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9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包括针尾、针体和针尖,所述针尾位于针体的左端,所述针尖位于针体的右端,所述针体由左到右依次包括光滑段和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延伸至针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内锥式渐变螺距螺纹,增强钻进过程中的自攻性能以及骨针的把持力,起到加快钻进以及加强与骨块的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升骨针的使用效果,同时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由一个大刃面和两个小刃面组成非均分式三棱尖结构的针尖,能够有效增大针尖钻进时的切削面,钻进性能更好,并在钻进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对血管和神经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
本技术涉及骨科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骨折尤其是复杂骨折的年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骨折的治疗除了保守治疗以外,通过骨科手术是目前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骨科各类新手术理论和骨折固定技术的改进,骨科手术的方法亦不断得到改善,而骨科器械的改进和专利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世界上采用金属骨针内固定治疗骨折也是最普遍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新型骨牵引针通常用于骨科内固定手术和术中临时固定,通过运用新型加压原理,对骨折中的游离骨块进行逐步固定,最终使得游离骨块断端贴服并固定,能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新型骨牵引针作为内固定器材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使用有百余年历史。目前通常使用的骨针在其外表上仅设置有螺纹,具有加工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但起不到加压游离骨块的作用,并且在与骨骼的把持力较小,容易脱落。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增强了骨针的把持力,并钻进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包括针尾、针体和针尖,所述针尾位于针体的左端,所述针尖位于针体的右端,所述针体由左到右依次包括光滑段和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延伸至针尖。进一步地,所述针尖为三棱尖结构,设有三个刃面,所述刃面的截面夹角弧度依次为130°、115°和115°,且刃面与针体轴线的夹角依次为16.5°、13.5°和13.5°。进一步地,所述刃面上设有排屑槽。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段为内锥螺纹,其螺距由右向左渐变增大,左端点的螺距为右端点螺距的2-3倍。进一步地,所述光滑段上设有刻度。优选的,所述针尾为三角形、圆形或方形。优选的,所述光滑段和螺纹段的外径相同。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设置内锥式渐变螺距螺纹,增强钻进过程中的自攻性能以及骨针的把持力,起到加快钻进以及加强与骨块的连接强度的作用,有效提升骨针的使用效果,同时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由一个大刃面和两个小刃面组成非均分式三棱尖结构的针尖,能够有效增大针尖钻进时的切削面,钻进性能更好,并在钻进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对血管和神经的影响,同时三棱尖结构在钻进过程产生的热量更小,热损伤更小,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针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针尾,2-针体,21-光滑段,22-螺纹段,3-针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包括针尾1、针体2和针尖3,所述针尾1位于针体2的左端,所述针尖3位于针体2的右端,所述针体2由左到右依次包括光滑段21和螺纹段22,所述螺纹段22延伸至针尖3。本技术的骨针适用于骨块的固定,骨折的牵引复位、四肢的矫形固定等医疗方面。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针尖3为三棱尖结构,设有三个刃面,分别为一个大刃面和两个小刃面,大刃面横截面的弧度夹角为130°,刃面与针体轴线的夹角为16.5°,两个小刃面横截面的弧度夹角为115°,刃面与针体轴线的夹角为115°。上述设置使得针尖成为由一个大刃面和两个小刃面组成的非均分式三棱尖结构,其中大刃面在钻进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大切削面积,使得针尖的钻进效果更好,钻进速率更好;同时较大的刃面因为其接触面积大的特点,在钻进过程中可以有效避让开血管和神经,避免了小刃面容易破坏损伤血管和神经的缺陷。进一步地,所述刃面上设有排屑槽。设置排屑槽使得钻进过程中能够将骨屑及时排出,更加容易钻进。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段为内锥螺纹,其螺距由右向左渐变增大,左端点的螺距为右端点螺距的2.8倍。内锥式的渐变螺纹,由于螺距的渐变,随着骨针逐渐进入骨质中,将对骨块的接触面产生的不同的压力,使得接触面受到的压迫力增加,进而增大骨折面的接触紧密程度,增强愈合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光滑段21上设有刻度。在光滑段上设置刻度,在钻进后可以直观的观察骨针植入体内的长度,减少了透视了次数,更加方便直观,且减少医疗成本。优选的,所述针尾1为三角形、圆形、方形、扁形或阶梯状结构。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规格和结构的针尾,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情况,适用性更强。优选的,所述光滑段21和螺纹段22的外径相同。进一步地,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优选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先在患者皮肤上进行标记定位并实施前期医疗手术措施,然后进行器械消毒达到要求后,将骨针夹持到电钻上,然后通过手持电钻,在标记处直接将骨针植入患者体内骨骼上,并通过外露的刻度值来确定钻入长度,在达到要求长度后,停止钻入,取下电钻并进行后续手术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其特征是,包括针尾(1)、针体(2)和针尖(3),所述针尾(1)位于针体(2)的左端,所述针尖(3)位于针体(2)的右端,所述针体(2)由左到右依次包括光滑段(21)和螺纹段(22),所述螺纹段(22)延伸至针尖(3);所述螺纹段为内锥螺纹,其螺距由右向左渐变增大,左端点的螺距为右端点螺距的2-3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其特征是,包括针尾(1)、针体(2)和针尖(3),所述针尾(1)位于针体(2)的左端,所述针尖(3)位于针体(2)的右端,所述针体(2)由左到右依次包括光滑段(21)和螺纹段(22),所述螺纹段(22)延伸至针尖(3);所述螺纹段为内锥螺纹,其螺距由右向左渐变增大,左端点的螺距为右端点螺距的2-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骨牵引针,其特征是:所述针尖(3)为三棱尖结构,设有三个刃面,所述刃面的截面夹角弧度依次为130°、115°和115°,且刃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文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睿保利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