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758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丝杆、螺纹套、连接杆、电动伸缩杆、夹持座、喷釉头、增压泵、釉液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轴、正反电机、喷釉台和驱动电机的相互配合下、从而实现了自动对瓷器的喷釉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喷釉效率,通过正反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丝杆和螺纹套的相互配合下,从而使得喷釉头能够上下调节,同时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从而能够调节喷釉头与陶瓷之间的间隔,配合着转动的喷釉台,最大程度上减少喷釉死角,整个上釉过程自动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
技术介绍
喷釉是现代陶瓷施釉技法之一,用喷枪或喷雾器使釉浆雾化喷到坯体表面,适用于大型器皿及造型复杂或薄胎制品,可多次喷釉以进行多色施釉和达到较厚釉层,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喷釉法是指采用喷釉器将釉料雾化喷到坯体表面,此种施釉方法适合于大型产品及造型复杂、或薄胎等需要多次施釉的产品,可以多次喷釉、以进行多釉色的施釉,并且能够获得较厚的釉层,现在很多瓷砖厂就是用得这种方式进行施釉,还有一种将浇釉与喷釉相结合的施釉机械方法,可以达到效率高而且釉面光滑平整的效果,大型卫生洁具产品坯体的挂釉,通常采用了自动化喷釉方法。现有的喷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在以往的日用陶瓷生产中,各陶瓷厂家原材料性能的差异或是各种产品外形的限制原因,施釉工序只能采用手工浸釉的工艺方法进行施釉,手工浸釉生产效率低,上釉质量差、工人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包括底座(1)和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套(6),两个所述螺纹套(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端部安装有夹持座(9),所述夹持座(9)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喷釉头(10),所述喷釉头(10)通过软管与增压泵(18)相连接,所述增压泵(18)通过管道与釉液箱(17)相连接,所述丝杆(5)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包括底座(1)和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丝杆(5),所述丝杆(5)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套(6),两个所述螺纹套(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端部安装有夹持座(9),所述夹持座(9)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喷釉头(10),所述喷釉头(10)通过软管与增压泵(18)相连接,所述增压泵(18)通过管道与釉液箱(17)相连接,所述丝杆(5)的端部安装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安装在旋转轴(13)的表面,所述旋转轴(13)的端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正反电机(14),所述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喷釉台(16),所述喷釉台(16)的底端中心处通过转轴安装有驱动电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余热的喷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液箱(17)的侧壁内部开设有空腔(21),所述釉液箱(17)的外壁表面贯通空腔(21)安装有暖气管(23),且暖气管(23)的表面设置有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帅甫刘福军刘晋王志凯王志杰王冬美邓辉辉董根龙王维颜国安刚陆益权刘忠诚王积斌徐晓磊郭金忠牛国动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泰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