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787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信号输出端以及与克拉拨振荡器和跟随器连接的微处理单元。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通过微处理单元控制克拉拨振荡器与跟随器的合成频率,合成频率再反馈会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通过合成频率与目标频率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不断将克拉拨振荡器与跟随器的合成频率调制为与目标频率一致,提高输出射频信号的频率精准度,由于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和微处理单元都是分立的元器件且独立完成工作,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的PCB板更容易避开干扰,提高了射频谐波及调制时左右声道的隔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频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
技术介绍
无线数字广播(无线广播系统)是一种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广播的设备,具有无需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无限扩容,安装维护方便,投资省,音质优美的特点。现有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是采用一体式高集成芯片实现的。由于高集成芯片的集成度高,调制出的射频信号谐波大,且也会因热效应等使得调频调制器输出音频信号的射频失真度大、频率精度不高、音频信噪比差,左右声道的隔离度低。因此该调频调制器应用在无线广播系统中,在需要转发广播的地方存在互相干扰;该调频调制器应用在大功率发射机基站,会存在严重干扰其它信道,广播扩音后的信噪比低,因此该调频调制器无法大范围在无线广播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用于解决现有采用高集成芯片的调频调制器存在射频谐波大、频率精度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信号输出端以及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和所述跟随器连接的微处理单元,所述信号输入端用于音频信号的输入,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并输出射频信号,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跟随器连接,所述跟随器用于降低所述射频信号的阻抗且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降低阻抗的射频信号。优选地,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包括第一半导体元件、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和第十六电容,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电容量小于所述第十五电容或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电容量的四分之一。优选地,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包括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电感和第一变容二极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或晶闸管;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三极管或晶闸管时,三极管或晶闸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一端,三极管或晶闸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二端,三极管或晶闸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三端;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一端,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二端,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作为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三端。优选地,所述跟随器包括第二半导体元件,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第三端串联第十八电容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元件的第二端接地。优选地,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十三电容和第二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容二极管的阳极接地。优选地,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用于给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和所述跟随器供电的供电单元。优选地,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用于与所述微处理单元连接的显示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信号输出端以及与克拉拨振荡器和跟随器连接的微处理单元,信号输入端用于音频信号的输入,克拉拨振荡器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并输出射频信号,克拉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跟随器连接,跟随器用于降低射频信号的阻抗且与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降低阻抗的射频信号。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通过微处理单元控制克拉拨振荡器与跟随器的合成频率,合成频率再反馈会微处理单元,微处理单元通过合成频率与目标频率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不断将克拉拨振荡器与跟随器的合成频率调制为与目标频率一致,提高输出射频信号的频率精准度,由于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和微处理单元都是分立的元器件且独立完成工作,该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的PCB板更容易避开干扰,提高了射频谐波及调制时左右声道的隔离度,解决了现有采用高集成芯片的调频调制器存在射频谐波大、频率精度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克拉拨振荡器的等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的控制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器及其调频调制电路,用于解决了现有采用高集成芯片的调频调制器存在射频谐波大、频率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101、克拉拨振荡器10、跟随器20、信号输出端102以及与克拉拨振荡器10和跟随器20连接的微处理单元U1,信号输入端101用于音频信号的输入,克拉拨振荡器10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并输出射频信号,克拉拨振荡器10的输出端与跟随器20连接,跟随器20用于降低射频信号的阻抗且与信号输出端102连接,信号输出端102用于输出降低阻抗的射频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微处理单元U1包括微处理芯片,微处理芯片优先选为MB15系列的微处理芯片。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芯片的引脚端8连接在克拉拨振荡器10与跟随器20之间。微处理单元U1主要用于控制克拉拨振荡器10和跟随器20的运行,可以让音频信号从信号输入端101的端口输入,通过克拉拨振荡器10和跟随器20对输入音频信号的振荡频率进行调频调制,输出射频信号。克拉拨振荡器10输出的频率范围fvco为80~110MHz,频率步进为100kHz。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信号输出端以及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和所述跟随器连接的微处理单元,所述信号输入端用于音频信号的输入,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并输出射频信号,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跟随器连接,所述跟随器用于降低所述射频信号的阻抗且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降低阻抗的射频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克拉拨振荡器、跟随器、信号输出端以及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和所述跟随器连接的微处理单元,所述信号输入端用于音频信号的输入,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调频调制并输出射频信号,所述克拉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跟随器连接,所述跟随器用于降低所述射频信号的阻抗且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降低阻抗的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包括第一半导体元件、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和第十六电容,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跟随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电容量小于所述第十五电容或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电容量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拉拨振荡器包括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电感和第一变容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广播系统的调频调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或晶闸管;当所述第一半导体元件为三极管或晶闸管时,三极管或晶闸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李子强黎锐东莲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迪士普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