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70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包括地面、墙体、支撑杆、钢筋和连接装置,所述地面的一端设有墙体,所述墙体和地面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钢筋,且钢筋突出墙体,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和支撑杆固定安装,所述底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夹板,所述滑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通过设置连接装置,能够将多个支撑杆固定在一起,进而避免搬运多个支撑杆时,多个支撑杆无法相互固定,导致无法一次性搬运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能够大大缩短了建筑建成的时间,其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进行安装时,通常会将浇筑好的墙体进行支撑固定,大多数采用支撑杆对墙体进行支撑,在建筑时会采用大量的支撑杆,这些支撑杆在使用前后都需要搬运,由于每个支撑杆都是单独的,且不相互连接,导致在搬运多个支撑杆时会造成极大不便,且浇筑好的墙体侧壁都会有突出的钢筋,在安装时需要工人在一旁扶着进行安装,突出的钢筋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容易在安装时划伤工人,由于支撑杆的表面没有任何的反光措施,当夜晚工地巡查人员在巡逻时,容易被固定在地上的支撑杆绊倒。<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生产:在工厂内将墙体(2)浇筑成型,并将墙体(2)加工完成,检验浇筑的墙体(2)是否合格,对其进行质检,质检完成后等待出厂;/nB.运输:将质检完成后的墙体(2)装车,在通过车辆将墙体(2)运输到工地进行放置,再等待吊装;/nC.吊装:通过吊塔将墙体(2)吊起,再将墙体(2)吊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地面(1)上的工作人员对墙体(2)进行对接,使得墙体(2)和其他装配体进行对接装配,再用支撑杆(3)对墙体(2)进行支撑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生产:在工厂内将墙体(2)浇筑成型,并将墙体(2)加工完成,检验浇筑的墙体(2)是否合格,对其进行质检,质检完成后等待出厂;
B.运输:将质检完成后的墙体(2)装车,在通过车辆将墙体(2)运输到工地进行放置,再等待吊装;
C.吊装:通过吊塔将墙体(2)吊起,再将墙体(2)吊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地面(1)上的工作人员对墙体(2)进行对接,使得墙体(2)和其他装配体进行对接装配,再用支撑杆(3)对墙体(2)进行支撑固定。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施工方法的装配式建筑固定装置,包括地面(1)、墙体(2)、支撑杆(3)、钢筋(5)和连接装置(4),所述地面(1)的一端设有墙体(2),所述墙体(2)和地面(1)之间设有支撑杆(3),所述墙体(2)的内部设有钢筋(5),且钢筋(5)突出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表面设有连接装置(4),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底板(41),所述底板(41)的一端和支撑杆(3)固定安装,所述底板(41)远离支撑杆(3)的一端开设有滑槽(42),所述滑槽(4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43),所述滑杆(43)远离滑槽(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夹板(44),所述滑杆(4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底板(4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弹簧(45),所述第一弹簧(45)远离滑槽(42)的一端和滑杆(4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动夹板(44)彼此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7),所述连接块(47)呈“U”字形,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亮亮沈家玲方学娣金双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宸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