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02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光镜视窗、滤光镜视窗上部的芯盒,所述的外壳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的前盖外上部设有与芯盒连接的调节按板,所述的芯盒内设有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芯盒外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的调节按板上设有模式调节拨动开关、色号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延迟时间调节旋钮和功能调节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的通过双层板更加能够灵活布线,双面电路板分布更加合理,整体线路板的功能区域分布更加简洁、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通过合理设计,使用了100*60mm尺寸的LCD液晶显示屏,以便更好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
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是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
技术介绍
在普遍的焊接环境中,当焊接工人开始焊接时,发现环境光过亮或者过暗时,需要停止工作,取下面罩,手动调节当前滤光镜的色号、延迟、灵敏度等系统参数。或者在焊接的时候当环境光状态发生改变时,也同样需要手动调节参数,极大的影响到了焊接效率。同时,如果环境光状态由暗变亮的变化过大,可能会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工人的眼睛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焊接面罩的滤光镜工作时受环境光影响,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光镜视窗、滤光镜视窗上部的芯盒,所述的外壳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的前盖外上部设有与芯盒连接的调节按板,所述的芯盒内设有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芯盒外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的调节按板上设有模式调节拨动开关、色号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延迟时间调节旋钮和功能调节按钮。在自动模式下,利用环境光传感器,根据焊接产生的弧光强度来自动调节暗度,随着焊接产生的光强的变化,暗度也随之自动产生变化。即利用数学算法实现弧光光强与色号之间的关系,并反应到暗度的变化上。而当切换到手动模式时,则改由旋钮调节。通过控制电路的优化,使得LCD在光学指标1/1/1/1的设计要求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工作。同时电源开关利用太阳能板的供电特点,设计自动开关的电路,实现电源自动打开和关闭。滤光镜在常温23℃的状态下,响应速度<0.2ms,在LCD启动时施加很高的瞬间电压,提高了其响应时间。所述芯盒内的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分布在由柔性电路板连接线连接的双层电路板上。双层板更加能够灵活布线,使得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在双面电路板上分布更加合理,整体线路板的功能区域分布更加简洁、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所述的双层电路板通过导线和太阳能板连接,芯盒上载有环境光传感器,能够使整个线路板在接受并处理弧光信号的过程中,时刻处理环境光因素带来的影响,以使得其他功能区域的元器件参数不受影响。电源开关控制利用太阳能板有光则输出电流、无光则无电流输出的特点,设计自动开关的电路,实现电源自动打开和关闭。所述的模式调节拨动开关可切换模式包括手动模块和自动模式。如果焊接工人在自动调节色号之后,在视觉上存在无法适应的情况,可以拨动开关切换为手动调节模式,将色号参数调整到当前所需的最合适的参数值,再进行焊接工作。所述的色号调节旋钮的调节范围为7-13号。原有技术色号的适应范围为9-13号,为了适应更多的焊接场合,将色号的适应范围扩大为7-13号。所述的滤光镜视窗采用LCD液晶显示屏。滤光镜视窗采用100*60mm的大小,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通过合理设计,使用了更大尺寸的LCD液晶显示屏,以便更好的使用感受。所述的电子元器件包括三极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多种电子元器件配合调整按板实现其他功能,由于双层电路板的合理排布,结构紧凑。所述的前盖和后盖通过外壳上端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将前后盖固定连接,同时对滤光镜视窗实现位置固定,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与安装。所述的前盖上设有用于固定滤光镜视窗的卡扣,进一步对滤光镜位置固定。本技术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配合弹性绑带、调节头带等用于将其固定于使用者头部的配件一起使用。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的工作原理是:手动模式下,焊接起弧时的弧光信号由光敏吸收管将弧光信号转化为微安级的电流信号,由取样电阻转化为电压信号,经电容耦合,去除弧光中的直流成分,再将电压信号经集成电路内部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与基准信号比较,实现电平转换,由逻辑集成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给滤光镜视窗驱动电路发出驱动指令。滤光镜视窗驱动电路使光阀由明态转为暗态,达到避免电弧光对焊工眼睛的伤害。高达几十伏的电压使液晶瞬间变黑,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关断高压,以免高压持续加在液晶上,损坏液晶片,增加功耗。而滤光镜视窗驱动电路中输出与占空比成比例的直流电压驱动液晶光阀工作。自动模式下:有光时,太阳能板输出电流电源打开开始工作,环境光传感器开始捕捉环境光强度,并将数据传输回到控制电路,根据焊接产生的弧光强度来自动调节暗度,随着焊接产生的光强的变化,暗度也随之自动产生变化。焊接起弧时的弧光信号由光敏吸收管将弧光信号转化为微安级的电流信号,由取样电阻转化为电压信号,经电容耦合,去除弧光中的直流成分,再将电压信号经集成电路内部运算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与基准信号比较,实现电平转换,由逻辑集成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给滤光镜视窗驱动电路发出驱动指令。滤光镜视窗驱动电路使光阀由明态转为暗态,达到避免电弧光对焊工眼睛的伤害。高达几十伏的电压使液晶瞬间变黑,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关断高压,以免高压持续加在液晶上,损坏液晶片,增加功耗。而滤光镜视窗驱动电路中输出与占空比成比例的直流电压驱动液晶光阀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层板更加能够灵活布线,使得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在双面电路板上分布更加合理,整体线路板的功能区域分布更加简洁、明显,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通过合理设计,使用了100*60mm尺寸的LCD液晶显示屏,以便更好的使用感受;利用太阳能板有光则输出电流,无光则无电流输出的特点,设计自动开关的电路,实现电源自动打开和关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前盖,2-后盖,3-模式调节拨动开关,4-色号调节旋钮,5-灵敏度调节旋钮,6-延迟时间调节旋钮,7-功能调节按钮,8-滤光镜视窗,9-太阳能板,10-环境光传感器,11-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图3所示的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光镜视窗8、滤光镜视窗8上部的芯盒,外壳包括前盖1和后盖2,所述的前盖1外上部设有与芯盒连接的调节按板,芯盒内设有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10和控制电路,芯盒外设有太阳能板9,调节按板上设有模式调节拨动开关3、色号调节旋钮4、灵敏度调节旋钮5、延迟时间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光镜视窗(8)、滤光镜视窗(8)上部的芯盒,所述的外壳包括前盖(1)和后盖(2),所述的前盖(1)外上部设有与芯盒连接的调节按板,所述的芯盒内设有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10)和控制电路,芯盒外设有太阳能板(9),所述的调节按板上设有模式调节拨动开关(3)、色号调节旋钮(4)、灵敏度调节旋钮(5)、延迟时间调节旋钮(6)和功能调节按钮(7);/n所述芯盒内的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10)和控制电路分布在由柔性电路板连接线连接的双层电路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滤光镜视窗(8)、滤光镜视窗(8)上部的芯盒,所述的外壳包括前盖(1)和后盖(2),所述的前盖(1)外上部设有与芯盒连接的调节按板,所述的芯盒内设有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10)和控制电路,芯盒外设有太阳能板(9),所述的调节按板上设有模式调节拨动开关(3)、色号调节旋钮(4)、灵敏度调节旋钮(5)、延迟时间调节旋钮(6)和功能调节按钮(7);
所述芯盒内的电子元器件、环境光传感器(10)和控制电路分布在由柔性电路板连接线连接的双层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电路板通过导线和太阳能板(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色号变光滤光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为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