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清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825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壳、散热条、把手、电机开关、收纳盒、电池、电机、电线、扇叶、吸风口、清洗装置和拆卸滤网,本设计通过收纳盒左端的清理装置,工作人员先将电缆从进线口贯穿于出线口,通过电机开关打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输出轴上的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与齿轮进行啮合转动,并且轴承通过清理筒与第二齿轮进行转动,清理筒转动时将对电缆表面积进行清理洗刷,洗刷后的灰尘会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输出轴上的叶片进行转动,转动时产生的吸力会将灰尘吸入收纳盒中,达到了对电缆表面的凝固灰尘进行清理,避免工作人员二次清理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清洗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电缆长时间使用会附着大量灰尘,需要对电缆使用吸尘器进行清理表面灰尘,但是现有技术不具备对电缆表面凝固灰尘进行清理的功能,导致了工作人员需要二次清洗电缆浪费大量精力的问题,不具备对防尘网进行拆卸清洗的功能,导致了长时间不清洗防尘网吸附能力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解决了但是现有技术不具备对电缆表面凝固灰尘进行清理的功能,导致了工作人员需要二次清洗电缆浪费大量精力的问题,不具备对防尘网进行拆卸清洗的功能,导致了长时间不清洗防尘网吸附能力变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包括机壳、散热条、把手、电机开关、收纳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包括机壳(1)、散热条(2)、把手(3)、电机开关(4)、收纳盒(5)、电池(6)、电机(7)、电线(8)、扇叶(9)和吸风口(9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10)和拆卸滤网(11),所述机壳(1)前端面中端设置有散热条(2),所述机壳(1)右端设置有把手(3),所述机壳(1)顶端面设置有电机开关(4),所述机壳(1)左端设置有收纳盒(5),所述机壳(1)内部底端面右侧设置有电池(6),所述机壳(1)内部中端设置有电机(7),并且电机(7)通过电线(8)与电池(6)进行电连接,所述电机(7)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9),所述机壳(1)左端面中端设置有吸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电路线缆清理装置,包括机壳(1)、散热条(2)、把手(3)、电机开关(4)、收纳盒(5)、电池(6)、电机(7)、电线(8)、扇叶(9)和吸风口(9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装置(10)和拆卸滤网(11),所述机壳(1)前端面中端设置有散热条(2),所述机壳(1)右端设置有把手(3),所述机壳(1)顶端面设置有电机开关(4),所述机壳(1)左端设置有收纳盒(5),所述机壳(1)内部底端面右侧设置有电池(6),所述机壳(1)内部中端设置有电机(7),并且电机(7)通过电线(8)与电池(6)进行电连接,所述电机(7)输出轴上设置有扇叶(9),所述机壳(1)左端面中端设置有吸风口(901),所述收纳盒(5)左端面设置有清洗装置(10),所述清洗装置(10)由盒壳(101)、进线口(102)、出线口(103)、第二齿轮(104)、清洗筒(105)、轴承(106)、第二电机盒(107)、第二电机(108)、齿轮(109)和散热网(1011)组成,所述盒壳(101)前端面中端设置有进线口(102),所述盒壳(101)后端面中端设置有出线口(103),所述盒壳(101)内部前端设置有第二齿轮(104),并且清洗筒(105)通过轴承与第二齿轮(10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盒壳(101)内部右端前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盒(107),所述第二电机盒(107)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08),所述第二电机(108)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109),并且第二电机(108)通过齿轮(109)与第二齿轮(10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盒(107)后端面右侧设置有散热网(1011),所述盒壳(101)与收纳盒(5)进行插接,所述吸风口(901)内部左端设置有拆卸滤网(11),所述拆卸滤网(11)由外壳(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清阳雨辰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