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搬运,特别是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钢材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钢材的种类繁多,如T型钢、U型钢、角钢、圆钢等;在一根钢材的短距离搬运过程中,主要使用人工手搬起或用简单的夹子夹起:人工搬运很容易造成工人手部磨损或受伤,且搬起的难度较大;用夹子搬运时,夹子所夹取无法使用各种钢材的搬运,如角钢和T型钢就比较难夹取,且夹子不能围成一圈,钢材容易从夹子底部滑落砸伤工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可有效解决工人对钢筋提起和搬运过程中,出现的划伤或砸伤的安全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平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竖杆,两个竖杆之间有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杆,矩形杆的两端分别与竖杆固定连接,两竖杆内各装有一个能转动的转轴,两个转轴竖直放置且同步转动,转轴的下端探出平板下端面,两个转轴的下端各套有一个同轴的圆筒,圆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1),平板(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竖杆(3),两个竖杆(3)之间有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杆(2),矩形杆(2)的两端分别与竖杆(3)固定连接,两竖杆(3)内各装有一个能转动的转轴(5),两个转轴(5)竖直放置且同步转动,转轴(5)的下端探出平板(1)下端面,两个转轴(5)的下端各套有一个同轴的圆筒(6),圆筒(6)位于平板(1)的下侧,圆筒(6)能随转轴(5)转动,且圆筒(6)能沿转轴(5)上下移动,两个圆筒(6)的下端各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平杆(7),水平杆(7)能将钢材铲起,转轴(5)经圆筒(6)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平板(1),平板(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竖直放置的竖杆(3),两个竖杆(3)之间有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杆(2),矩形杆(2)的两端分别与竖杆(3)固定连接,两竖杆(3)内各装有一个能转动的转轴(5),两个转轴(5)竖直放置且同步转动,转轴(5)的下端探出平板(1)下端面,两个转轴(5)的下端各套有一个同轴的圆筒(6),圆筒(6)位于平板(1)的下侧,圆筒(6)能随转轴(5)转动,且圆筒(6)能沿转轴(5)上下移动,两个圆筒(6)的下端各固定有水平放置的平杆(7),水平杆(7)能将钢材铲起,转轴(5)经圆筒(6)带动平杆(7)向内旋转,平杆(7)向内旋转后,平板(1)、转轴(5)、圆筒(6)、平杆(7)之间能构成一个闭合空间,构成闭合空间后转轴(5)能被固定;转轴(5)解除固定后能旋转复位;
圆筒(6)能同时沿转轴(5)上下移动,圆筒(6)的外缘装有立杆(8),立杆(8)上端穿过平板(1),立杆(8)的上端固定有螺母(9),平板(1)与矩形杆(2)之间装有两个能转动的螺杆(10),螺杆(10)竖直放置,每个螺杆(10)分别与一个螺母(9)配合,两个螺杆(10)能同时旋转并带动两个螺母(9)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杆(2)的两端开设有前后贯穿沉槽,两个沉槽的底部个装有前后方向的直杆(4),两个直杆(4)前端经圆杆(11)连接,圆杆(11)位于矩形杆(2)的前侧,圆杆(11)带动两直杆(4)同时向后移动,转轴(5)的上端装有扇形齿轮(12),扇形齿轮(12)置于沉槽内,两直杆(4)上开设有齿槽(13),扇形齿轮(12)与齿槽(13)啮合,直杆(4)经齿槽(13)与扇形齿轮(12)带动转轴(5)旋转;转轴(5)上套有扭簧(14),扭簧(14)一端固定在转轴(5)上,扭簧(14)另一端固定竖杆(3)上,扭簧(14)使转轴(5)旋转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下端的外缘设置有平键(15),平键(15)位于平板(1)的下侧,圆筒(6)的内部设置有与平键(15)配合的槽口,转轴(5)经平键(15)使圆筒(6)随转轴(5)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平杆(7)为矩形杆,两个平杆(7)的相对面为倾斜面,斜面倾斜向上,平杆(7)经斜面能将钢材铲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用钢材提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圆筒(6)上各套有一个转环(19),转环(19)能在圆筒(6)上旋转和上下移动,转环(19)置于平杆(7)上方;
每个转环(19)的外缘各固定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受力杆(20),受力杆(20)为方杆,每个受力杆(20)远离转环(19)的一端各固定有一个夹紧块(21),夹紧块(21)的相对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材质为摩擦力大的橡胶层;
圆筒(6)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圆筒(6)上,弹簧的下端与转环(19)接触且不固定,转环(19)向下移动能与平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杰,张茜,沈鑫,丁积仓,马会涛,范兴国,董帮好,李光明,梁万林,赵洪峰,郝超,聂俊青,胡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聂俊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