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91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其内部设有粉碎装置;反应器,其包括相互隔绝的内腔和外腔,外腔环绕于内腔的外部;预处理装置与内腔连通;转轴,其贯穿设于内腔中,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装置;冷凝器,其通过冷凝管与内腔连通;燃烧器,其入口端与冷凝器的第一出口连接,燃烧器的出口端通过热气导入管与外腔连通,燃烧器的入口端通过热气导出管与外腔连通;液化气收集装置,其与冷凝器的第二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可以实现固体、液体和气体有机废物的综合处理;第二,可以对热解后的产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第三,可以对热解反应实现自供热,有效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物处理是指对有机废弃物及其污染物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使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甚至变废为宝。其基本的处理方法包括:堆肥法、焚烧、卫生填埋、等离子体处理、热解法等技术。堆肥法和卫生填埋对场地都有严格的要求,且处理对象单一;等离子体处理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处理成本较高;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不但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无法彻底消除。因此热解法通过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热解法也仅限于固体有机废物,对将其运用于液体或气体有机废物处理却鲜有报道;同时关于热解后的产物回收技术也不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其内部设有粉碎装置;反应器,其包括相互隔绝的内腔和外腔,所述外腔环绕于所述内腔的外部;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所述内腔连通;转轴,其贯穿设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装置;冷凝器,其通过冷凝管与所述内腔连通;燃烧器,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器的出口端通过热气导入管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燃烧器的入口端通过热气导出管与所述外腔连通;液化气收集装置,其与所述冷凝器的第二出口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残渣收集装置,其通过残渣出口与所述内腔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格栅,且所述格栅位于所述粉碎装置的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多个所述搅拌装置等间隔布置于所述转轴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每个所述搅拌装置的端部均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搅拌装置的端部可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当热解反应进行时,所述刮板与其所对应的搅拌装置相重合;当热解反应结束时,所述刮板与其所对应的搅拌装置相垂直,且所述刮板与所述内腔的内壁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热气导入管设有多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腔通过管道与第一真空泵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与第二真空泵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磁化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格栅的孔径不大于2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可以实现固体、液体和气体有机废物的综合处理;第二,可以对热解后的产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第三,可以对热解反应实现自供热,有效降低了处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处理装置;11、粉碎装置;12、格栅;2、反应器;21、内腔;22、外腔;23、转轴;24、搅拌装置;25、热气导出管;26、热气导入管;27、冷凝管;28、残渣出口;3、冷凝器;31、第一出口;32、第二出口;4、燃烧器;5、残渣收集装置;6、液化气手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用术语仅用于说明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术语“包括”和/或“包含”用于指定所述元件、步骤、操作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步骤、操作和/或组件的情况。术语“第一”、“第二”等可能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不代表顺序,且不对这些元件起限定作用。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素和另一个元素。结合以下附图,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关于本技术所述实施例的说明。附图仅出于说明的目的用来描绘本技术所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地从以下说明中认识到,在不背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技术所示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1,其内部设有粉碎装置11。预处理装置1实现对液体、气体和固体有机废物的预处理操作,可以根据所处理的有机废物的种类或者形态确定采用哪些预处理工艺。由于涉及对气体和液体有机废物的处理,预处理装置1设有盖体,以使得预处理装置1形成一个密封腔体。本实施例中在预处理装置1的内部设置了粉碎装置11,用于对固体有机废物实现粉碎处理,一方面使有机废物可以较为顺利地进入反应器2中;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有机废物的热接触面积,提高其热解效率。优选的,在预处理装置1中也可设置催化剂投加装置,以便向预处理装置1中投加碱性催化剂,当处理呈酸性的气体或液体有机废物时,可以将有机废物进行吸收中和。反应器2,其包括相互隔绝的内腔21和外腔22,外腔22环绕于内腔21的外部;预处理装置1与内腔21连通。反应器2用于实现有机废物的热解过程,有机废物被输送至内腔21中,外腔22中充有加热气体对内腔2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腔21中的有机废物发生热解。本实施例中预处理装置1设于反应器2的上方,预处理装置1底端与内腔21的顶端连接,经过预处理的有机废物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内腔21中。优选的,可在预处理装置1内纵向设置一个螺旋推进器,或在预处理装置1的外侧底部设置一个振荡装置,以便更好地使预处理后的有机废物进入内腔21中进行热解处理。转轴23,其贯穿设于内腔21中,转轴23上设有多个搅拌装置24。转轴23带动多个搅拌装置24转动对内腔21中的有机废物进行充分搅拌,使有机废物能够更充分地与外腔22接触,提高有机废物的热解效率。转轴23与外部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电机可以调整转轴23的转速。冷凝器3,其通过冷凝管27与内腔21连通。冷凝器3用于对有机废物热解后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冷凝。有机废物热解后的气体产物一般为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等,均为可燃气体且燃烧后产物不具污染性。可以通过冷凝作用对有机废物热解后的气体产物进行回收利用。燃烧器4,其入口端与冷凝器3的第一出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预处理装置(1),其内部设有粉碎装置(11);/n反应器(2),其包括相互隔绝的内腔(21)和外腔(22),所述外腔(22)环绕于所述内腔(21)的外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与所述内腔(21)连通;/n转轴(23),其贯穿设于所述内腔(21)中,所述转轴(23)上设有多个搅拌装置(24);/n冷凝器(3),其通过冷凝管(27)与所述内腔(21)连通;/n燃烧器(4),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3)的第一出口(31)连接,所述燃烧器(4)的出口端通过热气导入管(26)与所述外腔(22)连通,所述燃烧器(4)的入口端通过热气导出管(25)与所述外腔(22)连通;/n液化气收集装置(6),其与所述冷凝器(3)的第二出口(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预处理装置(1),其内部设有粉碎装置(11);
反应器(2),其包括相互隔绝的内腔(21)和外腔(22),所述外腔(22)环绕于所述内腔(21)的外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与所述内腔(21)连通;
转轴(23),其贯穿设于所述内腔(21)中,所述转轴(23)上设有多个搅拌装置(24);
冷凝器(3),其通过冷凝管(27)与所述内腔(21)连通;
燃烧器(4),其入口端与所述冷凝器(3)的第一出口(31)连接,所述燃烧器(4)的出口端通过热气导入管(26)与所述外腔(22)连通,所述燃烧器(4)的入口端通过热气导出管(25)与所述外腔(22)连通;
液化气收集装置(6),其与所述冷凝器(3)的第二出口(3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残渣收集装置(5),其通过残渣出口(28)与所述内腔(21)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1)的内部设有格栅(12),且所述格栅(12)位于所述粉碎装置(11)的下方。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张景志侯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