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袋袋体以及文件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88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文件袋袋体,包括:第一风琴板,第一风琴板上设置有折痕;第二风琴板,第二风琴板上设置有折痕,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相对设置;风琴底板,风琴底板上设置有折痕,风琴底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风琴板的底部和第二风琴板的底部连接;隔板组,每组隔板组包括隔板,同一组隔板组的隔板的高度相同,每组隔板组之间具有高度差,每一隔板上均设置有标签袋,同一组隔板组的标签袋相互错开,隔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隔板上设有标签袋,隔板组间有高度差,且同一高度的隔板的标签袋错开,标签袋不会互相遮挡,能够使使用者快速便捷寻找所需文件。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文件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件袋袋体以及文件袋
本技术属于办公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件袋袋体以及文件袋。
技术介绍
文件袋用于存放文件,广泛应用于财务、办公以及商务领域中,现有的文件袋一般设置标签袋,标签袋用于放置标签,标签能够便于使用者识别文件类型,通过标签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文件,但是现有文件袋存在标签之间相互遮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文件袋袋体,能够快速识别所需文件,并且能够避免标签袋相互遮挡。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文件袋。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文件袋袋体,包括:第一风琴板,所述第一风琴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第二风琴板,所述第二风琴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相对设置;风琴底板,所述风琴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所述风琴底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的底部以及第二风琴板的底部连接;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组,每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隔板,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隔板的高度相同,每组所述隔板组之间具有高度差,每一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标签袋,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所述标签袋相互错开,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组沿所述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风琴底板以及相邻所述隔板形成容纳单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文件袋袋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以及风琴底板相连,且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以及风琴底板上设有若干折痕,若干隔板布置于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形成容纳单元,容纳单元内能够放置文件,折痕展开时,使容纳单元的体积更大,能够用于放置更多的文件,折痕折叠时,能够减少文件袋袋体的体积,便于携带或存放,隔板组沿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布置,隔板上设有标签袋,隔板组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同一高度的挡板的标签袋相互错开布置,使得标签袋不会互相遮挡,使使用者能够快速便捷寻找所需文件,无需翻开被遮挡的标签袋后再寻找所需文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一侧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袋体。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文件袋,包括: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设置;底板,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的底部以及第二板的底部连接;文件袋袋体,所述文件袋袋体包括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以及隔板组,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上设有若干折痕,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琴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所述第二风琴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组,每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隔板,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隔板的高度相同,每组所述隔板组之间具有高度差,每一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标签袋,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所述标签袋相互错开,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组沿所述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第一板、第二板、底板、第一风琴板以及第二风琴板围绕形成容纳腔,所述隔板间隔所述容纳腔形成容纳单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文件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若干隔板布置于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第一板、第二板、底板、第一风琴板以及第二风琴板围绕形成容纳腔,隔板间隔容纳腔形成容纳单元,容纳单元内能够放置文件,折痕展开时,使容纳单元的体积更大,能够用于放置更多的文件,折痕折叠时,能够减少文件袋的体积,便于携带或存放,隔板组沿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布置,隔板上设有标签袋,每一组隔板组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同一高度的隔板的标签袋相互错开设置,标签袋不会互相遮挡,使使用者能够快速便捷寻找所需文件,无需翻开被遮挡的标签袋获知标签的内容后再寻找所需文件。同时,第一板、第二板以及底板形成文件袋袋体的外壳,对文件袋袋体起保护作用,同时,也更加便于携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文件袋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盖板弯折后遮蔽所述容纳单元,且所述盖板的另一侧通过锁紧装置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所述隔板组沿所述第一板至所述第二板的方向依次排列布置且隔板组的高度依次增加。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能够相互扣合的纽扣以及纽扣座,所述纽扣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纽扣座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能够相互贴合的第一贴片以及第二贴片,所述第一贴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二贴片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文件袋还包括风琴底板,所述风琴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折痕,所述风琴底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的底部以及第二风琴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风琴底板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文件袋还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文件袋袋体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文件袋还包括拉链,所述拉链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拉链位于所述文件袋袋体的上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文件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文件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文件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文件袋100、容纳腔10a、文件袋袋体110、第一风琴板111、第二风琴板112、第一隔板组113a、第二隔板组113b、隔板113、折痕114、标签袋115、容纳单元110a、第一板120、第一开口121、第二板130、第二开口131、盖板140、锁紧装置150、纽扣151、纽扣座152、第一贴片153、第二贴片154、第一侧板1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外、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件袋袋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风琴板,所述第一风琴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n第二风琴板,所述第二风琴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相对设置;/n风琴底板,所述风琴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所述风琴底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的底部以及第二风琴板的底部连接;/n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组,每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隔板,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隔板的高度相同,每组所述隔板组之间具有高度差,每一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标签袋,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所述标签袋相互错开,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组沿所述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风琴底板以及相邻所述隔板形成容纳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件袋袋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琴板,所述第一风琴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
第二风琴板,所述第二风琴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相对设置;
风琴底板,所述风琴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折痕,所述风琴底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的底部以及第二风琴板的底部连接;
隔板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组,每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隔板,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隔板的高度相同,每组所述隔板组之间具有高度差,每一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标签袋,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所述标签袋相互错开,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组沿所述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风琴底板以及相邻所述隔板形成容纳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袋袋体,其特征在于,位于一侧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第一袋体。


3.一种文件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
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设置;
底板,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的底部以及第二板的底部连接;
文件袋袋体,所述文件袋袋体包括第一风琴板、第二风琴板以及隔板组,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上设有若干折痕,所述第一风琴板与第二风琴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风琴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所述第二风琴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组,每组所述隔板组包括若干隔板,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隔板的高度相同,每组所述隔板组之间具有高度差,每一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标签袋,同一组所述隔板组的所述标签袋相互错开,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风琴板和第二风琴板的内侧连接,所述隔板组沿所述第一风琴板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所述第一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优蕾斯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