式蓝牙耳机在随身携带不使用状态下,一般将其放置于口袋内,但由于蓝牙耳机体积较小,蓝牙耳机从口袋中漏出时,无法察觉到,而且蓝牙耳机也不具备丢失警示功能,蓝牙耳机从口袋丢失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提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装置,以解决现单耳式蓝牙耳机在随身携带不使用状态下,一般将其放置于口袋内,但由于蓝牙耳机体积较小,蓝牙耳机从口袋中漏出时,无法察觉到,而且蓝牙耳机也不具备丢失警示功能,蓝牙耳机从口袋丢失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提醒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蓝牙耳机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包括蓝牙耳机,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整体呈矩形片结构,且弹性夹片顶端呈九十度弯折结构,弹性夹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蓝牙耳机前端面;往复移动件,所述往复移动件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往复移动件滑动连接在蓝牙耳机内。进一步的,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有:收纳槽,收纳槽呈矩形槽结构,收纳槽开设于蓝牙耳机前端面,收纳槽底侧端部位采用圆滑过渡结构;弹性夹片顶端外折部位与收纳槽顶侧端部位固定相连接,弹性夹片前端面与蓝牙耳机前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弹性夹片后端面不与收纳槽内端底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有:往复移动凹腔,往复移动凹腔呈矩形凹腔结构,往复移动凹腔开设于蓝牙耳机内部;滑动凹孔,滑动凹孔呈矩形孔结构,滑动凹孔开设于收纳槽内端底面且与往复移动凹腔相连通,滑动凹孔对应于收纳槽顶侧方部位;弹性夹片包括有:抵压凸起,抵压凸起整体呈圆弧形凸起,抵压凸起固定设置于弹性夹片后端面;抵压凸起直径小于滑动凹孔的宽度,抵压凸起与滑动凹孔位置相对;抵压凸起凸起端位于滑动凹孔内。进一步的,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有:滑动腔,滑动腔呈圆柱形凹腔结构,滑动腔开设于蓝牙耳机内部,滑动腔对应于收纳槽底侧方部位;阻隔通孔,阻隔通孔呈圆形通孔结构,阻隔通孔开设于蓝牙耳机前端面且与滑动腔相连通;阻隔通孔直径小于滑动腔直径,且滑动腔与阻隔通孔同轴心设置;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开设于滑动腔轴心部位且与往复移动凹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移动件包括有:转动辅助件,转动辅助件为轴承,转动辅助件固定安装于往复移动件前端面底侧方部位;滑动辅助件A,滑动辅助件A为钢珠球,滑动辅助件A共设置有四颗,四颗滑动辅助件A分别内嵌转动安装于往复移动件顶端面、底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中心部位;往复移动件位于往复移动凹腔内,且往复移动件通过四颗滑动辅助件A沿往复移动凹腔前后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移动件前端面顶侧方部位固定安装有警示机构,警示机构整体呈矩形壳体结构;警示机构内部依次安装有蜂鸣器、导电块A、纽扣电池、导电块B及电路复位件,导电块A和纽扣电池均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管脚相连接;电路复位件为绝缘弹簧,电路复位件普通伸展状态下,导电块A、纽扣电池、导电块B及电路复位件处于依次相接触状态;警示机构包括有:贯通插槽,贯通插槽呈矩形贯通槽结构,贯通插槽开设于警示机构前端面并贯通其后端面,贯通插槽开设位置对应于导电块A和纽扣电池相接触部位。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机构正前方设置有往复移动抵压件,往复移动抵压件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往复移动抵压件包括有:滑动辅助件B,滑动辅助件B为钢珠球,滑动辅助件B共设置有四颗,四颗滑动辅助件B分别内嵌转动安装于滑动辅助件B顶端面、底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中心部位;复位件,复位件为弹簧,复位件为两组,两组复位件分别固定安装于往复移动抵压件后端面顶侧及底侧方部位;往复移动抵压件位于滑动凹孔内,往复移动抵压件通过滑动辅助件B沿滑动凹孔前后往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移动抵压件包括有:绝缘插片,绝缘插片整体呈矩形块结构,绝缘插片固定设置于往复移动抵压件后端面中间部位;铜质导电块,铜质导电块内嵌安装于绝缘插片上;两组复位件另一端与警示机构前端面固定相连接;复位件普通伸展状态下,绝缘插片滑动插接在贯通插槽内将导电块A和纽扣电池分隔。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辅助件部位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件,驱动件整体呈圆柱,驱动件后端与转动辅助件固定相连接,驱动件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驱动件通过外螺纹与螺纹通孔螺纹相连接;移动挡块,移动挡块整体呈圆块结构,移动挡块后端面与驱动件前端面固定相连接,驱动件与移动挡块同轴心设置;移动挡块直径与滑动腔直径相一致,移动挡块位于滑动腔内;扭块,扭块整体呈矩形块结构,扭块固定设置于移动挡块前端面。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移动件后端面与往复移动凹腔内端后侧面相接触状态下,扭块前端面不与滑动腔内端前侧面相接触,且往复移动抵压件前端面与抵压凸起外相切接触,这时铜质导电块不与纽扣电池相接触;当扭块前端面与滑动腔内端前侧面相接触状态下,往复移动件后端面与往复移动凹腔内端后侧面相分离,抵压凸起抵压往复移动抵压件,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铜质导电块与纽扣电池和导电块A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弹性夹片与收纳槽的设置,在不使用蓝牙耳机且随身携带时,可通过弹性夹片与收纳槽将本专利技术蓝牙耳机夹持携带在口袋部位,避免蓝牙耳机因体积较小易从口袋内漏出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收纳槽底侧端部位采用圆滑过渡结构,通过其圆滑过渡结构的设置,便于从该圆滑过渡结构部位可快速实现拨动弹性夹片。本专利技术通过抵压凸起、往复移动件、警示机构、往复移动抵压件及驱动机构的设置,当本专利技术蓝牙耳机因外界因素从与口袋分离时,在无口袋阻碍变形的因素下,抵压凸起将抵压往复移动抵压件,使得铜质导电块将与纽扣电池和导电块A相接触,使警示机构处于内部电源接通状态,蜂鸣器将启动发出高分贝声响,从而在蓝牙耳机与口袋分离时第一时间提醒用户,避免蓝牙耳机的丢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耳机(1),/n弹性夹片(2),所述弹性夹片(2)整体呈矩形片结构,且弹性夹片(2)顶端呈九十度弯折结构,弹性夹片(2)固定安装于所述蓝牙耳机(1)前端面;/n往复移动件(3),所述往复移动件(3)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往复移动件(3)滑动连接在蓝牙耳机(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蓝牙耳机(1),
弹性夹片(2),所述弹性夹片(2)整体呈矩形片结构,且弹性夹片(2)顶端呈九十度弯折结构,弹性夹片(2)固定安装于所述蓝牙耳机(1)前端面;
往复移动件(3),所述往复移动件(3)整体呈矩形块结构,往复移动件(3)滑动连接在蓝牙耳机(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1)包括有:
收纳槽(101),收纳槽(101)呈矩形槽结构,收纳槽(101)开设于蓝牙耳机(1)前端面,收纳槽(101)底侧端部位采用圆滑过渡结构;
弹性夹片(2)顶端外折部位与收纳槽(101)顶侧端部位固定相连接,弹性夹片(2)前端面与蓝牙耳机(1)前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弹性夹片(2)后端面不与收纳槽(101)内端底面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1)包括有:
往复移动凹腔(105),往复移动凹腔(105)呈矩形凹腔结构,往复移动凹腔(105)开设于蓝牙耳机(1)内部;
滑动凹孔(104),滑动凹孔(104)呈矩形孔结构,滑动凹孔(104)开设于收纳槽(101)内端底面且与往复移动凹腔(105)相连通,滑动凹孔(104)对应于收纳槽(101)顶侧方部位;
弹性夹片(2)包括有:
抵压凸起(201),抵压凸起(201)整体呈圆弧形凸起,抵压凸起(201)固定设置于弹性夹片(2)后端面;
抵压凸起(201)直径小于滑动凹孔(104)的宽度,抵压凸起(201)与滑动凹孔(104)位置相对;
抵压凸起(201)凸起端位于滑动凹孔(104)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1)包括有:
滑动腔(102),滑动腔(102)呈圆柱形凹腔结构,滑动腔(102)开设于蓝牙耳机(1)内部,滑动腔(102)对应于收纳槽(101)底侧方部位;
阻隔通孔(103),阻隔通孔(103)呈圆形通孔结构,阻隔通孔(103)开设于蓝牙耳机(1)前端面且与滑动腔(102)相连通;
阻隔通孔(103)直径小于滑动腔(102)直径,且滑动腔(102)与阻隔通孔(103)同轴心设置;
螺纹通孔(106),螺纹通孔(106)开设于滑动腔(102)轴心部位且与往复移动凹腔(105)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件(3)包括有:
转动辅助件(301),转动辅助件(301)为轴承,转动辅助件(301)固定安装于往复移动件(3)前端面底侧方部位;
滑动辅助件A(302),滑动辅助件A(302)为钢珠球,滑动辅助件A(302)共设置有四颗,四颗滑动辅助件A(302)分别内嵌转动安装于往复移动件(3)顶端面、底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中心部位;
往复移动件(3)位于往复移动凹腔(105)内,且往复移动件(3)通过四颗滑动辅助件A(302)沿往复移动凹腔(105)前后往复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蓝牙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件(3)前端面顶侧方部位固定安装有警示机构(4),警示机构(4)整体呈矩形壳体结构;
警示机构(4)内部依次安装有蜂鸣器(401)、导电块A(403)、纽扣电池(404)、导电块B(405)及电路复位件(406),导电块A(403)和纽扣电池(404)均通过导线与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克成刘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歌利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