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195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背板,安装背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轨,安装背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贴层和吸附盘,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连接卡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卡槽。通过固定带,便于使用人员将装置主体进行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且固定带内端套接在固定盘内部的竖向轴体中,便于调节每个固定带之间的角度,实际使用中有利于固定位置的调整,通过在固定带的表面设置粘贴层和吸附盘,从而增强固定带和患者皮肤之间的连接,避免装置主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
技术介绍
起搏器,其实是指整个起搏系统,起搏系统由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及程控仪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人体,起搏器由安装在金属盒中的电路和电池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时候向心脏发出微小的电脉冲起搏电极导线由绝缘导线组成,负责向心脏传送微小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心脏的电信号使它跳动,当运行时,心脏跳动加速,当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起搏器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简而言之是能让心脏跳动的机器。人工心脏起搏器根据起搏器携带方式,可分为三大类,体外携带式起搏器,体内埋藏式起搏器,半埋藏式起搏器,体外埋藏式起搏器多数是通过医用胶带将起搏器粘贴在患者身上,粘的时间久了,在揭下起搏器时,可能会使患者感受到疼痛感,若胶带过多,容易遮挡显示屏,并且粘在患者身上不太牢固,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背板,安装背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轨,安装背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贴层和吸附盘,装置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连接卡板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卡槽,连接卡板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板,第二连接卡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轴体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条。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安装背板呈“H”状设置,且安装背板的表面覆盖设置有橡胶软层。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安装滑轨竖向安装在安装背板的表面两侧,且安装滑轨的表面呈“凸”状槽体内凹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装置主体的背面对应安装滑轨设置有滑动条,安装滑轨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开设固定槽。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盘和安装背板之间卡接,固定盘的内部嵌入设置竖向轴体。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带设置四条,均匀的分布在固定盘的四周,且固定带设置为塑胶带,厚度设置在0.2cm-0.5cm,固定带的内端活动套接在固定盘内部的竖向轴体上。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粘贴层和吸附盘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带的表面,且吸附盘设置为突出的橡胶吸盘,连接卡板位于装置主体的外侧两边,且连接卡板呈倒“L”状设置,第二连接卡板和连接卡板相互嵌合,呈“L”状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轴横向嵌入在第二连接卡板表面,第一连接带位于装置主体的外侧两边,且第一连接带的根部设置纺织布层,顶部设置为厚度在1.5cm-3cm之间的软性塑胶板,第一连接带的顶部表面呈矩形内凹槽体设置。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二连接带整体呈复合纺织层设置,调节条滑动嵌入在第一连接带顶部表面的矩形内凹槽体中。有益效果:该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通过在安装背板的设置安装滑轨,在使用的时候,使得装置主体和安装背板之间的连接安装便捷化,便于后期对装置主体进行拆卸安装更换。该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通过固定带,便于使用人员将装置主体进行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且固定带内端套接在固定盘内部的竖向轴体中,便于调节每个固定带之间的角度,实际使用中有利于固定位置的调整。该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通过在固定带的表面设置粘贴层和吸附盘,从而增强固定带和患者皮肤之间的连接,避免装置主体脱落。该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通过固定轴将第一连接带进行连接,连接卡板和第二连接卡板组成卡扣机构,将装置主体和第一连接带进行连接。该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之间呈滑动连接,在实际使用中便于对连接带之间的长短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患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背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带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1-4中:装置主体1、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调节条4、安装背板5、安装滑轨6、固定带7、吸附盘8、固定盘9、粘贴层10、连接卡板11、第二连接卡板12、固定轴13、卡槽14。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背板5,安装背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轨6,安装背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9,固定盘9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带7,固定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贴层10和吸附盘8,装置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11,连接卡板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卡槽14,连接卡板11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板12,第二连接卡板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轴体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带2,第一连接带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条4。其中,安装背板5呈“H”状设置,且安装背板5的表面覆盖设置有橡胶软层。其中,安装滑轨6竖向安装在安装背板5的表面两侧,且安装滑轨6的表面呈“凸”状槽体内凹设置。其中,装置主体1的背面对应安装滑轨6设置有滑动条,安装滑轨6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开设固定槽,通过在安装背板5的设置安装滑轨6,在使用的时候,使得装置主体1和安装背板5之间的连接安装便捷化,便于后期对装置主体1进行拆卸安装更换。其中,固定盘9和安装背板5之间卡接,固定盘9的内部嵌入设置竖向轴体。其中,固定带7设置四条,均匀的分布在固定盘9的四周,且固定带7设置为塑胶带,厚度设置在0.2cm-0.5cm。其中,固定带7的内端活动套接在固定盘9内部的竖向轴体上,通过固定带7,便于使用人员将装置主体1进行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且固定带7内端套接在固定盘9内部的竖向轴体中,便于调节每个固定带7之间的角度,实际使用中有利于固定位置的调整。其中,粘贴层10和吸附盘8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带7的表面,且吸附盘8设置为突出的橡胶吸盘,通过在固定带7的表面设置粘贴层10和吸附盘8,从而增强固定带7和患者皮肤之间的连接,避免装置主体1脱落。其中,连接卡板11位于装置主体1的外侧两边,且连接卡板11呈倒“L”状设置。其中,第二连接卡板12和连接卡板11相互嵌合,呈“L”状设置。其中,固定轴13横向嵌入在第二连接卡板12表面,通过固定轴13将第一连接带2进行连接,连接卡板11和第二连接卡板12组成卡扣机构,将装置主体1和第一连接带2进行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带2位于装置主体1的外侧两边,且第一连接带2的根部设置纺织布层,顶部设置为厚度在1.5cm-3cm之间的软性塑胶板,第一连接带2的顶部表面呈矩形内凹槽体设置。其中,第二连接带3整体呈复合纺织层设置,调节条4滑动嵌入在第一连接带2顶部表面的矩形内凹槽体中,第一连接带2和第二连接带3之间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背板(5),安装背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轨(6),安装背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9),固定盘(9)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带(7),固定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贴层(10)和吸附盘(8),装置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11),连接卡板(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卡槽(14),连接卡板(11)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板(12),第二连接卡板(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轴体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带(2),第一连接带(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背板(5),安装背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轨(6),安装背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9),固定盘(9)的外侧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带(7),固定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粘贴层(10)和吸附盘(8),装置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板(11),连接卡板(11)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卡槽(14),连接卡板(11)内侧嵌入设置有第二连接卡板(12),第二连接卡板(1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3),固定轴(13)轴体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带(2),第一连接带(2)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背板(5)呈“H”状设置,且安装背板(5)的表面覆盖设置有橡胶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任意一项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两项所述安装滑轨(6)竖向安装在安装背板(5)的表面两侧,且安装滑轨(6)的表面呈“凸”状槽体内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起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背面对应安装滑轨(6)设置有滑动条,安装滑轨(6)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开设固定槽。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淋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