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63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0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文物遗址施工的领域,其包括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隐形管道铺设,S2、预制裂缝泡沫板,S3、浇筑混凝土层,S4、浇筑改性土层,S5、构筑仿自然裂缝,S6、艺术处理,S7、养护;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包括:主管道以及间隔设于所述主管道上的多个分水管,基台的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混凝土层、艺术改性土层;所述艺术改性土层上表面间隔开设有多个仿自然裂缝,所述仿自然裂缝的下端与所述分水管相连通。本申请具有满足土遗址还原施工中排水的结构与遗址表面自然处理相适配,使遗址还原更加自然、逼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文物遗址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土遗址指以上土质材料为主体组成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建筑遗址、构筑物等多人类活动遗迹。土遗址内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种类。由于大多数土遗址原埋藏于地下,在考古发掘后常对原址进行回填,在原址的地表位置进行遗址还原,以对外开放展示。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遗址还原的构筑物内设置排水管道和雨水篦子,以使构筑物在雨水天气,雨水能够沿雨水篦子和排水管道及时排出构筑物内,避免构筑物受到积水的浸泡而发生损坏。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土遗址还原工程,展示的是一个被雨水冲刷、垮塌自然、原生态的效果,排水部位出现一个雨水篦子显得突兀及人工化,与遗址表面自然处理的展示不搭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土遗址还原施工中排水的结构与遗址表面自然处理相适配,使遗址还原更加自然、逼真,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隐形管道铺设:在施工区域内构筑混凝土基台,清理基台表面并喷刷界面剂,在预定的位置固定主管道,在主管道上间隔设置多个分水管,分水管倾斜布设,分水管远离主管道的一端高于分水管靠近主管道的一端,用泡沫堵塞块将分水管远离主管道一端的管口堵塞;S2、预制裂缝泡沫板:将多个泡沫板的表面凿毛,得仿自然裂缝模板;S3、浇筑混凝土层:逐层浇筑混凝土以将主管道和分水管覆盖,其中在混凝土浇筑至分水管上端时,将仿自然裂缝模板支撑于泡沫堵塞块上,并继续浇筑混凝土至靠近仿自然裂缝模板的上端面处;S4、浇筑改性土层:将改性土铺设于混凝土的上表面形成改性土层,且使改性土层的上表面与仿自然裂缝模板的上端面相平齐;S5、构筑仿自然裂缝:将腐蚀剂倒在仿自然裂缝模板处,使仿自然裂缝模板和泡沫堵塞块溶解,并形成与分水管连通的仿自然裂缝;S6、艺术处理:在改性土层表面进行雕琢和拍打,形成艺术改性土层;S7、养护:在艺术改性土层的表面覆盖养护层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将养护层揭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泡沫板的表面凿毛,然后浇筑混凝土、改性土,使形成的仿自然裂缝内壁呈现出凹凸不平自然开裂的状态,以增强仿自然裂缝原生态的效果;采用腐蚀剂使仿自然裂缝模板和泡沫堵塞块溶解,既能够保持仿自然裂缝内壁呈现出仿自然裂缝真实性的肌理效果,减少人工施工的痕迹,同时也便于形成了裂缝以便透水;泡沫堵塞块使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易流入分水管内,确保分水管后期良好的排水功能;仿自然裂缝、分水管和主管道相配合能够实现土遗址还原构筑物良好的排水,埋设于混凝土层内的主管道和分水管,使现代施工痕迹得以隐藏,通过仿自然裂缝在表面透水,将自然状态与排水工程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自然逼真的效果;改性土层使现代施工混凝土基础被遮盖,使土遗址复原构筑物的外表与原遗址的颜色相近,较好塑造了土遗址复原的自然风貌;在改性土层表面进行雕琢、拍打,从而展示出土遗址复原构筑物是被雨水冲刷、垮塌自然的效果;养护层能够保证混凝土层和改性土层良好的硬化条件,使土遗址构筑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开裂,使土遗址复原构筑物更加的美观。可选的,在混凝土层未完全固化时即铺设改性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混凝土层和改性土层的用料不同,混凝土喝改性土层的膨胀和收缩度就不同,因此当浇筑的混凝土层魏完全固化时,铺设改性土层,能够提高混凝土层和改性土层之间的粘接度,避免混凝土层和改性土层之间分层、空鼓,增强土遗址复原构筑物的结构强度。可选的,所述腐蚀剂为柠烯或汽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柠烯、汽油既能够较好的溶解仿自然裂缝模板和泡沫堵塞块,也不易损坏分水管和主管道,保证排水结构的顺利形成。可选的,在步骤S7中,所述养护层为土工布。进一步的,当外界温度较高时,可增加土工布的覆盖层数,以减少混凝土层和艺术改性土层水分散失过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不易粘附在艺术改性土层的表面,能够保证艺术改性土层良好的雕琢效果,同时,土工布具有一定的重量,不易被风吹开,从而保证土工布对艺术改性土层表面持续的完整覆盖,以实现对艺术改性土层进行良好的养护作用。可选的,在步骤S7中,将所述土工布浸水后覆盖于所述艺术改性土层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浸水后覆盖于艺术改性土层的表面,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以对混凝土层、艺术改性土层进行良好的养护。可选的,在步骤S1中,所述主管道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倾斜向下布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管道倾斜布设,便于利用水流自然的流动状态,使雨水经主管道及时排出。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包括主管道以及间隔设于所述主管道上的多个分水管,基台的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混凝土层、艺术改性土层,所述主管道与多个所述分水管均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所述分水管倾斜布设,所述分水管远离所述主管道的一端高于所述分水管靠近所述主管道的一端;所述艺术改性土层上表面间隔开设有多个仿自然裂缝,所述仿自然裂缝的下端贯穿所述艺术改性土层且伸入所述混凝土层并与所述分水管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工作时,雨水沿仿自然裂缝流入分水管后汇入主管道,进行排水工作;仿自然裂缝既能够符合土遗址的文物气息,也能实现排水功能,使土遗址复原构筑物的排水结构更具有观赏功能;多个分水管与多个仿自然裂缝相配合,能够提高仿自然裂缝开设的自然性,同时也能增大仿自然裂缝排水的流量。可选的,所述分水管的外周壁上开设若干支水通孔,所述仿自然裂缝的下端与所述支水通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与分水管相对应的仿自然裂缝周侧增设仿自然裂缝,使增设的仿自然裂缝与支水通孔相连通,增大了地面的排水量;支水通孔与仿自然裂缝相配合,能够减少分水管的设置数量,降低施工成本。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泡沫板的表面凿毛,然后浇筑混凝土、改性土,使形成的仿自然裂缝内壁呈现出凹凸不平自然开裂的状态,以增强仿自然裂缝原生态的效果;采用腐蚀剂使仿自然裂缝模板和泡沫堵塞块溶解,既能够保持仿自然裂缝内壁呈现出仿自然裂缝真实性的肌理效果,减少人工施工的痕迹,同时也便于形成了裂缝以便透水;2.土工布不易粘附在艺术改性土层的表面,能够保证艺术改性土层良好的雕琢效果,同时,土工布具有一定的重量,不易被风吹开,从而保证土工布对艺术改性土层表面持续的完整覆盖,以实现对艺术改性土层进行良好的养护作用;3.排水工作时,雨水沿仿自然裂缝流入分水管后汇入主管道,进行排水工作;仿自然裂缝既能够符合土遗址的文物气息,也能实现排水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隐形管道铺设:在施工区域内构筑混凝土基台,清理基台表面并喷刷界面剂,在预定的位置固定主管道(1),在主管道(1)上间隔设置多个分水管(2),分水管(2)倾斜布设,分水管(2)远离主管道(1)的一端高于分水管(2)靠近主管道(1)的一端,用泡沫堵塞块将分水管(2)远离主管道(1)一端的管口堵塞;/nS2、预制裂缝泡沫板:将多个泡沫板的表面凿毛,得仿自然裂缝(5)模板;/nS3、浇筑混凝土层(3):逐层浇筑混凝土以将主管道(1)和分水管(2)覆盖,其中在混凝土浇筑至分水管(2)上端时,将仿自然裂缝(5)模板支撑于泡沫堵塞块上,并继续浇筑混凝土至靠近仿自然裂缝(5)模板的上端面处;/nS4、浇筑改性土层:将改性土铺设于混凝土的上表面形成改性土层,且使改性土层的上表面与仿自然裂缝(5)模板的上端面相平齐;/nS5、构筑仿自然裂缝(5):将腐蚀剂倒在仿自然裂缝(5)模板处,使仿自然裂缝(5)模板和泡沫堵塞块溶解,并形成与分水管(2)连通的仿自然裂缝(5);/nS6、艺术处理:在改性土层表面进行雕琢和拍打,形成艺术改性土层(4);/nS7、养护:在艺术改性土层(4)的表面覆盖养护层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将养护层揭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隐形管道铺设:在施工区域内构筑混凝土基台,清理基台表面并喷刷界面剂,在预定的位置固定主管道(1),在主管道(1)上间隔设置多个分水管(2),分水管(2)倾斜布设,分水管(2)远离主管道(1)的一端高于分水管(2)靠近主管道(1)的一端,用泡沫堵塞块将分水管(2)远离主管道(1)一端的管口堵塞;
S2、预制裂缝泡沫板:将多个泡沫板的表面凿毛,得仿自然裂缝(5)模板;
S3、浇筑混凝土层(3):逐层浇筑混凝土以将主管道(1)和分水管(2)覆盖,其中在混凝土浇筑至分水管(2)上端时,将仿自然裂缝(5)模板支撑于泡沫堵塞块上,并继续浇筑混凝土至靠近仿自然裂缝(5)模板的上端面处;
S4、浇筑改性土层:将改性土铺设于混凝土的上表面形成改性土层,且使改性土层的上表面与仿自然裂缝(5)模板的上端面相平齐;
S5、构筑仿自然裂缝(5):将腐蚀剂倒在仿自然裂缝(5)模板处,使仿自然裂缝(5)模板和泡沫堵塞块溶解,并形成与分水管(2)连通的仿自然裂缝(5);
S6、艺术处理:在改性土层表面进行雕琢和拍打,形成艺术改性土层(4);
S7、养护:在艺术改性土层(4)的表面覆盖养护层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将养护层揭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土遗址中无组织自然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层(3)未完全固化时即铺设改性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逸王福顺杨俊任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点土石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