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属于人工智能物流运输
技术介绍
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运输硬技术主要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海运,运输车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输软技术则包括管理方法,物流技术,物流人员素养等;现有技术中的物流运输车一般只具备运输功能,无法对货物进行分拣,也无法进行远程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可以智能化地对货物进行分拣,并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对完成货物进行扫描,夹持,运输等工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包括:具有四个提供行走动力并正反可控的轮毂;承载于所述轮毂上方的固定车架1;固定于所述固定车架1上方的若干第一支撑杆7;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方的第一平台10;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10上端的若干第二支撑杆13;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上端的第二平台14;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台14下部镜头侧置的扫码器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四个提供行走动力并正反可控的轮毂;/n承载于所述轮毂上方的固定车架(1);/n固定于所述固定车架(1)上方的若干第一支撑杆(7);/n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方的第一平台(10);/n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10)上端的若干第二支撑杆(13);/n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上端的第二平台(14);/n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台(14)下部镜头侧置的扫码器(15);/n旋转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台(14)上部可水平旋转的旋转盘(25);/n固定于所述旋转盘(25)之上中心部位的旋转电机(30);/n位于第二平台(14)上,并与旋转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四个提供行走动力并正反可控的轮毂;
承载于所述轮毂上方的固定车架(1);
固定于所述固定车架(1)上方的若干第一支撑杆(7);
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上方的第一平台(10);
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10)上端的若干第二支撑杆(13);
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3)上端的第二平台(14);
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台(14)下部镜头侧置的扫码器(15);
旋转固定于所述第二平台(14)上部可水平旋转的旋转盘(25);
固定于所述旋转盘(25)之上中心部位的旋转电机(30);
位于第二平台(14)上,并与旋转盘(28)中心轴同轴的环形的滑槽(29);
与所述旋转电机(30)输出轴同轴固定,随旋转盘(28)转动时的轨迹限位于所述滑槽(29)内的滚轮(31);
固定于所述旋转电机(30)上方,并可在立面内转动的第一转动机构(18);
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18)上,且转轴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18)的转轴方向空间垂直的第二转动机构(19);
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9)上,夹持动作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19)的转轴方向平行的用于对货物夹持的夹持机构(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扫码器(15)、轮毂的动力机构信号连接,并与远端信号交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分拣控制面板(11)、移动控制面板(6)和远程控制面板(12);
所述第一平台(10)上固定设置所述分拣控制面板(11)和所述远程控制面板(12);
所述固定支架(1)上固定设置所述移动控制面板(6);
所述分拣控制面板(11)与所述旋转电机(30)、第一转动机构(18)、第二转动机构(19)、夹持机构(20)信号连接;
所述移动控制面板(6)与所述轮毂的动力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远程控制面板(12)与所述扫码器(15)、移动控制面板(6)、分拣控制面板(11)信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物流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上方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康,吴子岳,王周玥,陈问淑,赵宇航,陈旖恩,吴雪红,周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